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春拍】 打開心靈與自然間的窗:洪凌的山水油畫精神

 

縱觀藝術家洪凌近三十年的藝術創作, 畫面之中無不充滿或綠意盎然、或飄雪紛飛之自然景觀的蒼茫意象,而蘊藏於筆筆...



縱觀藝術家洪凌近三十年的藝術創作, 畫面之中無不充滿或綠意盎然、或飄雪紛飛之自然景觀的蒼茫意象,而蘊藏於筆筆之中的更是其對自然萬物的氣韻感受和人生體悟,致使洪凌的作品在承載美之語境的同時,傳遞出發自內在的生命活力。



▲ 洪凌於黃山工作室旁創作寫生中



洪凌出生於書香世家,遊歷廣泛,在傳統和西方文化浸淫極深;其祖籍滇西高原,性格裡有著北方人與生俱來的曠野、縱橫之氣,而後多年隱居於江南煙雨山水間,踏過朝暉夕陰,探盡春花秋月。「心在行走移動中,從局部變得完整,從五彩斑斕走入肅穆單純,從清晰變得混沌,單一變得綜合,單向變得多元」,洪凌曾感歎:「在中國幅員遼闊的大地上兼得南北,才有大的人生格局,大的生命氣象。」自北向南的萬物流轉間,洪凌有了更加豐富自由的精神繁衍空間,並在數十年中對繪畫語言不斷探索,把繪畫中最難以把握的「氣象」,醞釀而成了一種醇厚的品質感,打破了中國畫才專注「氣韻」的慣例,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尋找到了「氣」與「象」的融合之道。



▲ 洪凌《漁島之晨》油彩畫布

120 x 140cm 1983年作

「氣」與「象」的融合之道

作為最早代表中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之一,洪凌曾憑藉其作品獲得多次中國油畫年展之重要獎項,並在巴黎、新加坡、韓國等地舉行個展及聯展,在全球範圍內廣獲認可。此次上拍的兩件洪凌創作生涯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山間野墅》(1989年)及《故園》(2003-06年),從對同一題材、不同地域、不同繪畫語言轉變之中探究藝術家創作風格形成、轉變至成熟的塑成過程,忠實反映出藝術家無論是從技法上還是心境上,由內而外的自省與轉變。

《山間野墅》:山水油畫 自得妙悟



洪凌 (b.1955)

山間野墅

油彩畫布| 1989年作 | 225 x 128 cm

Hong Ling

Village within Old Trees

Oil on canvas | Paintedin 1989

發表

2006年,《西方眼——約根·路德維希·費舍爾夫婦 早期中國繪畫收藏展覽》,皇城藝術館出版社,北京,中國,第38頁。

展出

2006年4月,「西方眼——約根·路德維希·費捨爾夫婦早期中國繪畫收藏展覽」,皇城藝術館,北京,中国。

來源

費舍爾夫婦舊藏;

歐洲私人收藏。

《山間野墅》創作於1989年,為洪凌繪畫轉折並尋找自身定位的創作關鍵年份。彼時的洪凌,作畫的方式、創作的狀態逐漸近中遠西,在90年代來臨之際,徹底結束了自己在藝術探索上的迷茫嘗試階段,堅定的走向回歸傳統之路。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修班與同學一起歷經「八五」美術新潮和「八九」現代藝術大展之後,洪凌並未如其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修班的大多同學一樣走向了抽象之路,而選擇抽身退回傳統,畫起了自己的油畫山水,利用西方的油畫來表達中國的山水精神,開闢了一條個人特色顯著的中西交融之路。



▲ 洪凌《鄉野之二》油彩畫布

100 x 100 cm 1988年作

在作品《山間野墅》中,矮矮的房子,參天的大樹以及山間的綠蔭皆色彩濃鬱,層次分明,物象與物象之間界限清晰,湛藍的天空之下,蔥郁茂密的樹幹相互交織,藤蔓纏繞,樹根深,而綠蔭之下的白色矮房透出古樸自然之氣。彼時的洪凌非常重視中國畫的筆墨美,大量使用黑色的繪畫顏料,致使畫面中樹木造型的輪廓勾勒較為明顯,給人乍一看,有一種中國傳統山中畫的山水意境於其中,但靠近細看,卻飽含油畫的筆觸感及厚重感。



▲ 洪凌《山間野墅》局部

畫面的顏色也被刻意處理成富有宗教悲愴氣息的厚重色調,透露出一股原始藝術的樸質之味。他所創作的林木形象雄厚樸茂,獨具一格,並在此之上充分融入了古樸的東方意境,形成豪邁而不失細節的寫生風格。他的追求是由內而發,注重在精神內涵上對東方西方、傳統現代的文化精華進行吸收融匯,並綜合地將具象、意象、構成、抽象諸因素熔於一爐。

《故園》:氣象交融 蘊藉深蔚



洪凌 (b.1955)

故園

油彩畫布 | 2003-2006年作 | 150 x 250 cm

Hong Ling

A Memory of Green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03-2006

自1998年開始,洪凌的創作語言有了進一步改變:物象的輪廓愈發模糊,抽象的元素不斷增加,中國畫的意象與意境更加濃郁,畫面中多了一份靜穆祥和之韻味,對中國山水於油畫表達間的交融也顯得越發得心應手、揮灑自如。



▲ 2007年攝於黃山洪凌工作室

在完成於2006年的大尺幅作品《故園》中,藝術家用詩人般的筆觸勾勒出四季更迭,選擇了更為輕巧的筆觸去描繪大自然的和諧之美,層次縱深的綠色襯托出淡藍色的天空,茂密而幽深,光影交匯的綠色生動流暢。藝術家巧妙地選用了東方水墨暈染之效果,襯托出或深或淺的綠苔色,細緻看去,筆之間互為鋪墊、互相升華,在油畫色塊不斷的交融堆積中,生發出洪凌心中的山水之大意境。



▲ 洪凌《故園》局部

畫面上方灰色單色的處理,形同中國畫中的留白,在整福恢弘繁密的畫作之中,形成一個視覺上的呼吸口,達到中國畫論中追求的「密不通風,疏可走馬」美學境界。



▲ 北宋范寬《雪景寒林圖》水墨設色絹本

193.5 x 160.3 cm 天津市博物館藏

結合中國畫「相由心生」的意蘊,以及油畫自身的材質魅力和技法豐富,洪凌在現今一切以物質為現實中心的氛圍中,仍潛心沿襲老一輩藝術家如林風眠等的中西融合之路,孜孜不倦的堅持自己的油畫山水表達,平靜踏實,塑造了一種心靈上的頓悟與純粹之美。



▲ 洪凌《故園》局部

誠如著名藝術評論家尹雙喜所說:「洪凌的油畫不僅有視覺上的豐富性,耐看耐品,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中有對中西不同的文化理解,有多年來游觀華夏大地對中國山水的感悟。在多樣豐富的山水地貌和自然環境氛圍中,洪凌有意識地拉開了自己和現代城市文化的關係,超越局限,成為一個綜合性的藝術家。洪凌的油畫,由此也獲得了融合中西,蒼茫渾厚的審美樣態。」




長按右側二維碼
選擇識別,即可關注

中國嘉德香港微信


↙ 點擊原文鏈接 訪問嘉德香港網站


    关注 中國嘉德香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