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省的省会让曹操和孙权都情有独钟,不惜拼死相搏!

 

魏吴战争比蜀魏战争激烈得多。...

科西嘉人 


三国时期,吴蜀联盟与北方曹魏长期抗衡。魏国虽然占据北方九州之地,势力强大,但吴有长江天险、蜀有群山之固,彼此唇齿相依,结成犄角之势,依仗地利,使魏国一时难以图之。加之历经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原残破,百废待兴,魏国国力亟需恢复。因此,南北三方曾长时期处于对峙状态。

在这一时期,魏国凭借几处战略枢纽,多次挫败吴蜀两国的北伐。对此,魏明帝曹睿曾自信心爆棚地说:“先帝(曹操)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地有所必争也。”相比蜀汉,历史上魏吴之间的战争规模更为宏大,而双方争夺的焦点之一就是位于江淮之间的合肥。

为什么是合肥?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每次南北对峙时期,无论是三国东晋南北朝,还是南宋,南朝的统治中心都是以南京(建业)或杭州(临安)为核心的江南地区。

对于吴国来说,淮南、尤其是合肥所处的淮南西部地区乃江东之外围屏障,是整个防御体系的重中之重,如果不能占据这一地区,那么可以倚赖的长江天险将失去一半,都城建业就会直接暴露在魏军的威胁之下。因此,守江必守淮,吴国若想高枕无忧,最为稳妥可靠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的控制江北、淮南的土地,将防线北移,从而减轻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

从进攻的角度来看,吴国若想北伐,则首先要全据淮南,方能以此为根据地和跳板,北狩河洛,直捣曹魏的统治重心——洛阳、许昌一带。而从吴国都城建业出发,经合肥所在的淮南西部地区北伐,距离最近、对魏国的威胁也最大。因此,淮南是魏吴双方都觊觎和争夺的要地。

三国形势图
在缺乏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古代,水运的成本远郊陆运为低,“一船之载,当中国(中原)数十两车。”东吴立国于水乡泽国的江东地区,向来以水军和水战见长,赤壁之战时东吴正是以强大水军挫败了远道而来、不习水战的曹军,初步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因此,吴国的数次北伐都是依仗水军的优势,行军路线多走以下三条水路:1、中渎水,从江都北入水道,过精湖,射阳湖,至广陵(扬州)进入淮河。2、汉水,自沔口溯汉江西进,至竟陵北上,经荆城、宜城,抵达襄樊。3、濡须水——巢肥运河——淝水,自濡须口逆流而上,入巢湖,沿施水过合肥,再沿淝水过寿春而入淮河。

这三条路线中,前两条都有着明显的缺点,并非北伐的理想途径。而合肥所在的这条水路是当时南北交通最重要的干线,沿线河流纵横、水网密布,便于兵力投送和粮草传输,加之合肥本身在整个淮南区域处于四通八达的枢纽地位,地理位置重要,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魏吴在合肥方向的历次重要PK

据统计,从赤壁之战以后到西晋灭吴之前的七十年之内,吴国对曹魏(西晋)的进攻战役一共有34次,其中合肥(包括合肥以北的战略要地寿春)方向的进攻有12次,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强。这些战役按时间顺序前后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赤壁之战结束至孙刘反目前夕,这一时期孙吴以偏师在西线荆州方向配合刘备作战,东线方向由孙权亲率主力猛攻合肥。
赤壁大战


1、208年十二月,赤壁之战后仅一个月,孙权便亲率10万大军攻合肥,围城百余日不克,后曹操派张喜率援军来救,孙权撤军。

2、从209年至215年,为报赤壁失利的一箭之仇,五年之内,曹操多次率大军越过巢湖进攻孙权,孙权苦于兵力不足,只能采取守势,据守濡须口以拒曹军。

215年,曹操因征讨汉中张鲁,北军主力远去,孙权乘虚再次率10万大军攻打合肥,守将张辽以寡击众,先是在守城战中击退敌军,后又在逍遥津一战中大破吴军,威震江东,孙权本人也险些被擒,从此对北军产生忌惮之心。此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张辽


3、219年秋天,孙权趁关羽驻荆州军的主力北上攻打樊城之机,趁虚袭取了荆州。在此之前,为了迷惑刘备一方,派出一支部队佯攻合肥,虚作姿态,不久便撤军。

第二阶段,从219年至222年,由于孙权背盟,袭取荆州,导致孙刘反目,吴蜀双方大战于夷陵,孙吴方面将主要注意力放在西面。夷陵之战以后,魏吴短暂的联盟关系破裂。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将都城从武昌迁至建业,加之此时吴蜀两国重修旧好,为配合蜀军北伐,吴军在东方遥相呼应,对合肥发动了几次进攻。

1、230年,吴国趁魏国驻守扬州的新任征东将军满宠刚刚上任,发兵攻打合肥,不克而还。

2、233年,由于魏国放弃了原来的合肥旧城,在附近另筑一新城派军驻守,孙权亲自率军攻打合肥,另遣全琮征伐六安,结果都无功而返。

3、234年,蜀汉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率十万大军越秦岭至五丈原与魏军隔渭水相持。为策应蜀军的北伐,吴军兵分三路伐魏,孙权再一次亲自出马,统军来攻合肥。魏明帝也不甘示弱,亲自带兵来救,孙权得知消息后,不敢与之对阵,引军南撤。
诸葛亮


4、241年,这一年吴国在荆、扬二州同时发动进攻。其中扬州方向,吴将全琮率军经过魏国弃守的合肥,一路北上达到芍陂,大肆破坏当地的水利和仓储设施,后被魏将王凌击退。

第三阶段从253年至258年,魏吴双方在合肥所处的淮南地区有两次大战,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战事之激烈在三国时期堪称登峰造极。

1、诸葛恪北伐。252年四月,吴主孙权去世,幼主孙亮即位,太傅诸葛恪辅政,权倾朝野,决心通过北伐为自己进一步树立威信。这一年十月吴军在东兴之战中大败魏军。次年三月,吴蜀联合北伐,诸葛恪亲率20万大军入寇淮南,这是吴国历次北伐中出动兵力最多的一次。
孙权


面对来势汹汹的吴军,魏国采取避其锋芒的战略,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将主力集结于合肥以北的寿春,仅以数千之众镇守合肥,结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魏军凭险固守,使吴军顿兵于坚城之下,久攻不克,伤亡惨重,铩羽而归。

2、三国后期,魏国内部政局不稳,斗争激烈。自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欲取曹氏而代之,遭到魏国内部拥曹势力的坚决反对。镇守扬州的镇东将军毌丘俭、前将军文钦于255年正月占据寿春讨伐司马师,结果毌丘俭兵败身死,文钦投奔吴国。期间,吴国执政的丞相孙峻趁机派军北上欲袭取寿春,结果吴军在北上途中得知二人兵败的消息,被迫撤军。

3、257年五月,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惧怕重蹈毌丘俭、文钦二人覆辙,遂先下手为强,杀死扬州刺史乐綝,反于寿春,拥兵十余万,又得到了吴国数万援军的支持,一时声势浩大,魏国朝野震动。

对此,执掌魏国朝政的大将军司马昭不敢懈怠,亲统大军26万前往淮南镇压叛乱,魏军合围叛军占据的寿春,又多次击败前来支援的吴军。至次年三月,寿春城内粮尽,被魏军攻克,诸葛诞兵败被杀。
司马昭


这次淮南大战是整个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50万,战事历时10月之久,最终由魏国取得全胜而告终。此役之后,吴国再也没有争夺淮南的雄心了,此后除了几次象征性的骚扰行动之外,合肥—寿春方向的战事渐趋沉寂。

魏国如何经略合肥,消耗吴国实力

综合以上战例可以看出,魏国以合肥——寿春一线为据点,在长达数十年的魏吴战争期间,率挫吴军兵锋,始终占据有利地位,这与魏国多年来对合肥所处的淮南地区的成功经略是分不开的。

早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就已经认识到了淮南地区的重要性,任命刘馥为扬州刺史,州治便设于合肥,捷足先登地抢占了这一战略要地。刘馥到任之后,在当地重建行政机构,招抚流亡百姓,劝导农桑,兴建水利设施,办屯田,逐步恢复和发展了地方的经济,四方百姓纷纷前来投奔,“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曹魏在淮南地区的统治日趋巩固。

在军事上,刘馥招募郡县上的壮丁,组成地方部队,使得合肥守军初具规模;并筑城池、积粮粟、造军械、练士卒,作好备战准备;同时还派兵占据了靠近长江的历阳(今安徽和县)和皖城(今安徽潜江),将防线推至长江北岸,对江东形成压迫之势。以上种种措施,使得防务草创阶段的合肥抵住了赤壁新败之后吴军的初次猛攻。

由于赤壁之战以后孙权将主攻方向转向淮南,针对形势的变化,曹操迅速加强了合肥地区的防务,一方面出兵肃清了割据当地的豪强,又留驻精兵强将,命张辽、李典、乐进三将驻守合肥,并将合肥驻军数量增加到七千人,逍遥津之战后又增至万人以上,增强了这一地区的守备力量。
曹操


魏文帝时期还专门设置了征东将军一职,驻节寿春,节制青、兖、徐、扬四州刺史,统一负责魏国东南方向的军事行动,一旦有吴军入寇,则迅速向朝廷奏明情况,调动四州的兵力驰援。

为了增强淮南地区守军的作战意志,217年之后,镇守此地的军队主力换成来自北方的士卒,他们的家属都留在中原,如果前线将士在战时有叛逃和作战不力等情况,其在后方的家属将会被株连惩罚。

这种残酷的连坐之法使得淮南守军在作战时不敢懈怠,往往拼死效命。到了魏明帝时期,每逢淮南有战事,魏国还开始动用驻扎在首都洛阳附近、战斗力最强的中军来支援扬州的守军,魏国在这一地区的防御力量得以进一步增强。

此前魏军曾攻取历阳和皖城,将防线一度推进至长江北岸,虽则对孙吴形成了压迫之势,但由于曹魏的根据地远在北方,军队长期驻屯在江淮之间作战,战线拉得太长,给粮草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加之魏军的主力中军远在中原,一旦淮南有战事,势必要千里驰援,军队疲于奔命不说,还容易贻误战机。

对此,曹操审时度势,经过周密思量,决定将徐、扬两州最南部的居民悉数内迁,放弃长江以北至皖西山地——江淮丘陵——淮河下游河段的一大片土地。消息传出后,除了少数居民内迁之外,大部分民众都渡江逃到了吴国境内。

虽然魏国因此损失了一部分人口,但却成功地在江北制造了纵深达数百里的无人区,从而缩短了防线,节省了兵力,缓解了后勤运输的压力,同时也给吴军此后在江淮地区的军事行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此举与219年曹操放弃汉中,并将此地民众尽数迁往关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江淮南部地区成为无人区后,合肥便首当其冲,受到的军事威胁更大,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针对这一情况,魏文帝对扬州的军事、政治部署又进行了调整,将扬州的州治和最高军事长官——征东将军的驻扎地都向北移至寿春。
魏文帝曹丕


此后,寿春的地位逐渐提高,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淮南重镇,而合肥则由淮南地区的政治中心变为前线的军事要塞,魏国在淮南的军队大部分转移到寿春一带,使得淮南地区的兵力部署更为合理。与此同时,为了削弱吴国的水军优势,经征东将军满宠上书,魏国放弃了合肥旧城,在距离施水三十里处的地方依山险另筑一新城,这就是合肥新城。

魏国采取以上措施的目的就是尽量以合肥一地的小股兵力来牵制和消耗北上吴军的兵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依托合肥新城挫败了253年诸葛恪的北伐。此战是吴国历次北伐中出动兵力最多的一次,而守卫合肥的魏军只有三千余人,但由于战术得当、将士奋勇作战加之诸葛恪拙劣的指挥,结果大获全胜。

如前所述,刘馥出任扬州刺史期间,曾在淮南办过屯田,但当时规模还不是很大。241年,魏国名将邓艾对两淮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后,上疏朝廷,建议将中原部分士民迁至两淮,建立军屯组织,在淮河南北两岸实施大规模的屯田,广修水利灌溉设施,尽量在当地解决粮草军需和兵员问题,同时疏浚河道,改善中原至淮南的水运交通条件。这样就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使得淮南地区魏国对吴作战态势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邓艾


执掌魏国朝政的司马懿对邓艾的建议深以为然,并大力推行,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军粮)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这一颇具战略眼光的举措极大地增强了淮南地区的经济实力,为日后西晋灭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通过以上种种措施,魏国成功经略了合肥所处的淮南地区,大大消耗了吴国的国力和军力。三世纪中后期,魏国(西晋)通过多年的休养生息,综合国力远超吴蜀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占据压倒性优势,仅常备军力就超过吴蜀一倍以上,北方统一南方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279年,就在吴国最后一次对淮南的入寇被击退后,西晋20万大军便兵分六路,一举南下灭了吴国,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长达90年的混战和分裂的局面。

>[b] 推荐阅读 


    关注 冷热军事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