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好创意是这样产生的(第840期)

 

提示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编剧帮来源:金象微电影网版权信息本文选自:金象微电影网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



提示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编剧帮

编剧帮专栏作者刘开建/文 雅子/编辑
好创意是怎样产生的?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获取更多更好的创意?
一、案例
下面我们来看几组创意产生的案例。

 1.阎肃——《敢问路在何方》

词作家阎肃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曾经说起自己创作《西游记》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



的过程。开头的时候阎肃写得很顺,“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但是,写到这里,再往下就是写不下去了,一连好几天一点思路都没有,这可急坏了阎肃。

这天他急得在屋里来回走,边走边琢磨,这时候在一边温习功课的儿子埋怨他说:你别老在这来回走了,这里都快被你趟出一条道了。(家里铺的是地毯)儿子这句话恰恰刺激了阎肃,阎肃转而一想: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句词就突然冒出来了。

2.许静清——《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

无独有偶,作曲家许静清创作《西游记》片头曲的经历和阎肃颇有几分相似。许静清在接手创作《西游记》片头曲之前,已经有七个版本的片头曲,可是导演杨洁都不满意。到了许静清这里已经是第八个版本了,而且时间已经很紧张了,导演杨洁催促许静清尽快创作,因为要等着片头曲出来剪片头。许静清一连三四天都没有思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这天他午睡醒来,听到门口有建筑工人吃完饭用筷子敲饭盆。这时候,灵感突然就来了,对,就是这个!于是就有了《西游记》的片头曲《云宫迅音》。



3.赖声川——舞台剧《如梦之梦》

赖声川导演在他的《赖声川的创意学》一书中,提到了他的著名舞台剧《如梦之梦》的创作历程。

在《如梦之梦》创作之前,1990年到1999年,赖声川导演经历了好几件有意思的事,但这几件事并无前后的因果关系,一直到1999年11月,当他再次读起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的时候,其中的一段内容突然把他激发,在一瞬间,他以前经历的那几个不相干事件,突然冒了出来,并串连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但清晰的作品,这就是《如梦之梦》。

二、意外触发与隐性连接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再结合我们自己的创作经历,我们会发现,创意往往不是逻辑思考的结果,不是线性思考的结果。创意往往是一种意外,是一种偶然。

爱德华·德·博诺博士曾经在他的《水平思考法》一书中,提到“创意并不是长期寻找与付出的必然结果”。垂直的线性思考,并不容易产生创意,而产生创意的是水平思考,即不断跳离原有框架的思考。

对于创意来说,意外与偶然非常重要,因为意外与偶然是偏离线性轨道的,往往会带给你新东西。



词作家阎肃在绞尽脑汁的时候听到的儿子的埋怨,作曲家许静清在午睡后听到的民工敲击饭盆的声音,赖声川导演偶然读到了《西藏生死书》的那段内容,都刚好刺激了他们,带给了他们新的想法,而这种刺激是偶然的,是意外的,是外来的刺激,却并不是不断的思考得出的结果。

我们可以把这种意外的、偶然的通过外部的非关联的事件而刺激到我们的思考,从而让我们得出新创意的过程,叫作“意外触发”。

意外触发,往往不是孤立的,往往不是单一的动作,它往往回引启一连串的反应,引启你的不断的思考,让以前不相干的事件瞬间形成紧密的连接。我们假如把赖声川导演在1990年到1999年之间遇到的几件事都给他抹掉,然后让他直接在一个晚上捧起《西藏生死书》,并告诉他通过这个书里的内容,来联想创作一出舞台剧。

他能不能创作出《如梦之梦》呢?他能够创作出这个梦,那个梦,但肯定不是《如梦之梦》。



也就是说,意外,只是一个外在条件,触发之前,作者大脑中必须已经具备可供触发的活跃的信息,从而当意外到来的时候,才能瞬间触发。否则,意外就只是意外,就只是拍脑袋出来的孤立的不能用的创意。

当意外触发发生的时候,一些不相干的事件往往会自动连接到一起,也或者说,这些事件本身就是连接到一起的,只是意外触发,使得我们发现了这些事件隐性的内在的连接关系。

我们可以把意外触发导致的,这种不相干事件的连接关系的发生或者重新发现,叫作“隐性连接”。

意外触发,导致隐性连接;意外触发刺激创意产生,而隐性连接,则是把创意变成结构。  

三、丰富内在


如果如你所说是什么意外触发刺激了创意,那创意岂不是很简单了?只要我们不断的人为的制造意外,从而引起触发就好了。是不是这样呢?

两年前,我也持这种想法。一连好几个月,都没有很好的创意,于是我不断地在思考,为什么就没有好创意呢?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这时候,我想到了我应该从线性思考之外寻找更多的意外的点从而来刺激创意。于是我专门买来了一本字典,随时的随意翻看字典中的一页,看到这页里的几个字,然后根据这几个字进行联想,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好的想法。但是一连半个多月,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带给我什么好创意。



反而是,每当对随意翻看的字典里的字进行联想的时候,都能够联想到我以前做出的几个自认为不是太好的创意上,不管翻到哪一页,都能联想到那几个创意上。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这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大脑里并没有存储到更多的更活跃的信息,所以即便有外来刺激发生,也只能触发你脑中的有限的几个活跃信息。

再举个更极端的例子。

一个男人已经两天没吃饭了,这时候他被放到了荒郊野外,他在路上远远的看到了三个人:一个是西装革履,梳着大背头的中年胖男人,一个是身材苗条手里提着个大方便袋的年轻姑娘,一个是手里牵着一只小羊羔的十岁小男孩。

这时候,这个男人的大脑活动是怎样的呢?

会不会是这样:

关于中年胖男人:这个胖子看着很有范,好像很有钱的样子,应该是个大老板,我如果上前跟他打个招呼,说明一下我的情况,不知道能不能招我去他公司上班,哪怕去打杂也行啊。

关于年轻女孩:哇哦,这个女孩的身材真是一级棒,如果我能娶到这样的女人当老婆那真是爽歪歪了,我是不是该去搭讪一下呢?该如何进行搭讪呢?

关于小男孩:这个小男孩怎么一个人在这荒郊野外,不怕被人拐卖了?我得赶紧上去叮嘱他一下,别被人贩子给卖了。

对于一个连续两天没吃饭的男人,对于以上三个人进行这样的联想,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迫切需求是吃饭,是吃饱。



所以,这个男人关于这三个人的联想应该是这样的:

关于胖男人:这个死胖子,怎么这么胖?他肯定吃过很多好东西,烧鸡,烧鹅,烤鸭,哎呀,他吃过烤鸭,他这么有钱,肯定天天吃!这太不公平了。烤鸭是我最爱吃的,这时候如果有只烤鸭就好了。如果有只烤鸭的话……

关于年轻姑娘:这个女的包里是什么东西?是衣服吗?不过看着挺沉的,应该不是衣服。哦,那应该是吃的,会是什么吃的呢?烧鸡,我怎么看都像是烧鸡,除了烧鸡还有什么?面包?肉夹馍?不管了,等会儿她走近了,我要跪下求她,让她把吃的都给我。

关于小男孩:哇,这个小孩牵着一只羊,我有多久没吃过烤羊肉串了啊,这只羊这么小,肉肯定很嫩,如果烤着吃的话……我得想办法把这只羊弄到手。

当饥饿的需求最强烈的时候,这时候他脑中的信息都是与食物有关的,这时候他脑中的信息最活跃的就是与食物相关的信息,所以,这时候这个男人,无论怎么联想,他都能联想到吃的东西上去,因为他太饿了。

所以,意外触发,不是仅仅有意外就足够了,这也是一些创意方法以及一些头脑风暴不灵光的原因,因为有了外在触发,却没有形成“隐性连接”。内在没有丰富的活跃的信息,仅仅有外在刺激,能够起什么作用呢?

我们想产生好创意,就要不断丰富我们的内在,因为意外只会触发活跃的信息。

赖声川导演在《赖声川的创意学》中,这样总结《如梦之梦》创作灵感的发生:

1.我生命经验中的许多事件必须已经被储藏在某处。

2.必须有一种机制被启动,知道在哪里找这些事件,以及哪些事件能够跟哪些事件串连在一起。

四、花时间在主路之外


既然创意是来自于线性思考之外,那么多在线性的创作之外花些时间,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的生活的全部就是创作,那就有点危险了,因为你无从获取其他更多的更真实的信息以及人生体验。

如果只企图靠看片子和写作本身来锻炼创作能力,最多也只能锻炼技巧,而比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写什么,写出什么独特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却没法通过观看影片获得,你如果说你获得了,那也无非是对于别人的东西的重新加工而已。



最最重要的东西,却并不来自于其他的优秀作品,而来自于你独特的人生经验,来自于你长期的关于人物的观察,关于世事的思考。所以,如果想更好的创作,反而是要尽量花些时间在创作之外。

做一些看似跟创作不相干的活动,体育运动、学习一门完全不同的学科,不仅仅能够让关于创作的那部分脑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且还能让我们更有机会获得其他视角。这更有利于发生“意外触发”,发生“隐性连接”。

从表面现象来看,看似创作才是主体,你是职业创作者,你的大部分时间都要用于创作。而事实可能恰恰相反,越是专业的职业创作者,反而越不能把创作当成主体,创作只是一个人生经验的附加值,只是一次次的意外。



而不同于非职业创作者,只不过职业创作者是带着创意的心、开放的心来经历自己的人生,从而更容易提炼出比其他人更好的创意。如果创作者的全部时间都是创作,而创作者本人的人生体验人生经验没有升级没有变化,那么他的创作只是在不断的重复。

而只有当创作者本人的人生经验人生体验不断发生变化的时候,创作出来的东西才会充满新意。



本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刘开建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编剧帮及作者信息、并保留此版权信息,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刘开建(新浪微博@编剧刘开建)

编剧帮专栏作者,男,专注于轻喜剧创作。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精心设计笑点的方式为什么错了?

◆ 互联网时代下的编剧思维

◆ 编剧技巧:以为再也不会相信 却会不知不觉的偷看

◆ 谈朋友不谈钱的制片方,谈什么朋友?

◆ 这样的喜剧场景设计错在哪儿?

◆“头脑风暴”式的创作方式错在哪儿?

◆ 好笑是检验喜剧的唯一标准吗?

◆ 喜剧创作如何避免语言上的误区?

◆ 爱谈“给机会”的人,都是大骗子

◆ 喜剧创作技巧:编剧如何进行情境置换?

◆ 编剧如何避免信息毒害?

◆编剧要不要站出来说话?

◆创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思考?

◆生活剧为什么不“生活”?

◆喜剧创作的力气要用在哪里?

◆喜剧设计的关键点是什么?

◆这才是喜剧不好笑的真相
编剧帮招聘啦!
产业记者 | 撰稿人 | 项目管理(有成功案例) 
 创意文案(影视行业) |  执行策划 |  平面设计
以上职位均需2-3年影视行业及相关工作经验,简历与作品投递邮箱hr@bianjubang.com;合则约见;欢迎自荐/推荐,推荐成功者,大红包 奉上!
置顶编剧帮,每日不错过!
第一步:进入“编剧帮”微信公号,点击右上角头像符号。

第二步:开启置顶公众号选项。

提示:如果以上步骤没有成功,请确认下微信是不是更新到了最新版。(微信6.3.16)



自助关键词 



自由编剧、编剧工作室、编剧公司 求签约 / 代理 请回复 我是编剧

影视公司、投资公司 找剧本 / 项目 /编剧 请回复 我是公司

项目宣传、影视宣传 请回复 商务合作

回复我要加入分会 加入编剧帮各地分会(目前已开通以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韩国首尔、美国洛杉矶等)

专注为中国编剧服务

商务合作 :gangqinshi01(微信号)

投稿邮箱:yunying@bianjubang.com

联系电话:13520124071



微信ID:bianjubang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关注 编剧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