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局部的自然 游记

 

体会到了艺术世界之大,用心去观察,才能体会到她的美。...





梁铨 潇湘八景仲松 场景营造

文 | Glenn

体验局部的自然
早上六点起床,吃完早饭后,吴老师怕我们在路上饿,给我们带了三个大面包。早上七点,所有人整装待发,崔老师带大家去798艺术展览区去参观,但我这次去的状态没有上次那么兴奋,更多的是稳重,把心静了下来。还是老套路,先去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蜂巢”这次的展览是从3月4日至4月7日。出展的有“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大型个展、“伪证与创生:宋朋个展”及“蜂巢·生成第二十四回游牧小说:蒲英玮个人项目”,但我感触最深的是梁铨的潇湘八景。因为它展现了空间的艺术。

进门后前厅左墙上写着策展人夏季风对艺术家梁铨创作的的潇湘八景简介。了解完后,进入了挂满树叶的大门。一进门就像《桃花源记》当中说的豁然开朗。茂林深篁,竹子大概有3米以上,竹子下方是石子堆积而成,很像山本理显的“枯山水”,竹叶上有许多露珠,并且背景音乐是滴答滴答的水滴声,这让我的心静了下来。展厅中漂浮着竹子的清新气味,灯光是从上面照射下来的,地上有竹子的影子,这让展厅显得大了几倍。向前走几步,发现走路时没有一点声音,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地板,原来是用橡胶做的。除非是剧烈运动,否则是不会发出声响的。可见艺术家和策展人是多么的用心。

展厅被竹子围成了一条S形的路,像山间的竹林,忍不住多吸两口“新鲜”空气。拐个弯便看见梁室的书房,侧面墙上挂着梁室的书法,是1327年创作的,正面的墙上是个很大的垂帘书,是苏轼的诗词《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面前是一个复古的桌子,椅子和一个茶柜都是木制品。地上铺了一层席子,给我的感觉是很古老,幻想着圣人在一边喝茶一边读书,心情非常的悠闲。用心去观察展品,和展品合一,用心去体验艺术家想传达的美感。

背面是一处明代中期的太湖石,而太湖石对面墙上挂的是《春夜多雨露》系列五件,是梁铨2007年创作的,就是以眼前的这个太湖石作肖像,不同角度所画的。潇湘画都比较抽象,在这就需要自己发挥想象力去想象。这块太湖石已经风化得千疮百孔了,非常像一件艺术作品,流露出艺术的风彩。与《春夜多雨露》系列画作结合,展现出了艺术家用景物传达出静的美感。

往前走是梁铨完成于2016年的“潇湘八景”系列,共八件,八张画作排列不一,大小也不相同,每一张画作给人的感受也不同,据我的观察这八个景象都是很美丽的风景画。有日落,月食、山脉等景象。突出了自然景观的美,又体现出了艺术家心中的美。

最后有一段很长的路,右边依然是竹子,左边是一道白墙,大概走十步后,只见左前方有一个非常大的茶席陈设,草席高出地面20多厘米。席子上有八个白色的垫子,和一个木质的长条茶几,上面还有很多青铜的茶杯。后面有一个干枯的盆栽,和一排一米的屏风,从远处看上去有一种古典的艺术气息。还非常符合日本风格。在这个展览馆中光线有些幽暗,灯光都照射在展品上,只有自己的身后是暗的,有一种忘我的感觉,把自己的心投入其中,身临其境。

这次去798不单单是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更欣赏了自己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作品。虽然这次去了几个小商店,但是我们去798的主题没有改变,小商店的物品精致让我对“当代艺术”一词模糊许多,难道画的奇形怪状就叫做艺术了吗?还是画的技术含量高就叫艺术?

这次去798从视野上开阔了许多,明白了什么叫“当代艺术”,而且要多维度的去观察一幅作品。体会到了艺术世界之大,用心去观察,才能体会到她的美。


    关注 自在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梁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