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军民街的全称原来叫......

 

家在军民街金琢东门十字里的天桥可以说是临夏市修建的第一座过街天桥,呈口子型。站在上面就好像站在了坐标点上,十...



家在军民街
wen


金琢
东门十字里的天桥可以说是临夏市修建的第一座过街天桥,呈口子型。站在上面就好像站在了坐标点上,十字街标明了东西南北!正北面的大街就是俗称的军民街全称应该是军民共建商业街,很少有人注意它的全称,我也一直以为它的全称是军民街,直到有一天我送儿子去东较场幼儿园时路过轱辘哈坡时,看见一块旧的水泥牌子,一直以为它就是一块普通的水泥墩子,或是埋有光纤警示牌。无意间看见上面有字,仔细辨认了一下,才知它是一块纪念碑。

上面有几行掉了漆的阴刻的大字是“军民共建商业街”,正中“建成纪念”,右下角落款分为三行为“临夏市人民政府,八四零六部队”还有日期“一九八七年七月”,碑后没有啥……

八七年到现在掐指一算刚好30年。碑面上只有字的阴刻的线条里还有点红漆的痕迹。军民街的碑虽然很旧,但承载的却是沉甸甸的军民鱼水之情,也见证着临夏“民拥军,军爱民”的传统,只是这种传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以前的给部队送鞋垫的方式,现在也不必要了,生活物资短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归功于国家的强盛!更多的是从电视上看到的部队官兵给敬老院打扫卫生,给学校普及国防知识等!农业机械化的时代,鲜见部队帮农民收庄稼的场面!而更多给我们的是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自然灾害的侵害冲在第一线的是我们的子弟兵!九八年的洪水,零八年的地震等等灾难面前最可爱的人还是解放军!“民拥军,军爱民的方式在变,但不变的始终是军与民的鱼水情!



看着纪念碑,脑海里浮现出的满是军民一起修建商业接的感人画面。在临夏八七年建成的军民街算是老城区了,说是商业街,在现在看来倒像是城乡结合部!与新建的东城区相比之下,你会得出三十年里临夏的发展变化确实是翻天覆地的!军民街上除了抚顺花园的几栋高楼和德丰花园里的那两栋高楼外,再也找不到高点的楼!沿街的商铺看上去也很陈旧,多是一些小卖铺!饭馆不太多,除了清真饭馆,你还能在这条街上能找到临夏不多见的大众饭馆和卤肉铺!不得不提的是军民街的上的丧葬用品铺和石雕铺。

军民街上居住的大多是汉族,丧葬用品铺在这个不太长的街道有四五家再加上专门雕刻墓碑的四五家石雕铺比起其他的街道特色不是一般的鲜明!刚住军民街那会儿,白天看见描龙画凤的棺材还会有一阵窃喜’见棺发财’吗!有时也会为此去买一两注彩票,但是晚上看到棺材铺里隔着挂起的丧葬用的纸货透出的昏暗的光有时也会觉得瘆得慌,生怕会从里面跳出僵尸来,看过的恐怖片会在脑子里轮番上映,只好加快脚低头步往家赶,这时却偏偏碰上放在路边的灵车,叫人后背发凉头皮发麻!住的时间久了也就不那么害怕了,但在晚上经过棺材铺是也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脚步。

石雕的铺子里摆满了各种黑色的墓碑,有一次专门多看了一下刻好的立在门上的墓碑,上面刻了字,都是阴刻,碑面上大字刻“慈母某某之母”或“先父某某之母”旁边是敬献者的名字。墓碑上除了阴刻的画不描金外字都描金。“有时商铺外面也摆放小的纪念牌和修建大楼的奠基碑。路过石雕铺门口时常能听见里面传出刺耳的电动马达带动雕刻工具雕刻石头的声音,看见戴着防尘口罩的工人师傅在忙着雕刻,看来生意还不错。

住在军民街上有很多好处,一是公园少,万寿山公园几乎没有游客,有人会问这也算是是好处?公园里经常有小青年搂搂抱抱,对孩子成长不利,我可不想让孩子早恋!“在这个幼儿园里拉拉手,小学里亲亲嘴的时代,你还害怕孩子早恋,看看那些一线城市的相亲上找急的大爷大妈,你说你过时不过时?”朋友也曾这样问过我,我给他推荐了一部电影《左耳》,黎吧啦虽然死了但也毁了许弋,罪魁祸首是早恋和恨!

二是,消费低,军民街除了上面提到的丧葬用品铺和石雕铺外都是一些小买铺,还有一个不大的百盛超市,在逛街是少了随机消费的几率!没有餐厅和火锅店,和朋友聚聚两三个人在大众饭馆喝点酒吃点肉一顿两三百元绰绰有余!



三是,离学校医院近,州人民医院,临中,市一中都在步行十五分以内!按大城市来讲是标准的学区房!

四是风水好,咱不是风水师不懂得“山管人丁,水管财”风水理论。只知道军民街尽头北山根有隍庙,有白寺,更有明朝的尚书墓,你说风水好不好呢?

家在军民街的好处还很多,再多说就真成房地产售房部的了!不在啰嗦了。

总之,现在是夏天,走在军民街的行道树下,阳光从树叶的空隙里透下来,在地面上透下斑斑驳驳的光斑,抬头能从树缝里看见蓝天白云,树荫下夏天的炎热似乎被从北上刮来的微风吹散,心情就像是杯子中冰镇啤酒里升腾的气泡别提有多舒畅了!

编辑:芹菜

河州文艺投稿邮箱:1486964560@qq.com
文章类别:临夏州地区文化
艺术、创业、励志人物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报名“河州文艺”签约作家


    关注 河州文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