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李家山

 

一路走来,最值得评判的是碛口李家山。

在山西,古村落遍布各处。自明清开始,其鼎盛已跃然纸上。这种...



一路走来,最值得评判的是碛口李家山。

在山西,古村落遍布各处。自明清开始,其鼎盛已跃然纸上。这种鼎盛的强势体现,便是精修细缮的雄伟建筑。山西境内现存的每一村落,均庄严宏伟,不难想象出当时之繁荣。能保留如此之多且如此完整的院落,实是山西之瑰宝,山西之殊荣。

晋北的窑洞建筑亦是如此。虽则区别于平遥古城院落群的风韵,但作为另一种自成系统的生态文明,自不能缺少优劣评述。有朋友曾这样指引旅者,“就是些破窑洞而已嘛,去哪里看都一样;那么远,不值得去啊。”可另有朋友说,“那可是吴冠中的三大发现之一,不能不去,不可不去啊。”

或许前者真是有一种平实态度。可如果要以强势来论事物,那自然应拜服在大师的衣袂之下。

2

吴冠中先生的三大发现,源自旅行写生时去的美景之地。其一称之为“名珠”,那是他三十年前因完成作品而去湖南时发现了武陵源张家界。其二称之为“金矿”,那是横亘山西陕西内蒙等省的黄土高原。最后一个称作“汉墓”,这就是山西临县碛口镇的李家山村。传说吴冠中先生赴李家山后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他还说那支离破碎的黄土山峁,酷似沉睡着的雄虎,后来因此而创作了《群虎图》,成为他的得意之作。

可艺术作品终究是作品,个人审美终归属于个人。画家的艺术创造更多来自于个人的修养。单就绘画而言,它所遵循的是一种添加法则。——将美的个体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柏,然后在构图中进行排列组合,以此来展示美,从而达到绘画的真正目的。

由此可知,单就以绘画或艺术家来看李家山,实在是不足为信。

3

据《李氏宗谱簿》记载,到清中叶时期,李氏家族已成为大户。时值碛口商阜繁荣,财主李登祥在碛口开“德合店”、“万盛永”店铺;西财主李德峰在碛口开“三和厚”店铺。此两家财路亨通、日进斗银,便逐渐开始大动土木。在高约几百米斜约 40度的山坡上,他们精心设计窑洞,精心施工,依山就势,高下叠置,从沟到顶,多达九层,其造型不同,风格殊异。这才有今天看到的窑洞群。

由此可知,那时在物质上已经具备了创设美的基础,在意念上存有竞争与对比,这种精修的房舍,自有它保存的价值。而在40度山坡上建造窑洞,确实要克服众多的不利因素;多达九层的窑洞造型,在整个黄土高原也不多见。如果要研究土木工程,李家山实有过人之处。

4

可建筑与审美,毕竟处于两个不同的层面。国人对于美的感受,更多来自于色彩,比如中山陵的蓝、白马寺的绿、大昭寺的黄、故宫墙壁的红,这是中国群体所最为欣赏的东西,李家山却并不具备这些明亮色彩。整个窑洞的建筑以土黄为主,也就是说与大地的色彩相同;这是一种国人司空见惯的色彩,既不刺激眼球,也不刺激大脑。夏秋两季有绿树相衬,冬春两季树木枯黄,既没有桦树的色,亦不存枫叶的艳。并且简单的窑洞既没有峰林的峭峻,也没有悬崖的惊险,更勿提草原之广阔、沙漠之深远。这些窑洞还缺少了,那些宫殿式建筑的色彩华丽、涂金描红、龙飞凤舞。那么,何以让众多的旅行者不远千里来到此地,众多的画师来此久住停息,众多的摄影师默默的长此守候?

5

在人类审美的高低雅俗等级中,在艺术家们心照不宣的艺术常识中,彼此都知道这种道理,大凡自然、和谐、中性、收敛的色彩为高雅;人工、极端、艳丽、刺激的色彩为低俗。最让人感觉舒服的,也正是彻底收敛的色彩。而李家山村落,恰恰在此色彩范围之内。

艺术的惊异在于个体元素的排列、按比例组合而成的和谐。单一的窑洞比例只能通过错落的方法进行美化,多个窑洞进行组合可成为另一类窑洞,窑洞群时,自然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而窑洞群进行组合时,便有了新的象征;整座山坡的窑洞以美的形式排列,它的形式已超脱了窑洞的范畴;可是,它的实质确实又是窑洞的本体生命。这就好像以江南园林中的太湖石假山来比黄山之秀,以黄山之高来比珠穆朗玛之博大。可人工的精雕细刻的假山,又怎么能比得起气魄宏大的珠穆朗玛?两面山坡的密布窑洞群,如果用单一的“窑洞”来透视,岂不是以高峰来喻假山?可是,即使是满山的窑洞群,它的生命本体还是窑洞。朋友所说,难道有错么?

6

盆景艺术诞生的前因是注重生命的个体——它实在无法直接面对大山大水的伟大。精雕细刻终归是精雕细刻,单一窑洞亦是如此。以山的形式来审美李家山的窑洞便不在此范畴之内。那种以小见大的象征,不足以体现美的宏大与雄伟。李家山的建筑群,则恰巧表现在壮阔层——两面山坡的建筑,采用不同层次的迭落,决不是单体的窑洞所能相媲美。

可审美终归是审美。既有此彼之说,亦有仁智之理。我到达李家山时,恰逢政府组织的新房改建——据说李家山的资源已引起当局重视,要加以开发利用发挥其强势。凡是房屋评估组对旧窑洞认定不合格的,每家补助一万元资金用于修缮,将残破的房舍翻新,以达到调整视觉美的目的。可修缮之后的李家山会是一种什么局面?那是一种完整的古典美,还是一种崭新的建筑美?这种未知我不能确定。但我能确定的就是,它正在破坏着一种古老的残缺美,这种残缺美多是表现在譬如长城残阳、废墟暮霞等等一系列的高层艺术创作中。可这种残缺与陈旧,却是当局不希望看到的东西。我所希望看到的景致,正在一点一滴慢慢地消失~~

7

李家山之黑白,非我一个人可以评断,也非艺术家或政府就能定论。有人说,存在即是合理。可是,我总感觉此语的背后,隐隐藏匿着一些无奈的东西。

二〇一一年十月
































    关注 布衣绅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