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启事|你是不是我们要找的那个成电人?

 

归来吧~我们正在找你!...




六十载星辰轮回
刻年轮沧桑
一甲子峥嵘岁月
谱桃李撷英
60年
一代代成电人来到这里
又从这里出发
成电
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在你甲子华诞之际
我想跟你说说
我与你的“特别”情缘
因为它
你成为我心中独一无二的牵挂
成电一甲子

是三代人的六十年传承‍‍



成电大家庭:

外公:刘伯戬 电子机械系老师

外婆:蔡杏云 电子机械系老师

爸爸:张俊峰 1989届自动控制专业

妈妈:刘克新 1989届自动控制专业

女儿:张怡翔 英才实验班2015级学生



张怡翔的外公刘伯戬、外婆蔡杏云从1957年进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担任电子机械系力学课教师,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一辈子。蔡杏云的身上,有着老一辈知识分子所共有的谦逊与朴素,她会经常对着外孙女张怡翔唠叨往事,回忆起自己的学生们:“我和学生特别好,学生也和我特别好”。突然面对我们的镜头,蔡老师却一下子拘谨起来,姿势换了又换,手放在哪里都感觉不合适,“这辈子啊,习惯了低调,不喜欢拍照。”









张怡翔的爸爸张俊峰和妈妈刘克新是同班同学,1989年一起毕业于自动控制专业。1985年,刘克新因为亲切与熟悉进入了父母奉献青春的这所学府,张俊峰因为热爱来到成电,相同的选择也让成电得以见证他们的大学时代。

读书时期的刘克新是一名“文艺青年”,没事儿喜欢泡图书馆,除了《收获》、《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等杂志,还有当年特别流行的张承志的《北方的河》、路遥的《人生》……张俊峰记忆里的学生时代,有煤油灯下的打扑克、实验室里的焊板子,还有能讨论一个月的免费露天电影,书包里自备饭盒不安分的叮当作响……这一切编织成脑海中清脆的回忆交响曲。







张俊峰与刘克新从成电毕业后26年后, 2015年,女儿张怡翔收到了四川省第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来自电子科大的蓝色合页。在电子科大英才学院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张怡翔沿袭了父母年轻时代的爱好:小说、音乐……每天早起迎着朝阳泡一整天图书馆,就像所有那个年代的成电人一样,学习着用青春肩负起这份厚重的使命感。

成电一甲子

是你我一生的相守



成电夫妻:

罗讯  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微固学院 教授

钱慧珍  微固学院 教师





罗讯成长于一个三代成电人的大家庭,并在电子科大完成了自己本、硕、博阶段的学业。



钱慧珍,2004年进入电子科大学习,获得我校学士、硕士学位。

罗讯的博士导师和钱慧珍的硕士导师是同一个人,一次在导师研究室的偶遇造就了后来这段天赐良缘。钱慧珍回忆道:“我们是在2007年底相识,当时我想询问一下教授和研究室的相关情况,罗讯正好也在,他便给我介绍,我觉得他比较热心。”从认识、熟悉、探讨问题,再到一起做科研、写文章,两人心中爱情的种子就这样悄然地生根发芽。然而,导师的突然调动让两人的学业生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没有科研经费,罗讯只得凭借奖学金和家人的资助继续做研究。在艰苦的岁月里,他们并肩携手、相互鼓励、携手度过。如今回首往事,罗讯和钱慧珍都表示:正是因为有了彼此,才有了不断前进、攻克难关的动力和勇气。

顺利完成国内学业后,他们开始在国际著名公司开展工作。2013年,罗讯、钱慧珍踏进了婚姻的殿堂。随后,罗讯开始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任职助理教授(Tenure-track);钱慧珍也一同来到该校,在同一个团队继续并肩作战。2015年,罗讯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同年,他回到母校电子科技大学建立科研团队,开展工作。然而,钱慧珍在海外的科研看似一切顺利,可就在这时,两个外国人想用非常手段窃取罗讯和钱慧珍的科研成果,甚至用钱慧珍的博士学位相要挟。罗讯和钱慧珍慎重考虑合作方是国内单位,果断地拒绝了对方卑鄙的条件,做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守护住了祖国的科研成果。

罗讯告诉我们:“诚信是我和慧珍一直坚守的科研准则。做科研必须讲诚信,绝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妥协。我们所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既是自己努力研究的成果,也包含着我国企业以及国家的利益,我们要誓死捍卫属于我们中国的知识产权。”

成电一甲子

是我与母校一同成长



成电同生日:

左一:张   杰    微固学院2015级学生

左二:张浩语   电工学院2014级学生

左三:朱怡然   微固学院2015级学生

左四:倪意凯   电工学院2014级学生

朱怡然来自云南大理,白族人,去年高考结束后,因为还可以报名提前批的定向招生,她选了十个学校,“十个里面只有电子科大一个工科学校,结果真的被录取了!”过去不到一年的学习和生活里,朱怡然开始感受到了电子科大作为工科学校的魅力,庆幸自己来到了电子科大。

张杰是微固学院2014级的学生,朱怡然的学长,来自河南。相比于女生的活泼,张杰显得十分沉敛,话不多,典型的工科“学霸”。微电子专业大二的课程尤其繁重,张杰却显得游刃有余,对于微电子专业的热爱也坚定了他日后留在本校继续深造的决心。

倪意凯和张浩语来自电子工程学院,也是同班同学。倪意凯安静,微信里的朋友圈状态也寥寥无几。但是爱笑,表示赞同的时候笑,笑的时候眼睛眯起,被开玩笑“离得远照相眼睛也看不到”时也不生气。

来自贵州的张浩语更加健谈,热爱平面设计,带着把“艺术设计”与“电子工程”相结合的初衷进入了电子科大。在学校的六十周年校庆logo的征集活动中,张浩语独自设计的极简主义风格“UESTC”标志就被学校选中作为了终稿中的部分元素来源。

四个分别来自云南、河南、浙江、贵州的95后年轻人在清水河美丽的校园中开启自己人生新阶段。从前,每年的9月29日他们都会为自己许下愿望;今后,送一个祝福给母校,他们与母校共同见证时代变迁。
寻找成电人


2016年9月29日,电子科技大学将迎来六十周年华诞。

即日起,我们正式在全球校友中寻找:

与成电同天生日(9月29日)的校友;

在成电相识相知相爱的校友夫妻;

一家有三位以上成员都是成电人的校友大家庭;

欢迎大家给我们推荐与成电有着这样特殊情缘的校友,

一起来共叙成电故事,共忆成电情缘。

报名热线:

电子科大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

028-61830215 叶老师、牛老师

028-61831631 童老师

活动官网:xzcdr.uestc.edu.cn

成电时光见证人

无论走多远 都不要忘记从哪里出发

归来吧~我们在寻找你

(PS: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有惊喜!)

图文来源:电子科大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

(目前,我们已经在新华网、中国大学生在线、腾讯大成网、四川新闻网等网站上开设了专栏,更多精彩故事敬请关注哦。)


    关注 电子科技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