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系列之一 寿司之神

 

如果地理狗告诉你寿司是公元700年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你是不是也有了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动。那么,到底为什么寿司在日本如此被发扬光大了呢?...



一般东京高逼格寿司店的厨师都会在一大早赶往筑地鱼市场,在那里严格挑选刚刚到货的高级鲜鱼。在接到订单后,还会亲自用手一个个捏制。



土豪们坐在柜台席位,可以清楚地看到厨师干净利落的娴熟手艺。如果地理狗告诉你寿司是公元700年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你是不是也有了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动。

那么,到底为什么寿司能在日本被发扬光大呢?
日本是西北太平洋上一个狭小的群岛国家,国土面积37.78 万平方公里,仅仅相当于中国的1/25,比美国加州还小一点,虽然近些年因为汇率沦为了中国人民的购物岛,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日本人骄傲地认为
日本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可惜一个民族口头上的骄傲往往预示内在的虚弱。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3900多个小岛屿组成,大部分国土都是山地和丘陵(71%),声名远播的富士山就是日本第一高峰(3776米),是日本人民心中的神山,不过除了长得好看之外,不能种地不能放羊基本没啥用。
说来也可怜,能种地的狭小平原星星点点地分布在破碎土地上(平原占总国土17%),最大的关东平原还不够俄罗斯人塞牙缝。

当你还在抱怨中国人山人海的时候,地理狗遗憾地通知你,
日本人口密度大约是中国的三倍(总人口1.2亿)。


为了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日本人不得不在少量的耕地上大量种植水稻。水稻对于我们勤劳的亚洲人民来说非常熟悉,世界上90%以上的水稻都种植在亚洲。我们能吃饱肚子全是归功于亚欧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
什么是季风?
季风就是风向随季节改变的风。冬天为了风干腊肉好过年,风从陆地往海里吹,夏天风又从海上往陆地吹,夏天的风携带大量水气在陆地形成降雨。

夏天的大量降雨就孕育了水稻这种喜爱高温湿润,一年还能种好几茬儿的作物。



日本人种植水稻已经完全走火入魔,精耕细作,大规模坡地种植,水稻产量极高,是整个东南亚水稻产量的2-3倍。为此,日本人成为世界上
最爱大米的民族,
自古以来,米的数量是赋税、领土和势力的象征,古代将军的领地是以米的产量来衡量的。



不过,就算这样不遗余力种大米,日本人还是有随时被饿死的危机感。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岛国,当水稻实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一年再多种几季的时候,日本人就只好想办法从海里找东西吃。

你们猜对了,
日本人找到了鱼,而且是好多鱼。


赤道附近形成的日本暖流和来自北方的千岛寒流在北纬40度附近相遇,由于热带来的海水蒸发大密度高,北方来的海水密度低,二者相遇之后就发生了农夫果园喝前摇一摇的现象,海底沉积的有机质带到海面,当鱼儿们发现这个自助大食堂之后便奔走相告纷至沓来,使这里成为世界第一大渔场——北海道渔场。
下图颜色深的海域代表产鱼量大,日本海域是世界上产鱼量最大的区域之一。

但凡冷暖流交汇就会出现大渔场,例如供应英国黑暗料理炸鱼排的北海渔场,曾经被列强瓜分的的纳米比亚渔场,还有当年“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纽芬兰渔场都是冷暖流交汇而形成,不过近年纽芬兰渔场因为滥捕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各种鱼类的自投罗网和自古以来发达的造船业相配合,鱼类是日本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人均每年吃鱼140斤,日本人自称为
“彻底的食鱼民族”。
好了,这下种了大米捕了鱼,为了更好的保存鱼肉,古代日本人就用盐腌制,再用醋泡过的米饭包裹,这就是现代寿司的雏形。
殿下可以享用寿司了,地理狗退下了。
我们不生产知识,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日)藤冈谦二郎等,日本地志,辽宁人民出版社,1978
日本国家旅游局网站
http://www.unep.org/dewa/vitalwater/rubrique37.html
http://www.flickriver.com/photos/glenn-in-japan/4400667473/
http://travel-around-japan.com/blog/snow-covered-area-in-japan/
THE END





    关注 地理狗看世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