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魏晋传遍江湖的故事 其一

 

王羲之,一记葛优瘫,娶得美人妻...



典故是中华文化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回想起小时候,我们还没有接触历史的时候,就是听着典故长大的,比如孔融让梨,比如画蛇添足。这些典故不仅妙趣横生,也在无形中塑造了我们的道德观。

魏晋是名士辈出的时代,由此也衍生出了许多典故,给中华文化增添了许多瑰丽的色彩。所以,古镜将花费一段周期,来讲述一下魏晋时期的典故,今天将会有哪些人物出场呢?

杯弓蛇影


出自《晋书·乐广传》

乐广在河南做官的时候,曾经有个好朋友经常来他家做客。有一回,好久都没去,乐广就很纳闷儿,然后就问他,“你为啥这么久都不来呀?”

朋友回答:“宝宝心里苦,上次来你家喝酒,酒杯里有条蛇!蛇!你知道么!我还喝下去了!回去可给我恶心坏了!一下子就病倒了!”

乐广心想,你这是碰瓷儿呢。当时屋子里的墙上挂了一张弓,弓上画了一条小蛇,乐广猜朋友看到的蛇其实就是那弓的影子。于是又邀请朋友去喝酒,对朋友说,“你看看杯子里有啥?”朋友说和上次的一样。乐广就告诉他那其实是弓的影子,于是朋友立刻就好了。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疑神疑鬼,自相惊扰,不如深思一番,解开谜团,说不定就豁然开朗了。
管宁割席


出自《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与华歆原本是很好的哥们儿,但是呢,华歆(花心?名字真好)一直心神不一,特别容易受外界诱惑。有一天他俩在一起锄地的时候,突然锄出来一块儿金子,管宁就跟没看见似的,好像那块金子就是一瓦片,华歆就不一样,他老高兴了,赶紧捡起来,但一回头看见了管宁的神色,突然又觉得自己简直太俗了,要真揣兜里了传出去还有点儿丢脸,于是就肉痛地把金块扔掉惹……

后来,他俩一起坐在席子上读书的时候,门外有人乘着华丽的马车而过,场面十分霸气,管宁还是跟没看见似的,华歆就心痒难耐了,把书往一边一扔,屁颠屁颠地跑出去围观了,然后管宁就不开森了,手起刀落,把席子割开,说:“我再也不跟你玩耍了!”

后人用管宁割席来形容朋友绝交。但是单从故事上来看,我觉得华歆有点儿冤,他不过就是有点世俗,跟我们现在的许多人都很像嘛!如果是我,我肯定也会做出和他一样的举动。
鹤立鸡群


出自《世说新语·容止》

嵇绍进洛阳城的时候,有人就对王戎说了,“昨天我在人群中看到嵇绍了,那身材!那长相!那风采!简直就是一只仙鹤站在鸡群里!”

王戎听后微微一笑,心想你个没见过世面的,这多大点事儿就给你激动成这样了。然后回了一句:“那你是没见过他爹嵇康!”

虽然在王戎的心里,嵇绍跟嵇康还差点儿,但嵇绍也是聪明英俊的一枚大帅哥,在同伴当中特别突出,所以才会有鹤立鸡群这么个典故。
闻鸡起舞


出自《晋书·祖逖(tì)传》

所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是文人的说法。

武士的说法则更精炼一些——闻鸡起舞。

祖逖小时候是个熊孩子,十分熊,超级不爱读书,但是长大了之后,他猛然惊觉,不读书找不着工作呀,于是开始捉急了,赶紧焚膏继晷,夜以继日地学习。不光如此,他还立志报国,文武双修。他有一个好朋友刘琨,俩人经常同床共枕(别想歪),有一天半夜,祖逖突然醒来,踢了一脚身边的刘琨,问:“你听到鸡叫没?”刘琨被问得一脸懵逼,回了一句:“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赶紧睡吧。”开头我们也说了,祖逖从小就很熊,他的叛逆心蹭地就上来了,“我偏不,以后咱们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吧!”好基友不愧是好基友,立刻就OK了,然后他俩真的就是听见鸡叫就开始练剑,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很快就成为了文武双全的人才,后来他们也都担任官职,实现了报效国家的理想。

理想大概是人人都会有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为了理想勤学苦练,历尽艰辛。
东床快婿


出自《世说新语·雅量》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历史书,语文书里面他都很有名。想当年,为了完整地背下来他的一篇《兰亭集序》,我也曾呕心沥血,暗骂不止——这些都是题外话。

郗鉴有个女儿,名郗璿,到了该出阁的年纪时,郗鉴便想将她许配给王家儿郎,于是写信给王导,说明了自己的意思。王导看完即刻回信,“没问题没问题,这些孩子随你挑!”太傅来挑女婿,王家子弟当然都是卯足了劲儿,个个看起来十分严肃,管家过去一看,觉得都不赖,最后来到了东边的书房,看到床上躺着个人,露着肚皮,不知道在想啥。于是管家就回去报告了:“王家子弟听说太傅选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一位公子,若无其事。”郗鉴听说后十分激动,立刻就去拜访王家,一看原来是王羲之,于是就当即下了聘礼,将这门亲事定了下来。

这葛优瘫,还瘫出一位媳妇儿,王羲之大概也是没想到吧,他当时就是在想蔡邕的书法,根本不知道有这档子事儿!
古镜

~每天学一点历史~

Mirror-image2016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古人镜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