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跟去世的爸爸好好说再见”

 

认真聊一次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清明节,是一个不快乐的节日。

回家给姥爷上坟,已是家庭惯例。

扫完墓后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聚餐、聊天、拍照。

姥爷生前最后两年的时光,

是妈妈内心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



他82岁时病重昏迷,经过抢救恢复了生命体征,却与植物人无异。为了延续他的生命,妈妈做主全力治疗,进过ICU,切开气管插呼吸机,受尽了身体折磨之后,姥爷还是走了…

清明节谈起姥爷,妈妈又在反问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吗?如果不是她一意孤行要求医生治疗,姥爷最后是不是能少遭一些罪,走得更安详、更舒服一些…

已经记不清这是她第几次重复同样的话,

这种事劝不了,人生没有回头路,交给时间吧。

所以,清明节,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节日,

思考死亡对于我们的意义。

思考你与家人的关系,是否足够珍惜彼此的陪伴;思考如何面对死亡,我们的父母也会老,当“那一天”到来时,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坦然而勇敢地与他们告别。

if 姐敢说,“告别”这件事,90%的中国人都不会。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说说这个不愿意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吧!

▼琼瑶说的“尊严死”,
其实是一种理智的告别


前不久,琼瑶的一封公开信,引发了一场有关“尊严死”的全民讨论。



这封信源于,琼瑶在《今周刊》上读到一篇名为《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文章,得知《病人自主权利法》立法通过,即2019年起,台湾病人可以自己决定如何死亡。



激动之余,她在FB上PO出一篇“生前预嘱”,向儿子和儿媳定下铁律,万一有一天成了卧床老人,到了弥留之际,希望不会因为后辈的不舍,让自己的躯壳被勉强留住而受折磨。文中反复强调:

不动大手术…不要进“加护病房”…

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种维生的管子,

尿管、呼吸管、各种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

气切、电击、叶克膜…这些,全部不要!

包括身后事一切从简等等。



有人说琼瑶这封信的意义比她向于正维权还要大。

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社会思维的进步,一种权利意识的觉醒,尤其是老人,终于逐渐明白,得了重症,治疗还是放弃,靠插管维持生命还是自然死亡,是我的权利。

为临终者如何度过最后的岁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原来,我病了,不再是医生说什么就做什么,我也可以选择PlanB,可以体面而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尊严”两字,就体现在对个人选择的尊重上。



在中国,在我们这个谈“死=诅咒、不吉利”的国家,

有关“尊严死”,被讨论的太少太少了…

在if 姐的印象中,它第一次被广泛关注还是2013年。柴静《看见》做了一期主题为《选择与尊严》的节目,引发了社会热议。



▲if 姐建议大家找来这个视频看一下,地址:http://tv.cntv.cn/video/C29837/1b185eabb1bf435fbadc4c32c7656571

柴静采访了“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小女儿罗点点,她是国内“尊严死”的主要倡导人之一。



06年她创办了“选择与尊严”网站,至今仍在推广“生前预嘱”理念。希望病人在意识清醒时写下自己的死亡意愿。



而它的作用和力量仍然是微小的。

在中国,一遇到生死问题,要么听医生的,要么听老伴,要么听子女的,很少有人真正关心病人怎么想。





▲连《奇葩说》讨论这个话题时,也很沉重。

每天都在医院上演着一处处让人哭笑不得的情感大戏,病人明明已经时日不多了,家里人却还在每天擦干眼泪对他笑着说,“别放弃,医生说你会好的”;

明明知道人已经不行了,却还是让医生拼命去救,给医生下跪,骂医生解气,甚至直接对医生大吼,“你说吧要多少钱,只要能把我爸救活,钱不是问题…”



有人说,这是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啊,“孝文化”当先,不救就代表你不孝啊,我能怎么办?



▲电影《入殓师》这段台词道出了人生这个有趣又讽刺的现象,“出生时,我们在哭,周围的人在笑;死去时,我们在笑,而周围的人在哭。”

这段时间,if 姐读了一些故事,和大家分享。

“很遗憾,我从未和妈妈谈过生死…”

王奶奶是一个胰腺癌患者,64岁得知患病时,她对家人说她希望回到家,有尊严地等待着那个时刻的到来。没想到通过治疗,病情得到了缓解,她平安度过了8年时光。

第9年,她的癌症复发了。

这一次她表现出了对生命的渴望,想要一直治疗,和病魔抗争到底。但是命运又和她开了一个玩笑,积极治疗没有奏效,情况每况愈下。

癌症晚期的病人情绪是敏感而多变的,王奶奶有时候乐观,有时候愤怒;有时候告诉医生她想活,有时候又拒绝开刀…其实这是绝症病人在面对死亡时的不知所措…

他的儿子对她尽心尽力的照顾,唯独不去直面母亲内心的这份恐惧。

直到母亲突然陷入昏迷,靠呼吸机艰难地维持生命,医生问他,要不要拔掉呼吸机让她平静地离开。





他的儿子傻了,因为缺少和母亲的沟通,他不知道母亲会怎么选…几天之后,因不忍母亲那么痛苦,他选择了拔掉呼吸机,王奶奶很快离开了人世。

儿子哭喊着“妈妈,我爱你”,但让他心里更难受的是,他始终怀疑自己选错了。

儿子后来对医生说,“我最大的痛苦是从来没机会和母亲讨论生死,每次话说到嘴边,又塞了回去…或许她还没有做好死的准备…”“我想跟我去世的爸爸好好说声再见”这是一个肿瘤医生的自述,他的病人是一位79岁的老爷爷,退休前是某机关领导。老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家里人只是报喜不报忧。

有一天,当医生例行公事过来探病,老爷爷突然抓住了医生的手,用微弱而又坚定的声音说:“让我走吧…”。

这是他在意志清醒时发出的请求,却被所有人无视了。

医生告诉他:“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女儿告诉医生,“他是我爸爸啊,我怎么忍心看他去死,请用最好的治疗,延长他的生命;

上级领导发话,院里非常重视,要求医生尽一切所能,积极治疗。

老人几次经历生死边缘,都被医生抢救了过来。身上被插满了各种管子,靠胃管进食,靠呼吸机喘气,一辈子的自尊自爱,到最后都和衣服一起,被扒光丢弃了。

最后的时光,对全家都是一种折磨,砸进了几乎全部的家庭积蓄,也换不回老人的命。

老人去世后,他的女儿和医生说,“我不是不知道父亲最后很痛苦,但是我没有办法面对,他活着就是个伴,要不然剩妈妈一个人怎么办…等他走了,一切都完了,我甚至连声再见都没有说…”





▲电影《山河故人》。

读这两个故事的时候,姐一直在想,如果他们在面对死亡、面对离别时,哪怕多一点点勇气,是不是就不会留下这些终身遗憾了…

说到底,“孝文化”的道德枷锁固然存在,但是逢场作戏去抢救家人的毕竟还是少数。

“尊严死”真正的阻碍,其实是我们的“爱”和“不舍”, 是活着的人不懂地理智地告别、不会去疏导自己的情绪,才忽视了生命质量最重要的部分。

包括琼瑶的公开信,她在表达“尊严死”的愿望时,最担心的是子女对她的爱成为她“自然死亡”的阻力。

“到时候你们后悔了,是不舍得我离开,联合医生来凌迟我,怎么办”…琼瑶希望的是当那一天到来时,他们的子女可以平静坦然和她说“再见”。



然而,生死离别中的不舍与难过,又岂是几句话就能说的清呢…

告别,是一件需要用我们一生去学习的事。





▲电影《大鱼》。
▼只有活着的人学会告别,
才能给死去的人最好的尊严


电影、纪录片和书籍,是体验不同人生经历的好办法。

if 姐也从很多涉及“临终告别”的作品中,得出了一些感悟。有关告别,我们至少要知道这三件事。

理智告别的第一步,是勇敢去沟通。

面对未知的死亡,每个人都是新手,都要学习和探索。



▲纪录片《人间世》,一位临终老人在读索达吉堪布的《苦才是人生》。

生者需要给临终者一个告别的机会,听听他最后想说的话,告诉他,我明白你正在承受的孤独,我为你感到骄傲,并愿意和你一起分担面对死亡的恐惧。

生者也同样需要这个告别的机会,只有坦诚而直率地正视死亡、谈论死亡,才能让生者化解悲痛,获得继续努力生活的勇气。

电影《阿甘正传》,男主角阿甘与母亲的临终对话感人至深。

阿甘:“妈妈,你为什么会死呢?”妈妈:“因为是我的时候到了,这是我们所有人最后的归宿,别怕,死亡本来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滚蛋吧肿瘤君》里,年仅30岁淋巴瘤晚期的熊顿,躺在妈妈怀里告别的这场戏让人无数人泪目,接受死亡对谁来说都挺难的,但是再难,也要好好说再见。





电影《恋恋笔记本》,女主角“艾丽”临终前找男主角“诺亚”告别。

艾丽:如果我什么都不记得了,你会怎么样?诺亚:我永远不会离开你。

艾丽:爱会把我们一起带走吗?诺亚说:我想会的。







告别是可以练习的,在生死之间,还有很多事可以做。

有人选择举办一场有尊严的生前告别式。

记得蔡康永曾在《奇葩说》上讲述过一位因脑癌过世的舞蹈家朋友,临终前她为自己举办了一场告别仪式。



朋友压抑着悲伤来送她,她却笑着说:

“请你们把人生当成是一场party,我要先告辞了…希望你们好好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当我走掉之后,你们可以继续玩。我在背后听到你们玩的开心,我会高兴。”



《非诚勿扰2》孙红雷饰演的男主角李香山得知自己患绝症后,亲自主持了自己的告别式。



为自己的一生作出“爱过,颓过,活过”总结,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同样需要尊重。



有人用余下的时光完成了最后的心愿。

纪录片《人间世》中,71岁癌症晚期的梁奶奶(左)住进了临终关怀医院。



弥留之际,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伴。直到女儿告诉她,已经将父亲安顿进一家设施齐全、环境良好的养老院,她才放心地走了。







电影《遗愿清单》同样在说,临终者面对死亡的选择。两位绝症老人做了一份遗愿清单,把后悔没为自己做过的事情,都尝试一遍。





生者要做的是支持,鼓励,陪他们一起疯狂。



然后坦然地放手,让自己活得更好。死亡就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吗?也许并不是。

死去的人只是脱离了时间轨道,跨入了另一个世界;



而他的身影将会在后人的记忆中延续。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

死亡让我们懂得生命是多么的脆弱,也懂得了生命是多么的可贵;从而不必等到死亡到来时赤手空拳地面对未知,而是从此时此刻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

所以,生者活得更好,是对死者、对生命最大的慰藉。



if 姐读过一本书叫《生命最后的读书会》,患癌母亲选择用每周读一本书、讨论一本书的方式,与儿子走过了人生的最后旅程。

一年的阅读,母子俩通过交流对人生、对社会、对死亡的看法,拉近了心灵的距离。母亲过世后,他没有过度悲伤,带着这段与母亲美好的回忆,坦然地生活下去。

就像电影《姐姐的守护者》所说,死亡不会让生命之河停止,每个人都要往前走。

曾经一家人都以为无法面对患白血病的大女儿凯特将死的事实。而凯特用生命最后的时光教会了全家人理性地接受死亡。



凯特去世后,叛逆的弟弟回到了学校,待业的妈妈重新在职场大放光彩。





全家人都努力着活着,是因为生命不只属于自己,也属于爱你的每一个人。在全家人的心里,凯特从未真正离开过…

最后if 姐想说,

死亡不是生命的敌人,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

思考死亡,是为了帮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是为了生而为人,更好地活着;

思考死亡,不是诅咒家人,不是悲观预知,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珍惜家人的陪伴,把内心最温柔、最深刻的情感释放出来;

思考死亡,是为了在面对亲人离世时,我们能彻底地放下,理智地告别。告诉他,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像天上的一颗星,影响着我的生命轨迹,让我成为更好的人。
本文内容为 if 微信公众号原创


    关注 IF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