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设限,企业无边界

 

昨天晚上和朋友聊完天,听着他的创业故事,想着我自己的工作,心里特别多感慨。趁着假期,给大家打打鸡血>>...

记住关注呆头呆脑哦


昨天晚上和朋友聊完天,听着他的创业故事,想着我自己的工作,心里特别多感慨。趁着假期,给大家打打鸡血。

今年我就30岁了!记得以前读大学的时候想到三十岁是个多么遥远的日子,那个时候觉得30岁就是老人了。而一个瞬间,我自己也变老了。我每天都思考一个问题,30岁之后,我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人生中有个好工作就很好了。但是什么样的工作才算真的好工作呢?而且你怎么知道现在的好工作能一直好下去呢?在工作中,我接触了太多人活在一个之前看似很好的状态,然后慢慢开始被这个市场淘汰。他们自己也很苦闷,之前多么牛逼的人呀!之前做的事情有那么多人钦佩。但这个时代变化真的太快了,他们在十几年积累出来的经验,成为了这几年自己倒下的“罪魁祸首”。

这次在李叫兽文章中学习的“从竞争对手的优势中寻找劣势”,这个理论不断可以指导商业,还可以指导人生。诺基亚、摩托的优势是通信,所以他们的手机一直定位在做最好的通信,可是却被一个有“信号门”的却定位互联网的手机——iPhone 干掉了。我自己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有情怀的产品经理,但是最后干掉的我的人可能根本就没有情怀,我一直坚持的东西最后来成为我死掉的关键原因。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你可能会说,你要主动革自己的命呀!这是废话,所有人都知道要革自己的命,问题就是怎么样才算是革命呢?怎么样才是革命而不是自杀呢?很多人难道不知道自己的“顽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吗?他们只是没有办法,因为除了“顽固”,他们真的不知道做什么。

很多传统企业家不知道自己遇到了瓶颈了吗?他们是第一个知道的,问题是他们不知道遇到了以后怎么办呀!现在做的事情不做吗?不做以后做啥呢?做吧?是不是又按照老思路来做呢?

人的基因中写着一种东西叫做“路径依赖”,这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宗在树林里面打猎,很容易迷路的呀,好不容易找到一条有猎物的路,你是不是就在这条路上来回呀?当然,因为那些喜欢找新路的人很容易迷路死掉,根据达尔文进化理论,活下来的都是“路径依赖”的人。

但是这套理论是基于外部环境不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如果环境变化特别快呢?你去打猎的时候,和你打猎回来的时候“树林”变化了呢?你每次原路出去打猎的时候,猎物都不在那个区域了呢?你的“作战”思路是不是就该变化了呢?

之前写了篇文章叫做《还在纠结新媒体运营?新媒体电商的时代开启了!》,很多做新媒体运营的朋友找我聊天,他们说我提到的痛点,的确是他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各种海聊之后,我发现他们现在的做法还和没聊之前一样。我问他们为啥,他们说他们先这样做下去,等后面实在不行了就转型。

我的天哪!如果你真的不行了,你还有机会转型吗?还有资源转型吗?人在高峰期的时候很难转型,因为没有必要。在低谷期的时候,也很难转型,因为直接死了。从高到低的这个下滑过程中,特别是发现由盛转衰的这个拐点,是最适合转型。

最近的两个星期,我每天都见各种人,和各种企业家聊天,听着大家的故事,对我自己也是个很大的提升。现在对其他行业的了解,不再只停留在书本上,比之前有了大幅提升;对人的理解,也有了新的认识。

人生不设限,企业无边界。这是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一句话。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边界,你永远不知道你的竞争对手从哪个角落里面冒出来的。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最后打败自己的,也许是一个从来看不上的人。一个今天还是你的合作伙伴的人,明天就可能是你的竞争对手,然后他从一个全新的维度把你击败了。

你说做专车、顺风车的滴滴,一开始是个做计程车的,就是个计程车的“调度中心”,真心不赚什么钱,但是一旦从计程车转到专车、顺风车呢?顿时就牛了。以前做专车的神舟突然遇到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一个做在线支付的支付宝,突然杀到银行业,让所有银行都傻了。据说现在还没有上市的蚂蚁金服的市值已经超过了建设银行。

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明天会遇到谁,你永远不知道你明天将会怎么样。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这样的境况呢?

第一,多读书。这看似是废话,但是读书真的很必要。读书的关键不是获得更多的知识,而是让知识转换为更多见识。有些人也看书,但是看了以后,书上的东西还是书上的,实际生活、工作中完全用不到。这个就是要自己克服的“路径依赖”。人的年纪越大,对见识的更新越慢,很多人会自动过滤掉很多新的知识。

那么怎么样让知识有更多的转换呢?读书分享会是个很好的选择,光看书还是不够的,一定要把书上的内容和人分享,用自己的话把书上的内容说一遍,如果这样,转化的效果会大大提升。而且读书会过程中会听到更多人对一个知识的看法以及其他人对知识实操的案例,这样可以大大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和信服。

我在做互联网之前,每周坚持参加读书会,它让我有了很多的改变和提升。而且尽可能参加那种牛人多、讨论激烈的读书会。参加读书会前一定要做准备。

第二,多跨界交流。
跨界交流是我现在觉得学习到最多的东西的方法。以前我们常常都在行业内交流,但是行业内多少都有竞争关系,大家都是“藏着掖着”的。可是一旦跨界之后,这种问题就没有了。而且跨界之后,可以让你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很多思路都会开阔起来。

当你认识了房地产界做宣传策划的,又认识了微商中玩社群营销的,又遇到了技术开发的,再遇上几个网红,顿时之间企业的发展思路是不是就全通了?以前在自己的企业或者行业里面,几乎不可能会同时遇到这些人。现在私董会很火,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跨行业的人可以在一个小组内,进行集中性的思想交流,这样的收获巨大。而且跨界的很多模式在别人的行业中已经得到了验证,但是自己的行业中还没有涉及,所以这样的结合非常好玩。

我现在在单位上都给团队成员们分享别人怎么做餐饮的,别人怎么做市场推广的,房产公司怎么招商的,这些和我们本职工作没有一点儿关系。但是每次分享完,大家都会觉得特别有触动,自然给工作开阔了思路。

我甚至在想,我以后在单位上专门搞一个异业分享,请各行业的大牛来单位分享,我相信这样的分享比任何一次行业内交流培训更受欢迎。

第三,MVP。

《精益创业》是很多创业公司必读的书,其中的 MVP(最小可行产品)是核心。很多人觉得 MVP 觉得这个只有创业公司才可以用,其实传统企业和个人转型都应该尝试 MVP。

每次转型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每次都要承担一个巨大的失败风险。失败不可怕,只要这个失败在你可承担的范围内。那怎么样才能让失败可承担呢?就是要做 MVP。

如果你企业要做一个新产品,先出一部分试试,用微商的方法销售一下试试也很好呀!为什么要把产品大规模生产出来,然后放到渠道上之后发现卖不出呢?新型厅店装修为什么一上来就把所有店都改掉了呢?为什么不先装修一家店,看看大家喜不喜欢这个风格,新的风格会不会真的带来用户呢?

Methed(美则)公司在每次上新的时候,先只在两家门店上,等数据稳定了,有了推广经验,再在其他门店推广新品。这也是一种 MVP 的方法呀!有些人想创业,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相关工作,突然出来创业,那当然死得很快。应该先兼职尝试一段时间,发现的确有机会的时候,再出来一股脑干。有人想做新媒体,先自己做个自媒体看看,探索一下,感受一下市场。这些都可以大大降低试错的成本。

我这个小号也是我自己 MVP 的一种方式吧,如果我拿一个1000万人的大号做思想实验,那成本多高。在这个小号上收集到的用户建议,比我之前任何一个渠道都多,建议比任何一个渠道的质量都好。这也是我坚持写作的一个原因,因为真的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好处,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

第四,积木式发展。

以前的公司发展会越来越大,因为公司不断涉及新的产业,就要不断建立新的组织架构,这给公司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而且每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摸索成本巨大。

比如,一个之前做批发的商户,生意不错,但是利润很薄。他们要转型,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要直接做 C 端市场。这样的一家做 B 端市场的公司,突然转到 C 端试错成本是非常高。但是他们现在 B 端市场中的合作伙伴都是做 C 端的呀!与其花1000万去打一个全新市场,把现在的合作伙伴全部变成竞争对手。不如在现有合作伙伴中,找10家做的不错的,每家投资100万。这10家同时死掉的可能性就很低了。然后你还有了自己的“生态圈”。用这种方法,你还可以投资很多相关的产品,让自己的生态圈越来越强,扛风险和溢价的能力越来越强。

积木式发展的好处是,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让资本去连接更多的人。个人发展也是这样的,只要不断打开自己的格局,把自己专业的事情做好,其他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做。你唯一要学会找到更加专业的人。

未来的时间,每个人都是一块积木,我们每个人都彼此需要,按照一定规则组合之后,我们就变成一个很强的组织。这种组织又会很容易组织成新的更大更强的组织。

我们需要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格局,抓住各种被“连接”的机会。

以上说的所有东西,只为一个目的,希望大家可以

人生不设限,企业无边界。

好了,就说到这里。

祝大家好运。

我是呆宝,一个集互联网和传统公司于一身的处女座产品经理。


    关注 呆头呆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