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印记|辅导员日记

 

教育立寺

文化兴寺

关注“法华寺”智慧分享...

  

教育立寺   文化兴寺
        关注“法华寺”智慧分享
请输入标题     abcdefg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慧真


晨风起,清凉生。钟鼓响,百鸟鸣。初升的旭日,悬挂于法华寺巍峨的山门。大殿前列队,白色的营服,映衬着金檐黄墙,绿树红柱,组合成一幅极美的画面。今天,对你们来说,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音自禅生
昨日的晨钟洗心,让你们在梵唱中感受到身心的宁静。今早的绕佛经行,又是一次观心的“旅行”。观音池畔,鱼戏莲间。荷花开敷,圣洁庄严。师父领着你们经行的画面太唯美,抬腿、提足、放下……感觉到禅风倏然从两足生起。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绕行一周,师父询问各自感受。你们说,第一次经行,慢的节奏不能适应,更别说享受其间。

请输入标题     g

请输入标题     a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每个人的步履那样匆忙。我们何曾静下一刻,体会到“慢生活”的快乐?我们总以为走路、吃饭司空见惯,原来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请输入标题     g

请输入标题     a



这一刻,你们才知道,没有心的安住,身体在摇摆,脚步在晃动,想平衡也是那么的难!

请输入标题     g

请输入标题     a
抓住了问题的根结,从“心”出发,再行一周。排除杂念,安住当下,不悔过去,不思未来,这一次,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心在一点点打开,呼吸也成了梵唱。沐浴在菩萨的慈光里,音自禅生,步步生莲。

请输入标题     g

请输入标题     a



随着脚步的轻启,世界仿佛一下子安静下来。时光那么从容,岁月如此静好。

请输入标题     g

请输入标题     a
“像”由心生


怎样用相机和手机,拍出想要的照片?对于年轻的你们,这可是实用而唯美的课程。


生活给予我们什么?我们又得到什么?生活给予我们的美好,我们如何寻找得到?朱益清师兄,一个帅酷的大哥哥,从专业的角度告诉你们,镜头很重要,镜头后面的人更重要。

相机和手机只是工具,想要拍出生活的美,需要智慧的心、发现的眼睛。


不是专职摄影师,没有先进的设备,怎样拍出生动的画面?朱师兄说,办法可以有,设备不够,创意来凑。

摄影师既是记录者,也是美术家,需要对图片有美学的素养。画面中的线条如何处理?如何突出画面的纵深感。需要寻找不同角度,打破常规,把故事情节放进去。三角形构图、中心构图、留白构图、极简构图、复杂构图、趣味构图,每一种手法真不简单,目的都是突出主体,营造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力。

场景怎样拍?人物照如何加分?如何拍正面、侧面?拍静态、动态?如何利用道具?朱师兄皆娓娓道来。

好了~学习了理论,重要的还是去实践。一起去拍一拍我们的法华寺吧!




罗宇萍
金禛


慧真

刘亭沅
刘亭沅
刘亭沅
张正雨
金禛
慧真


刹那间,山门、大殿、香炉、长廊、莲池、游鱼……所有的一切,都成了拍摄的对象。朱师兄对你们的“作品”一一点评,课堂氛围轻松而热烈。

同样的场景,为什么拍出不一样的效果?因为角度不同,用心不同,结果也不一样。美国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说:“我们不仅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谢庄琪


一次摄影课堂,教会我们太多。佛法说:“相由心生”。宇宙万物,唯心所现。一切根源在于心。愿你们的心清净而空灵,欢喜而美好。
慧真


礼敬诸佛


下午,夏木葱笼,蝉鸣正欢。一场青春与佛法的对话即将开启。


演海法师一袭僧衣,翩然而至。青春的脸庞,好奇的目光,法师洞若观火,微笑着对你们说:“今天的交流,不谈佛学,而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提升,希望给你们未来的工作、家庭带来启发。”

虽然你们有因缘走进寺庙,但从你们疑惑的眼睛中知道,对于佛教,你们有许多的疑问和陌生感。


面对法师,你们带着几分猜忌,诸佛菩萨真实存在吗?总觉得距离自己好远……

面对佛法,带着几分好奇和敬畏,什么是皈依?皈依是不是意味着要受很多的约束?皈依了是不是快要出家了?

从踏入法华寺的一刻,你们既欢喜又疑惑,特别对于佛法,拘谨地接触着,像穿着一层厚厚地甲。
一切在自然中上演,演海法师用佛法地智慧告诉你们,皈依的前提,在于树立正信。正信的力量从哪里来?从相信佛菩萨,相信宇宙规律和因果规律,相信清净的佛性光明,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成就觉悟的生命中来。几句话点燃了你们对佛法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佛者为何?佛代表着觉悟。在寺院中,我们对佛的恭敬,是为了对治我慢。礼佛的同时,是为了庄严自身,提升自己的人格。拜佛时,我们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目的是打开我们的心胸,迅速累积福慧资粮。
学佛就是分享诸佛觉悟的生命,理解他们的智慧和慈悲,从而使现实世界的一切活动,都透过因果作用而形成现实状态。因果的关系,是佛教最基本的理论,也是宇宙的真理。

树立正信的前提,是认识自己。在缘起的自他依存关系中,自他都是独立的存在个体,但又是互为依存,互为意义。我们无法拥有与占有别人,但却必须透过别人才能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老师以学生为“他”,以学生的进步为意义;父母以孩子为“他”,以孩子的快乐为意义。没有“他”,我们将无法发现意义;感恩“他”,让我们发现生命的意义。

人永远生活在自他关系中,自己应该向别人学习。学习会有模仿的过程,但是任何模仿都必须有自己的定位。

在逆境中要增长智慧,尽快地转化逆境;在顺境中要增长福德,防止自我的堕落。

佛曰:世间是对待的。有黑夜才有白天,岁月变迁,惜缘惜时;有痛苦才有欢乐,痛苦造就敏感和细腻,欢乐让人广大和温柔。在欢乐中不要失去觉醒的心,在痛苦中不要失去对光明的向往。

佛教的因果观,是对宇宙人生真相的如实把握。如是因,如是果,其中还必须有“如是缘”。付出一定会有收获,但不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会有收获,因为还必须有“缘”的成就。果报的形成,不仅是一时“因”的创造,更需要“缘”的长期增上。

大乘佛教的宗旨,就是希望一切众生发起成佛的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要赋予生命一个圆成正觉的终极目标、价值和意义;启发行者从“追寻生命终极意义”的方面自我提升。菩提心要通过慈悲心、六度万行等实践,找到自我认同感,才能启发行者从“实现真我”、“圆成佛性”的方面自我提升。

佛教的智慧不是知识,而是心与世界的意义创造。智慧本身也是一种理性,具有终极关怀的理性。佛教的信仰是理性与情感的融合,即“信智合一”;理性是信仰的前提,信仰成全了真正的理性。在修学过程中,因为理性的反思作用,修学者认识到自身的限制性,于是通过理性的反思则可超越限制性而到达无限性。

皈依三宝


皈依是为了表达我们对诸佛菩萨贤圣僧的恭敬,也是体现我们对佛菩萨的报恩之心。每一位佛弟子,不仅要“知恩”,更要懂得“报恩”。因为有佛陀出世,我们才能了知人生蕴涵的巨大意义,才能认识真理、摆脱痛苦。这种大恩大德,我们倾尽所有也报答不尽。或许有人会说,既然报答不尽,且佛菩萨并不需要,那我们又何必多此一举?须知,皈依是积集福德解脱资粮的前提。倘能以至诚恳切之心皈依三宝,在报答四恩的同时,更在成就自身的修行。


佛教认为,世间有三种福田:一是恩田,即有恩于我们的人,如父母、亲友等,应怀着感恩心报答。二是敬田,即我们恭敬的对象,如诸佛菩萨、善知识及师长等,父母给了我们色身,养育我们成长,而善知识与师长则为我们指明了人生道路,使我们找到了心灵归宿。三是悲田,即需要我们帮助的对象,如穷苦的乞丐、病人等,他们缺吃少穿,贫困无依,甚至生活无法自理,作为学佛者,我们应本着慈悲心积极帮助他们。

佛教把培福叫种田,就像农民在春天播种,到了秋天,才能有收获。福报的来源在于培植福田,广种恩田、敬田、悲田,通过布施、供养才会有福报。皈依三宝,从表面上看,虽然只讲到皈依现前三宝,但是从内容来看,其实已包含了皈依十方圣贤。


佛法僧三宝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是僧,不是佛,也不是法。因为僧能够引导大众了脱生死、解脱轮回,是佛弟子能够解脱的关键因素,所以,僧是三宝的核心!我们要断除烦恼,了脱生死,不能离开三宝去盲修瞎炼,只有依三宝修行,才能解脱。因此,三宝在佛教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能够皈依三宝,依教奉行,这才是佛陀的好弟子。

对话佛法
佛教是正信的教育,法师说,教育不是灌输,而要通过交流对话,相互学习,答疑解惑,使真理和觉悟的种子根植心中。下午的课堂,演海法师与你们做了面对面真诚的交流,这样的机会和福报太难得!


法师,皈依以后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皈依更多的是让我们的心有归属感,让自己获得佛弟子的身份。人没有信仰,心就没有归属,无所畏惧。皈依是学佛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皈依的对象是三宝,在哪里皈依要靠缘分。

执着痛苦的东西,才会痛苦?如何转变这个想法。

观念很重要,转变需要时间的历练,不是一下子达到。我们活着要有好的心态,人需要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有方向感。

在学校里,睡醒的时候,心里很迷茫,不知道今天做什么?有时候安静地看书时,没有办法静下来看三行字,有办法解决呢?

我们早晨清醒的时候,心理有一个缓冲期,这个时候,需要一个抓手。寺院的早课,是让我们心不再茫然,从混沌的心恢复到清醒的过程。早晨起床不知道做什么,可以试着读读《心经》。

野生动物属于畜生道,那植物不是动物,可以超越六道轮回吗?

植物不属于有情生命,属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情生命有六道轮回。

佛教里咒语是什么意思?

咒语是秘密的,一般不去翻译,不去解释,只管去念。

怎样增长自己的智慧?

多来法华寺,多跟师父学习,智慧与日剧增。也可以加入法华寺公众号,通过闻思修的学习,智慧自然得到增长。

两个小时面对面的学习和交流,法师以平和质朴的语言,游刃有余的智慧,为你们解答了对人生对佛法的疑惑。有信仰真好,就像一盏风筝,有了信仰的绳,生命就不会四处飘零。学佛是幸运的,通过学佛,增加了免疫力和抗体,提高了抵抗果报的能力。

你们是最有福报的,在炎热的盛夏,能够聆听到清凉的法音,能够跟善知识近距离分享交流。在法华寺,你们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坚实的力量,让心有所依,心有所靠,人生从此没有迷茫。今天以后,你们学会思维,学会践行,生命将发挥最大的价值。
语言魅力


法华寺,不像一个刻板的寺庙,实际上,她更像一个充满了爱和善的磁场,人与人之间只有奉献和关爱,只有感恩和珍惜。


佛法交流后,著名主持人、泰州朗诵协会副主席余峰老师走到你们身边,和你们交流分享语言的魅力。余峰老师说,你们的语言基础非常好,在学校都是佼佼者。你们能够来到法华寺慈心社参加义工,说明你们的思想境界非常高,家庭教育非常优良。希望通过语言的交流,你们能从心里引起对语言表达艺术的热爱。

怎样表达语言?如何达到最高境界?余峰老师让你们从自我介绍开始,勇于表达自己的心声。语言的魅力,来源于美好的心灵。人的品质非常重要,优良品质的养成,源于家庭的环境,自己的积累。品质确定下来,可以体现在人生的方方面面。


你们逐个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实的心声。余峰老师说,在做自我介绍时,一定要有自信心,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自己的形象透过语言树立起来。语言的表达,首先要敢于说话,大声说话,走出自信的第一步,走出对语言的障碍,将我们最成功的一面展现在别人面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武器,也是重要的沟通桥梁。通过语言,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看着你们在余峰老师的引导下,变得越来越自信,勇于大胆的表达自己,欣慰之情油然而生。

为了使你们对语言习惯的养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余峰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你们聊了在语言工作中经历的几个过程。正是有了这个过程,他自己的声音得到了锤炼。有了语言的经历,才能得到完美的人生。余峰老师在法华寺第二届夏令营时,给孩子们讲了《演讲改变命运,语言创造人生》的讲座。语言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在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以及遭遇一些无法想象的突发事件时,如果我们的语言有相当的推动力,结局一定能有很大的改观。

余峰老师说,希望你们注重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注重语言的内涵,夏令营的两位语言专家,祁智老师和薛悠璐老师,是语言方面的专家,也是夏令营语言课的两张王牌。

余峰老师风趣地说,自己来到法华寺,发现进步最大的语言天才,不是夏令营的营员,也不是义工,而是法华寺的住持——照空法师。五年来,照空法师从害怕拿话筒,到成为具有语言感染力的演讲家,让每个人看到了在寺院发展的洪流中,法华寺展现的新的形象。五星级宗教场所、五星级档案室的创建,照空法师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展示法华寺的发展过程;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照空法师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为国家和社会献计献策;十方信众纷至沓来,照空法师也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跟大家广结善缘,介绍法华寺的特殊魅力。余峰老师说,这才是语言的最高境界。不一定需要标准的普通话,但通过自己的语言感染力,可以跟任何人进行互动。

余峰老师希望你们把自己的写作,试着朗读给父母,由此挖掘新的内涵。写作其实不难,只要转换成十个故事,任何时候都能把这个技巧嫁接出去。你们把写作写好了,把文字朗读好了,自己就是一本自己的书。

最后,余峰老师给大家播放了两段朗诵。优美的画面在语言中晕开,充满魅力的语言像汩汩的流水,随着舒缓的音乐流淌出来。诗的意境,在艺术家的语言魅力中,使你们的人格得到熏陶和升华。
语言最终的表现力,通过朗诵来诠释。朗诵也是传道。我们的手指指向月亮,是为了让人看到月亮,手指不重要,至于是不是手指就更不重要了,所以在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的今天,你们要有多种方式去引领。朗诵者必然是一个善良的人、内心情感丰富的人、对生活富有情趣的人、热爱生命的人,关怀生命的人。“大艺之美在于真,大艺之真在于善,大艺至善则至美,真善真美为大艺。”

在社会上,很多的自闭、抑郁、狂躁症人群,就是因为内心的郁结,不善于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最后使心结越来越重,形成病态的思维。你们是当代大学生,未来需要跟各种人群互动表达,如果今天的一堂课,让你们通过语言的魅力,得到正面健康的人生心理,把法华寺的点点滴滴,通过自己的文字,一起来朗诵,一起来回味,使朗诵和语言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盏明灯。

七月的法华,洒满了你们青春的记忆。让我们一起用迎接太阳的双手,推开光明与希望之门,以理想为经,以行动为纬,去点亮挂在心头的那束理想之光,用挚爱的情怀去高歌一首青春之歌。


    关注 法华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