【黎阳“52”】有声祝福——大山灯火

 

大山灯火...



   滕 沣   




我是党委工作部滕沣,今天朗读的是我自己写的一篇文章《大山灯火》。我在黎阳老区居住了四年,一到晚上,黎阳这片大山里灯光闪烁,一大片、一大片的,让人震撼,让人感动,透过这片大山灯火,可以看到那个激情澎湃的时代留下的时光缩影,感怀于他们的故事和命运。在公司成立52年之际,仅作此文献给曾经奔赴大山无私奉献的黎阳人。
我为你

朗读


大山灯火

文 朗读/滕沣

谁曾想到,在这样的大山里,竟有这样一片灯火。

这片大山叫黎阳,那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一大批来自沈阳、哈尔滨、湖南等地的外省人,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时代背景下,集聚在距贵阳市60公里,安顺市50公里,平坝县9公里的一片大山里,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了一片片厂房和家属区。
一到晚上,黎阳家属区与厂房的灯光闪烁,交相辉映,让人震撼,让人感动。在轻轻慢慢的时光里,夜幕缓缓降临,家属区一盏一盏的灯渐次亮了起来,这些灯光沿着高低起伏的山峦,时而聚合,时而分离,远远望去,好似一条灯光闪烁的长河。

沿着进厂的道路,在昏黄的路灯下,三三两两的黎阳人散落在道路两边,有吃过晚饭出来散步的,有才加完班推着自行车回家的,还有在外疯玩不愿回家的孩子。我也喜欢在夜晚出来走走,看看这大山里独特的夜景。在黑黑的夜里,微尘一样的灯光,像是一些时光碎屑从一个激情澎湃的时代穿越而来,诉说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故事和命运。
在昏黄的灯光下,我结识了住在五区的李奶奶,她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老家是山东的她很快跟我们熟络起来。她是第一批三线建设者,老伴已经去世了,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已在上海定居,现在她一人独居黎阳,怎么也舍不得离开这个她曾经用青春和生命爱过的地方。她总是会和我们说起刚来黎阳时的情景,她总是会说:那个时候才艰苦呢,没有电灯,点的是油灯,住的是干打垒,吃没有菜的大米饭……说着说着,李奶奶的脸上便会泛起难以掩饰的自豪之情,她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连,身负伟大的使命,从遥远的北方来到黔中腹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建成了现在的黎阳。如今,李奶奶已不再年轻,她颤颤巍巍地走在昏黄的灯光下,也像极了这大山里的一盏灯火,固执的坚守,提醒着记忆,温暖着岁月。
在这片大山灯火里,最熠熠生辉的还是年轻人,他们点亮的灯火,就是梦的眼睛了。他们走出校门,从全国各地来到大山,扎根黎阳。在深夜的厂房里,他们忙碌而专注的身影点亮了漆黑的夜,争分夺秒拼抢任务成为这黑夜里恒久而动人风景,他们把梦想画满星空,只为在这沉默的大山里,拥抱一个关于金属和飞翔的梦。

一盏灯,一颗星。我们点亮了一盏又一盏的灯,在橙色的光晕中,记忆如潮水袭来,端起思乡的酒,说起大山灯火的故事。在这座沉默的大山里,有我们爱过的野花,有我们越过的山川,有我们淌过的河流,还有恋人的喁喁细语,孩子的咿呀学话……在这座沉默的大山里,几十载的悠悠岁月,足以让我们点亮自己,让我们的生命在群山中闪耀成灯火。



责编 |白晓云

审核 |袁   伟

监制 |李雪梅


    关注 看黎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