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说说】你想做分子还是分母?

 

每一个人在团队中成为前50%很重要,毕竟分母大于分子的分数才是真的;即使不能成为分子,努力不做分母精神也是要有的!哪怕身处后50%,却依然不改自己属于前50%的人生定位,坚持着、摸索着,终能跻身前5%之列。...



【前言】昨天北大1898咖啡(青岛)举行了2017第二次餐议院,有幸邀请到李克富教授作为这次活动的演讲嘉宾,15分钟的时间让1898咖啡的联合创始人大开眼界,直观而且真实的感受到了心理学的奥妙和带给我们的神奇感觉。今天的【北平说说】继续发布李克富教授的每日千字文,我想,这每日的千字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给养,更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今晨想带您做个想象,然后请您回答一个问题。

参加一个您非常感兴趣的学习班,时间跨度是3个月。班级的100名学员来自四面八方,彼此不认识更不了解。开学那天,老师说实行淘汰制,然后问:“您觉得您是我们这个班级当中最终被淘汰的后50%吗?”

这个问题我可以替您做出准确回答:“不会!”——即使您最终成为了后50%,此时您的回答也是“不会”。

然后老师再问:“您觉得您是我们这个班级当中的前20%吗?”

这个问题我就替您回答不了了,请您自己思考一下。我的调查发现,大约有80%的人肯定地回答“是”。就是说,有80个学员认为自己能够进入前20名,但现实注定了其中的60个并不能实现。

如果老师再问:“您觉得您是我们这个班级当中的前5%吗?”

20%的人依然回答得非常肯定,另80%的人如何回答我们就别管了。

接下来,老师开始讲课、布置作业、做练习,但从来不考试,也不允许学员之间相互交流和比较,坚持到大约21天时,100个学员中就有20个左右放弃了!

嗯,20%选择了自我淘汰,尽管他们当初觉得自己应该是前50%。

我们把目光投向剩下的80%,不难发现其中约有60个在紧跟和放弃间摇摆不定,再坚持不到一个月,又有30人放弃,而剩下的30人跟上了前20名的步伐——前50%组成了!

此时,竞争才真正开始。

竞争是发生群体的前50%之间的事情,为竞争者搭成的舞台是后50%者的尸体。您可能觉得这说法有些吓人,但环顾一下各行各业,就不能否认我说的是个现实。

激烈或残酷的竞争只能发生在前20%之间,甚至发生在2%或两个高手之间!

竞争就是决斗,没有人去关心名次,更没有人相信双赢,竞争唯一的结果就是生或者死。

如果对剩下的50名学员,老师开始督促加压、考试比较,使得竞争加剧,又会怎么样呢?

他们会把3个月——也就是剩下的40天——坚持下来,尽管依然有人是第50名,但也成了笑到最后当中的一员。

昨天上午,举办了2016级研修生结业典礼,我为那些笑到最后的学员们祝福,也被那些中途退场的学员能够积极参加而感恩和感动。

午饭时,一位学员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说:“老师,对不起,我做了分母。”我不记得当时如何作答,内心大概是想安慰她说“就算人生是个真分数,成为分子或分母同样重要,只要内心不冲突”。

可是,下午的见闻,让我觉得这种安慰是害人的。



第二期“餐议院”于昨天下午4-9PM在湛山三路的海韵楼举行,主题是“科技引导产业转型带来的机遇与压力”。

听介绍,“餐议院”是由在青岛的北大和泛北大的杰出校友企业家、投资人、创业者自行发起的一个交流平台,数位嘉宾应邀参加这次分享,每位15-20分钟,我能讲的还是老一套。

可无论是在“餐”还是“议”的环节,我都学到了很多。

今晨我想,这些企业家们该是人群中的前5%了,是当之无愧的社会精英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餐桌上某位总经理分享的一件事。说,当年他觉得至少也能考取人民大学,阴差阳错,自己却只能进入青大,都不想上了。可入校后很快就沉下心来,大学四年每年都是奖学金获得者。毕业后,工作环境比考取大学更有跌宕,几经折腾成就了现在。

专业让我断定这就是他独有的人格特质:哪怕身处后50%,却依然不改自己属于前50%的人生定位,坚持着、摸索着,终能跻身前5%之列。

啰嗦了不少,本意是想对跟我说“对不起”的学员说:成为前50%很重要,毕竟分母大于分子的分数才是真的;即使不能成为分子,努力不做分母精神也是要有的!

欢迎关注、转发和投稿【北平说说】


    关注 北平说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