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华年  往事悠悠半世情 教学相长寄后人

 

思华年——中山大学外语人的故事...



往事悠悠半世情 
教学相长寄后人
——访1950级钟佑同校友
校友简介:钟佑同(1932—),广东广州人,教授。195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西语系(后称外语系)。1986年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从事英语语言教学研究,1987年回国。曾任中山大学外语系副主任。长期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主张采用中、西结合,相互取长补短的外语教学法。学术论文有《评介English for Today一至四册》等。编著《简明英语常用同义词例解》、《大学成人教育英语教程》等。1993年退休。

采访者信息

作者:周丽莉

修改:徐汇源

小组成员:孙娈娈  杨帆  陈梓婞  周丽莉
中大情缘
1950年,年仅17岁的钟老师在香港的一所英文书院毕业后,考入广州岭南大学英语系。两年后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钟老师成为了中山大学外语系的学生。四年的大学本科生涯,钟老师特别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勤学苦练之下打下了非常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听说读写俱佳。后来在戴镏龄、王宗炎等老教授的指导下,钟老师不断结合教学实践,汲取新知识,追求真理,从不自满,成为当时系里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钟老师从当学生至今,经历了外语系各个发展阶段,他求学于斯,成长于斯,服务于斯。期间虽然两次服从组织调动离开中大,但最后依然又回来了。当他跟我们谈到这些时,感情是那么的真挚感人。

1954年毕业之后,学校将钟老师分配到部队机关工作。一年后,钟老师转业到铁道部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1956年,中大急需英语教师,于是钟老师就回到了中大,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教书育人的工作。

1969年,中大外语系各专业的大部分老师出于种种原因被调到广外,于是钟老师便到广外继续教书。这一待,就在广外待了十年。

1977高考恢复,两年后,因为工作需要,在时任外语系主任戴镏龄教授的建议下,钟老师和其他一些老师一同回到中大任教。

回到中大后,钟老师主要教本科一至四年级的精读课。那时没有什么固定教材。低年级主要用《新概念英语》和《今日英语》等。高年级则多用国内著名大学编写出版的高年级英语教材。当时钟老师已是语言教学的老将,又是抓全系教学工作的副系主任,他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及参考兄弟院校行之有效的做法,提倡强化实践、狠抓基础、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在他的带动和示范之下,全系各语种的教学热情大大增强,师生积极性高涨,教学成果显著提高。钟老师这些成绩得到了全系师生的一致认同。
出国进修
1986年,钟老师到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当访问学者。当时他在那里边听一些课,边修习诸如SLA(二语习得)等理论课程。钟老师在美国研修的目的非常明确,他在美国接触过的东西,并不是细大不捐、照收不误。他清楚地看到,美国的情况跟中国的教学情况不一样,因为在美国,英语是他们的母语,上课内容注重讲授理论,而在中国则要注重打好语言基础。说到基础,钟老师反复强调,语言学习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基础打牢,基本功要扎实,千万不要把自己弄成一个language cripple(语言发展不均衡的人)。我们一致认为钟老师这项建议对现在的学生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教学寄语
在采访过程中,钟老师特别强调英文写作的重要性。他说,当时一至四年级的学生都会有很多笔头作业,三、四年级还专门开设了作文课。中国老师都会很细致地给学生批改作业,并在课堂上分析讲解,同时也要求外籍老师这样做。钟老师还说,学习英语就要抓basics,要经常操练。我们认为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因为现代人越来越依赖电脑的自动修正,反而缺少了老一辈学人的知识积累和一丝不苟的态度。钟老师的一番话更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外语系优秀的传统与严谨的治学态度是非常值得发扬光大的。
采访手记
三次采访钟老师,我们感到他非常平易近人,而且热情好客。我们刚到,他就问我们,coffee or tea?然后亲自从厨房里拿出四个瓷杯,说一次性茶杯太浪费资源,而且也不一定干净,自己家的杯子都是用开水烫过之后才使用的。这让我们非常惭愧,环保已经成为钟老师的一种生活态度,但现实中很多人对环保的理解大多还只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上。

钟老师还是一个非常谦和的人。他早年在香港求学,英文基础比较扎实,在本科学习期间常有机会参加翻译工作。我们都觉得这么年轻就能当翻译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他对自己的很多经历都轻描淡写,只是说学校和系领导及同事们都待他很好,使他在中大当老师感到很满足。




    关注 中大外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