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谈不拢

 

惟课堂主体有义务、有责任去维护课堂的尊严,第三方不应越俎代庖——这才是课堂秩序的底线。...



五一节之前,我供职的学校出了个小话题:学生在临放假的那一天,该不该把行李箱拖进教室上课。

“官方观点”公布得似乎有点仓促——找了几位人气高的老师发表了几句评价,一边倒地把“带箱子进教室”批成了“大恶”,还使用了大杀器:“你看别人985和211”……简直是卯足了劲儿要戳学生的x点。

评论区倒是也很“民主”,把批评文章内容的观点都放出来了,我翻了一遍,倒是有点同情正文里发表意见的几位老师:明明是要做急先锋,结果变成了马前卒。

是的,我们看得出来,这是要“发动讨论”,是要“引导舆论”,是要“让同学们尊重课堂”,是要“强调学风的重要性”。

可是,最后为什么在舆论上,“官方的好意”常常是被冷落?

因为观点表达不严谨,逻辑有缺陷,证据太孤立,信息无对冲。但“作为长者给你们传授一些人生经验”这件事,若没有全文背诵葛底斯堡宣言的底气,和怒斥香港记者的霸气,那恐怕并不是人人都能熟练驾驭得了的。

不过,我今天要谈的,不是“官方观点错在哪儿”——这件事儿大家已经议论了两天,基本上能讲的都讲到了——漏洞太明显了,分析得差不多就行了,既没必要沾沾自喜,也不至于认为这是所谓“民意的胜利”——因为,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不继续往前走的话,话题的新鲜劲儿一过,就是精气神消解的时候。



因此,我想说的是,这破解尴尬的下一步,该往哪里迈。

我曾与一些学生交流关于“校园民主”的看法,其中核心的一点,在于其精神实质:“包容与妥协”,而这个“包容与妥协”是一个程序性的结果,在这个结果之前,应该是一个“交流和讨论”的环节,再往前推,应该是“平等对话的前提下,各自阐明立场和观点”——而这一项,真的太难付诸实践了。

首先,平等对话——我们大多数人都把这个“平等”理解为“全面的平等”,但实际上,任何议程框架中的平等,应该是先经由[规则]来确定过边界的——即,我们在讨论问题之前,先“隔离”掉去我们本有的一些无关主题的分歧或者差别,以“净化”我们交流的语境,提高沟通效率。

但毕竟老师们领导们是过来人,总有个别道理不够经验凑,经验不够架子凑;同学们也不甘示弱,毕竟是互联网老兵,道理不够口号凑,口号不够脾气凑~反正就是“谁先让步谁就输,谁先松口谁叛徒”。

其次,“阐明立场和观点”,它面对的障碍很强大——人类的自恋。我们太容易自我中心地看待世界了,以至于为了让自己乏味的偏见显得正确,而给它们裹上种种公理和道德的外衣——行李箱事件里对话的双方都有这个问题,比如有老师认为“放假就回家是没断奶、不独立”,有学生反讥“你批评我回家就是反对孝道,是背离中华传统美德”——这种姿势水平,真是没眼看。



但我们如果一直等着“议程的规范化”,那估计啥问题都没戏。只能是一天天地空对空地互相指责,彼此强化偏见罢了。

而网络议事因为其虚拟性,使得我们的人格特质在交流的过程中被削弱了——我们一边拒绝被贴上标签,一边在给别人贴上标签——最终,网络上的我们,会被缠进“这个标签到底合不合适”的漩涡,却忘记了最初的议题——这一点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会暴露得尤其明显。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面对面的交锋。尽管“面对面”未必能避免“目的被修改”的命运,但至少在我们面对面的时候,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这种可能性——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手上的这张模糊的“标签”,能不能精准地匹配给你这个活生生的人呀。

回到行李箱进教室的案例,若真要就事论事,那就是“拉着箱子进教室”的学生和“反对学生拉箱子进教室”的任课老师来当面谈——课堂的真正主体双方,最有义务、有责任去维护课堂的尊严;而第三方,无论是多有裁判之心,都应保持一段距离,而非亲自上阵,越俎代庖。



不信,你看人家985、211,可都在呼唤“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呢。(๑•̀ω•́๑)


    关注 花间酒与西坡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