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为什么叫他遵守诫命?

 

▲点击蓝字【以玛忤斯】,即可关注,在【历史消息】中查看更多!...



▲ 点击蓝字【以玛忤斯】,即可关注,在【历史消息】中查看更多!

耶稣为什么叫他遵守诫命?
上帝白白赐给人恩典的真理几乎被犹太人埋没了。拉比们教训人说:上帝的恩宠必须赚得来。所以他们总希望靠自己的行为得到义人的报赏。由此可见,他们的敬拜是出于唯利是图的贪欲心理。甚至连基督的门徒也没有完全摆脱这种心理,所以救主常找机会来指出他们的错误。在他讲葡萄园雇工的比喻之前,刚发生了一件事,正好给他打开了向人说明正确原则之门。
 
当耶稣行路时,一位青年官长跑了来,跪在他面前,恭敬地向他行礼,说:“良善的夫子,我当做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这位官长仅以基督为可尊敬的拉比称呼他,而没有认明他是上帝的儿子。救主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上帝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你根据什么称我是良善的呢?惟有上帝才是良善的。如果你认为我是良善的,你就必须接受我为他的儿子和代表。

他又说:“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上帝的圣德表现在他的律法中。你既要与上帝和谐一致,你就必须以他律法的原则为一切行为的准则。



基督决不削减律法的要求。他用明白无误的话说明了遵守律法乃是承受永生的条件,就是在亚当堕落之前向他所提出来的条件。主现今对人的期望和他在乐园里对人的期望仍然相同,那就是完全的顺服、毫无瑕疵的公义。上帝在恩典的契约下所提出的条件,和他在伊甸园所提出的条件具有同一广大的要求,这就是与上帝的圣洁、公义、良善的律法和谐一致。

什么是遵守诫命

这位青年对“当遵守诫命”的回答是:“什么诫命?”他以为是指某些属于礼节方面的条件,但基督所说的是西奈山颁布的律法。他从十诫的第二块法版上提出了几条诫命,然后总结说:“当爱人如己。”
 
那青年毫不迟疑地回答说:“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他对律法的认识是皮毛的、肤浅的。根据人的标准来判断,他确实具有无瑕疵的品格。大体说来,他外表的生活的确是无罪的,他自己也确信他的服从是无可指摘的。虽然如此,他还禁不住心中有所疑惧,惟恐他的心灵和上帝之间的关系还有问题。这种疑惧促使他再问道:“我还缺少什么呢?”

基督“说:'你若愿意做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专爱自己的人就是违背律法的人。耶稣想把这一点向那青年人说明,因而向他提出一个试验,借以显露他内心的自私。他指出了他品格中的病根。可惜那青年人不愿再求进一步的启迪。他在心中早已怀藏了一个偶像,这世界就是他的神。他自诩已经遵守了诫命,可是他根本缺少那作为一切诫命之精义和生命的原则。他对上帝或人类并未具有真正的爱。这种缺乏使他完全丧失了进入天国的资格。他既专爱自己而又贪爱属世的财利,就不能与天国的原则和谐。

作门徒的代价

当这青年官长到耶稣这里来时,他的诚意和恳挚赢得了救主的心。“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在这青年身上看出一位可以为传讲公义服务的仆人。从前他怎样接纳贫穷的渔夫做他的门徒,如今他一样愿意接纳这位能干而高贵的青年。如果他肯将他的才干贡献给救人的工作,他很可能成为基督殷勤成功的工人。
 
可是他必须接受做门徒的条件。他必须将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上帝。约翰、彼得、马太和他们的同伴当初一听到救主的呼召,“就撇下所有的,起来跟从了耶稣。”(路5:28)这位青年官长也需要作同样的献身。况且在这件事上,基督要这青年所作的牺牲并不比他自己所作的更大。“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林后8:9)这青年人只需追随基督所引领的路。
 

耶稣门徒彼得-被倒钉十字架
基督看着这青年人,就渴望得着他。他很想差派他出去做造福于人的使者。他向他提供了与他自己同在的特权,以代替他所要他放弃的一切。他说:“来跟从我。”彼得、雅各和约翰曾以领受这种特权为乐。这青年人曾仰慕并钦佩基督,他的心也被吸引就近救主。可是他还没有准备接受救主自我牺牲的原则。他还喜爱钱财过于敬爱耶稣。他想得永生,却不愿将无私的爱--惟独这爱是生命--领受到自己的心中,所以就忧忧愁愁地离开基督走了。

成为绊脚石的钱财

那青年人离去之后,耶稣对门徒说:“有钱财的人进上帝的国是何等地难哪!”门徒都希奇他的话。他们向来受教认为富人是上天特别宠爱的;他们自己也希望在弥赛亚的国度里获得属世的权势和财富。如果财主不能进天国,那么其他人还有什么希望呢?
 
“耶稣又对他们说:'小子,倚靠钱财的人进上帝的国是何等地难哪!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上帝的国还容易呢。'门徒就分外希奇。”



这时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包括在这严肃的警告之内了。在救主这几句话的光照之下,他们自己图谋权势和财利的私意也被揭露出来了。他们因为自己感到疑惧不安,便惊叹道:“这样,谁能得救呢?”

“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是不能,在上帝却不然,因为上帝凡事都能。'”
 
一个有钱的人决不能以有钱人的身份进天国。他的财富不能给他什么权利借以和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任何人要进上帝的圣城,只有靠基督白白赐给人的恩典才能进去。

“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林前6:19,20)圣灵所说的这句话,是对穷人讲的,也是对富人讲的。人若相信这句话,他们就必视自己的财富为一种委托,要照上帝指示的去使用,就是用来拯救失丧的、安慰受苦和贫穷的。这在人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心总是依恋自己属世的财物。一个侍奉玛门的守财奴根本听不见受苦之人的呼求。但在上帝凡事都能。
 

耶稣呼召彼得安德烈
借着瞻仰基督无比的爱,自私的心就融化而驯服了。有钱的人也要像法利赛人扫罗一样感悟说:“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腓3:7,8)这样,他们就不至于将任何财物看为自己的了;他们却要欣然视自己为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并为耶稣的缘故做众人的仆役。

渴望赏赐的心理

彼得是首先因救主的话而泛起暗自庆幸之感的。他想起他和他的弟兄们为基督所作的牺牲,就自觉满意了。于是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了。”他想起主给那青年官长有条件的应许:“就必有财宝在天上”,现在就问,他和他的同伴将要因自己的牺牲而得到什么报赏。

救主的答复激动了那几位加利利渔夫的心。他的话所形容的尊荣满足了他们最高的梦想:“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他又说:“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
 
然而彼得的问题“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暴露了一种精神,如果不加以纠正,就使门徒不配做基督的使者;因为这是一种雇工的精神。门徒虽然曾经受到基督慈爱的吸引,可是还没有完全摆脱法利赛派的影响。他们做工,仍然存有按劳计酬的想法。他们还怀着自高自满的精神,彼此自相比较。而且每当他们中间的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失败时,其余的人就要放任自己的优越感了。
 

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


    关注 以玛忤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