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2.亲和效应——像磁铁般吸引他人

 

------2.亲和效应——像磁铁般吸引他人------

亲和效应,就是人们在交际应酬中,往往会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或者相似之处,从而感到相互之间更加容易接近。这种接近会使双方萌生亲密感,进而促使双方进一步相互接近、相互体谅。

人们在交际应酬里,往往会因为彼此间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或近似之处,从而感到相互之间更加容易接近。而这种相互接近,通常又会使交往对象之间萌生亲切感,并且更加相互接近,相互体谅。大家与和自己状态近似的人,性格、习性、讲究、打扮、语言、交谈内容相近的人,容易产生共鸣。在心理学上,这就叫“亲和效应”。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到熟悉,从熟悉到成为好朋友这么一个过程。那么,如何让自己具有像磁铁般吸引力的亲和效应,找到共同语言,找到相近之处,并吸引别人愿意与你长期交往,则是交往中重要的一环。

劳伦是位来自洛杉矶、经验丰富的女商人。她有着时髦的行头,讲究品位。劳伦因为想放慢生活节奏、得到更多的归属感,而搬到西南部的一个小城镇。尽管她喜欢这个城市和那里的居民,但是她感到她不受欢迎。最终,她的同事给她指出,她的穿着和交谈方式让当地人觉得她在装腔作势,高人一等。从那以后,劳伦特意穿得很随意,与人谈论当地的事情,多参加社交活动,试着让自己更加容易接近。虽然一开始她很不舒服:不习惯穿咔叽布,不习惯谈论经营牧场。但是她发现,她与新邻居和同事更加容易交流了。

这就是亲和效应的具体表现了,其实在心理学的研究上可以表明,每个人的外表都反映了他的内心,你的服装,你的说话方式,你的每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在告诉别人你是否友善,是否愿意和人交谈。你若表现得很孤傲,大家都会觉得你很难相处,那么就没有人愿意和你交谈了。

古人有语为曲高和寡,本来是说调子高了难以和得了。在人际交往中这就是一个大忌,你高高在上俯视众生,那么大家都会远远地看着你而不会真正地与你谈心。只有深入了人心,大家觉得你可亲了,你才成功了。

而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就是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趋势。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就是人们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即对于自己较为亲近的对象,会更加乐于接近。这里的“较为亲近的对象”,往往是指那些与自己存在某些共同之处的人。比如,血缘、姻缘、地缘、学缘或者业缘关系,还可以是志向、兴趣、爱好、利益,也可以是彼此共处于同一团体或同一组织。我们通常把这些较为亲近的对象称为“自己人”。毋庸质疑,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人们对自己人的心理定势往往是肯定的,自己人之间的交往效果也就更为明显。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地域情节,对此我们应当深有体会。许多人在面对初次见面的交往对象,总是少不了问一句:“您老家哪里的?”这虽然已经成为近似“您吃了吗”那样的见面客套话,但或多或少反映出人们在交往中寻求双方共同点的想法。实际上,有经验的人也把这样的客套话当成交往开始之前的“热身”或者“润滑剂”。如果对方恰好是老乡,那就不免要上前热乎一番,双方的距离一下子拉近,而交往成功的概率也随之大大增加。即使双方不是老乡,也可以随意说一些自己对对方所在地的认识,例如特产、旅游胜地等,同样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这也是亲和效应其中的一个特点,即相似性。

当然,前文提到的双方潜在的其他共同点也是如此。这种种共同点里面,志向、兴趣、爱好、利益是最有效的“突破口”,一旦发现双方在这些方面有共同的认识和习惯,交往也就会顺利许多。例如,有的人喜欢运动,如果发现对方也对运动感兴趣,就会立刻感到双方志趣相投,也就很容易打开话匣子,接下来的深入交往皆在情理之中了。

随着交往时间的拉长,彼此还会发现或多或少的共通之处,这些共同与共通之处的显现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所以,亲和效应还有一定的间隔性。

正是因为这种间隔性的客观存在,我们在交往中不能急于寻找双方的近似之处,而应当在不断的交往中进行细心的观察,逐渐把握双方的共通之处。尤其是有的人公私十分分明,在因公交往中一般不会轻易显露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免对方开展人情攻势。与这些人进行交往,就更应注意平时的仔细观察,从其言谈举止中发现双方的共同之处。

也正是因为这种间隔性的存在,是亲和效应成为对首轮效应进行相应补充的一种理论。首轮效应认为人们对于交往对象的感觉是在第一印象中就业已形成的,而且难以更改。如果这种印象是好的,就罢了。但如果给人留下了一种不好的印象,就值得我们考虑了。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交往对象之所以形成一种不好的感觉,往往是因为人们在初次交往中还来不及发现交往双方所存在的共通之处,因而缺少了拉近距离的条件。这就是间隔性的影响。而要弥补这种缺憾,就应当在接下来的交往中努力发现双方的共通之处,改善对方对自己的不良印象。

这种间隔性的存在实际上为那些在初次交往中失败的人提供了挽救的机会。尽管我们说第一印象是难以逆转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修复原有的印象。如果我们的努力是持续的、真心的,而对方又是理性的、客观的,那么交往双方的交往前景还将是光明的。“不打不相识”就是由此而来。

这对我们的实际交往是颇有启发的。有的人性子比较急,一旦在初次交往中给人留的印象不佳,就准备破罐子破摔,一破到底。殊不知,这样做就彻底失去了“冰释前嫌”的余地。

心理学课堂:

1.孤傲让你一个人孤独

2.主动寻找与他人的共同之处或者相似之处

3.亲和力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你周围的人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94495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3.投射效应——为什么会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它是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古代曾经有一个笑话,说是有一位喜欢吃芹菜的人,总以为别人也像他一样喜欢吃芹菜。于是家里一来客人,必用芹菜热情招待,还极力劝说客人也要喜欢吃芹菜,致使他的这种行为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笑话,也让他成了“以己度人”的典型形象。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免不了犯类似他这样“以己度人”的错误。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投射效应。即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最为典型的投射效应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即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认为别人的行为违反常规;喜欢嫉妒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嫉妒,如果别人对他稍不恭敬,他便觉得别人在嫉妒自己。

为了克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做到严于律己,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对方并非如我们所想象,只有尝试了才会知道。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说国外有一对夫妻,他们彼此非常恩爱,每天吃面包的时候,两人都想着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对方吃。因此,每次吃面包时,丈夫总是把面包皮给妻子,而妻子也总是把面包心给丈夫,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有一天,妻子病入膏肓了,她在弥留之际对丈夫说:“能让我吃一片面包心吗?”原来,妻子一直喜欢吃面包心,可因为她觉得丈夫也应该是喜欢吃面包心的,所以就一直把面包心让给了丈夫吃。可她不知道,丈夫却喜欢吃面包皮,共同的原因让他们都一直在吃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

佛印与苏东坡非常投合,他们经常在一起参禅悟道。一天,他们又斗起禅机来。苏东坡首先问道:“印老,你看我像什么?”佛印毫不犹豫地回答:“学士像一尊佛。”接着又反问东坡:“你看老僧像什么?”苏东坡见佛印穿了一件黑色僧袍,人又长得胖,盘腿坐在那里,黑乎乎的一堆,便脱口而出,说:“和尚像一堆牛屎。”佛印听了,默然不语,闭目养神。苏东坡回到家里,高兴地对苏小妹说:“妹妹,我与佛印斗禅机从来没有赢过,今天真走运,斗得他哑口无言。”于是,他便把二人斗机锋的经过,绘声绘色地讲了一番。苏小妹听后,讥笑道:“哥哥今天输了个精光,还自以为大获全胜呢!”苏东坡瞪大了眼睛,满脸迷惑。苏小妹说:“印老的见处是佛,哥哥的见处是牛屎。请问,谁高谁低?印老心中装的是佛,所以他看人人都是佛,哥哥一开口就是牛屎,你心中装的是什么?

这两个事例也是心理学中的“投射效应”。将投射效应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当别人的行为和我们不同时,我们就习惯地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认为别人的行为违反常规。即如果你是心地善良的人,你就会以为别人都跟是自己一样的,是善良的人;如果你是经常算计的人,你也就会觉得别人也是经常算计的人;如果你是个嫉妒的人,当别人对你稍不恭敬时,你也觉得别人是在嫉妒你;如果是小人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事情了。这些都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时刻注意的问题,提醒自己不要用“投射效应”来对待他人,更要注意避免别人“投射效应”来对待自己。

一般来说,投射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感情投射。这也就是说所有人的兴趣爱好都和自己是一样的,它把他人的特性强行加入了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例如,俊贤非常喜欢打篮球,而且只要跟别人一说话,就围绕着篮球没完没了,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如果他在跟别人说篮球,没有引起他人的共鸣,他就会认为别人不给面子,这就是所谓的感情投射。二是,认知缺乏客观性。在生活中,有些人对自己喜欢的人,会越看越了解,觉得他越来越好,而完全忽视了他的缺点。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呢,则越看毛病越来越多,以至于模糊了他人的优点。因而表现出过分地赞扬和吹捧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人或事。这种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人或事是丑恶的,并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这些人或事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其实,失去了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中。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由于人有一定的共同性,有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之间毕竟有差异,不考虑个体差异,胡乱的投射一番,就会出现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错误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丝毫不顾忌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子女身上……我们得记住,人与人之间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投射效应过于严重,总是以已度人,那么我们将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

心理学课堂: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要有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3.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94495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人物励志小说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作者:张丽
现有字数:17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10月2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94495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