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装睡,一边希望被叫醒”  自在场教学日记分享2016.05.07-05.11

 

体制就像脐带,断除了母体,却又开始新的“被附体”。...



艾未未作品

自在场教学日记分享
2016.05.07-05.11


文 | 崔洋

05.07

假期结束,学生身心情况尚好。

分享会,大家轮流发言,按照我在白板上写下的步骤总结“五一”。我说:“现在都知道什么是‘感觉’,今天谈感悟。悟之所以前面加‘感’,不说思悟,意在悟要建立在感觉系统上,不只是思维计算。”

小颜仔细回忆,说了些看法,但认为自己没有感悟,我跟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分清自己的“想法”和“悟”有距离,好事;小郑去了国家元首的纪念堂,悟到人还是火化比较好;勃昊“体察”到家里阿姨工作很辛苦,开始担心自己将来的工作。

“五一”期间我读了几本书,看了几部一直留着没舍得看的电影,幸福的要死。孩子们看我馋他们,都很配合,我很感谢。

读一文章,陈丹青作《人与体制,体制与人》,不乏针砭当代中国人文教育现状,亦道清今时今日社会人心之为果,其因何在。

办学初,自主能力的训练大张旗鼓,看体制边缘的孩子们没逃过,也逃不过“零部件产业”的锤凿。引导其“说自己的话,找自己的活法”看似是纠正习气,实则在和家庭教育、社会价值观,甚至是历史传承拉锯。

《肖申克的救赎》里老瑞德不上报不被批准上厕所就尿不出来,看的好没办法,不知道是叫他放松是帮他,还是给他指令赶紧让他尿出来是帮他,但他老了,快死了,抑或是已经死了。不知几时人人有感觉,不怕没模式;今天感觉忘没忘不知道,有没有不重要。孩子们还小,但不一定还好。

今天上午天又蓝了,蓝的不习惯。大家去滑旱冰,趁太阳还没把孩子们晒化,我们纷纷躲进树荫。小郑把自己的滑轮鞋借给勃昊玩,勃昊第一次脚底踩轮,不习惯,每走一步都险些摔倒,两位同学陪他,从给他绑护具,到教他迈步伸腿,甚为耐心。

我没说什么,自然无需美德冠名。







05.08

母亲节,孩子们都发去语音,排练阶段说秃噜嘴,除了祝升官发财,就是越来越漂亮。我没让他们这么干,训练说些孩子的语言。

朋友圈见一图,老道掐指一算,说今天会出现很多孝子,有感滑稽,算不算孝子不知道,还能想起来自己有个妈,算吗?

看小津安二郎的《晚春》,学生目不转睛。平日里谈《火影忍者》念念不忘,因这部日本动漫想说日语想听日语,私下里玩扮演剧中人物的游戏,脑海里演绎着死去活来,拳拳到肉。

今天我告诉他们一个日本电影界真实的“忍者”,用中国人的语言系统说,此人搞的是日本战后的“精神文明建设”。我问了四个问题,涉及剧情,学生查找导演、演员的信息,效率高,但剧情了解不充分,还要再看。

若干年前结识一个家庭,父母把儿子送去日本,把女儿送去美国,儿子和我成了朋友,我问他为什么家人会选择日本,他引用父亲原话,说:“日本是一个培养男人的地方。”我当时心里以为是“嗨咿”,是“哟西”,后来看小津的电影,今天也分享给孩子们,说不出来的一股劲,硬邦邦的,狠呆呆的,但很温暖。

05.09

周一作息正常,中、英文诵读照旧。假期间小郑妈妈带小郑一起读英语,一日不落,家长提携有力,孩子本身愿意学,从他在自在场上的第一堂英语课苦练“Excuse me”,到现在熟读课文,进步很大。

上午大家学《论语译注》,我讲完《为政第二》。学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都自知不足,略有愧色。

体育课因两位同学受凉,定量运动改为热身、拉筋。

05.10

读《城市· 环境· 设计》杂志,山本理显所著《建筑空间的设施化》一文,就是在看当代人与教育之间关系的错位。

山本谈及当代建筑是如何在官僚体制的影响下成为塑造今时今日“社会性人格”的主要手段,大众又是如何在被功能化、设施化的建筑中趋于深层的集体无意识。建筑与人的无思想性相辅相成,成为了对生命的分割,对有机生活的强制干预。

通过这篇文章,我了解到建筑空间被设施化的最终成效是人的被设施化。

我和学生讲,绘画之为艺术,因它是存在的证据,昭示存在的关系,不试图设定一种固定的色彩搭配和造型结构,不去“美之为美”。相反,则是体制。它愈发被揭示,也愈发被暧昧地隐匿。好像都已看见,却扭过头去。体制中的人也像是一边装睡,一边希望被叫醒。

罗兰巴特在《明室· 被驯化了的摄影》一章中说:“社会努力使摄影变的规矩,竭力抑制摄影的‘疯狂’,为达到这个目的,社会有两种手段。第一种是把摄影变成‘艺术’,这样一来,摄影师就可以一味地和艺术家去竞争,让自己专心致力于画面的修饰,致力于曝光方式的考究。第二种,是普及摄影,使摄影‘合群’,把摄影变得平凡,直至摄影和任何图像相比再无突出之处,不能再显示它的特点,它的愤世嫉俗,它的疯狂。”

岂止摄影如此?不论建筑也好,绘画也好,摄影也好,罗兰巴特说“照片都比今天的人有生气”,“人们按照一种被普及了的想象出来的事物生活”,何尝不是山本理显从那钢筋水泥中看出的精神教条?而他们之所以能超越,之所以能再创作,起源于认清。

教育工作者的“反求诸己”比“开展教学活动”重要,这不是两极分化、对立的关系。面对小孩渴求被“喂养”一个新的体制时,我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反问让我看到体制已深深成为人的脐带,我靠它汲取营养,也随着断除母体,开始新的“被附体”。

山本通过对建筑本性的质问与解构,引导我深入自觉,看清体制滋生的过程。

期中考试,这篇文章是我特意出给十二岁学生的阅读大题,目的之一是让他们(也让我本人)认识有内省倾向,却又不光说理而结合现实创作的文章,看到向内的探究如何“因次第尽”。二是测验其思辨能力的同时,训练其感觉表象背后的意识状态。

我提出三个问题及一个额外作业,分别是:

  1. 建筑空间的设施化,其设施化是指什么?你怎么看?
  2. 汉娜阿伦特对“社会”的形容和定义是什么?
  3. 为什么说现在的建筑是无意识的、无思想的,这无意识又从何而来?
  4. 查找山本理显个人资料。


学生在第一遍的阅读中很吃力,原因是他们只在文中寻找相同的字,在符号中“配对”,完全不去理解,在我辅导后的第二遍,他们开始读进去,沁润进去。勃昊的答案非常好,高于我的预期,小颜亦理解了我的问题,在文中找出了精准答案。

05.11

除中英诵读、练字外,学生今天多在安静答题,上午完成大部分阅读山本理显文章的考题,下午看完第二遍《晚春》,在室外劳动。

孩子们不是不行,虽然他们已习惯拒绝。


    关注 自在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