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的公关蠢不蠢?

 

我们的标题是,Uber的公关蠢不蠢?分析了这么半天,我的结论是——...



4月22日凌晨,有个女乘客发了一篇长文,说前一天打Uber去广阳岛驾考,结果挨了司机的打和咬,司机不晓得是不是叫泰森。关键是,女乘客怀疑司机是刑满释放人员,并且提出了N个疑点,之后和Uber重庆沟通则很不成功,事情闹得相当不愉快。

4月22日晚上,Uber重庆的官方微博发了一条声明,回应乘客被打的事件。



(Uber重庆的声明)

这个声明有几个要点,我帮大家提炼一下:

1、这个事是纠纷,潜台词是不算乘客挨打;

2、驾乘双方有重大分歧,估计指的是“打人”和“刑满释放”两个核心要素;

3、我们是“暴力零容忍”,但是现在不管因果如何,暴力事件已经发生了,“零容忍”唯一做的就是发个声明;

4、最后就是朋友圈啊微博这些社交媒体上说Uber不好的都是不靠谱的,而且威胁谁要拿这个来攻击我们小心我们起诉你。这一段没说是“零容忍”,不知道是“一容忍”还是“二容忍”。

这样是声明既没有真诚的慰问,也没有积极的行动,最后的结果竟然是“撇清+装傻+威胁”。做公关的朋友们大概已经觉得,可以引用各种公关教科书嘲笑Uber重庆的愚蠢行为,并且联系他们谈一下合作了吧?



(发帖的女乘客贴到天涯的咬痕图片)

然而,Uber毕竟是出行方面首屈一指的跨国互联网巨头,Uber重庆的声明也不是一怒之下按出来的。实际上,Uber重庆的负责人4月22日当天在开会,开会的内容估计不可能与这件事无关。经过公司开会、拖到晚上才发出来的声明,可以看做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而深思熟虑之后,你总不会故意弄出一个损害公司利益、自己打自己脸的东西吧?

我的建议是,不要忙着代Uber拟一个更靠谱的声明,也不要把别人都看成傻逼。这样的声明虽然令不少乘客、消费者感到厌恶,但很可能是符合Uber利益的;或者换个说法:乘客的利益并不是Uber的利益,两者的利益并不一致。

Uber的模式其实很简单,司机带车加盟,Uber提供信息中介服务,以补贴换市场,向规模要效益。和诸如滴滴、易到等同类竞争对手相比,Uber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门槛,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品牌和规模,而说到底,品牌的支撑依然还是规模。

扩大规模的关键不是乘客,而是司机。大城市的出租车市场总体上其实是卖方市场,这个情况你从各地的交管部门的工作目标就能看出来:要解决的问题是“打车难”,而不是“拉客难”。

扩大规模还有另外一层好处:Uber是一个标准的轻资产的公司,以至于他的重庆公司连个投诉热线都没有。而带着车加盟的司机,事实上是为公司注入了资产。一个轻飘飘的中介公司,就这样带来了沉甸甸的就业、汽车消费,尽管这些司机、车辆可能完全不会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但却成为了公司事实上的筹码。

综合这两个主要因素,如果你是Uber的老板,你发现带来收入的是司机而不是乘客,那么你定下的方针一定应该是尽量讨好司机,而不是乘客。乘客这个不坐还有那个,而司机则是走一个少一个。这样的方针其实并不稀奇,当年松下幸之助就说过,顾客不是上帝,员工才是上帝。



(服务业摆出这样一幅臭脸真的大胶布)

从Uber和他的竞争对手此前的竞争策略也可以看出“司机至上”的痕迹。市场启动之初,他们主打文案迎合的是“出租车板板钱太高”这一情绪(说个题外话,出租车板板钱不是高不高,而是根本就不该存在,这是一个人为制造垄断再寻租的典型案例),树立的榜样是月入2、3万的司机,提出的优惠条件甚至包括被运管抓了公司出钱赎车。

这一切的核心都是吸引司机。对乘客虽然也有过高额补贴,但政策相对单一,更主要的目标是制造消费习惯,优惠乘客的政策也明显比优惠司机的退出得快。

这个月发生在北京的Uber、滴滴司机罢运事件,同样也为Uber这份奇葩的声明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脚。乘客总是要坐车的,司机却随时可能离你而去——这样你的市场份额会降低,公司估值会缩水,何况Uber中国不是谋求单独上市吗?

这样说来,你就应该理解,出于保护司机的立场,这个声明和Uber的利益很可能是一致的。它不仅要力挺这个司机,更要让其他所有司机都看到这种力挺的态度——被怀疑是刑满释放人员的司机公司都会力挺,如果你也是Uber司机,你是不是感觉“不管怎么说这家公司都太人性太耿直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的标题是,Uber的公关蠢不蠢?分析了这么半天,我的结论是:

发这样一个声明,不是一般的蠢。


    关注 今天也吐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