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三资粮之信|明空法师净土系列讲座(二)

 





在继2017年1月7日明空法师开启《佛说阿弥陀经之五重玄义》讲座后,今天的法华寺藏经...





导  语
在继2017年1月7日明空法师开启《佛说阿弥陀经之五重玄义》讲座后,今天的法华寺藏经楼法堂座无虚席,参加讲座的学员们法喜充满,大家用无比的恭敬心,专心聆听法师的精彩开示。

法师说,学习佛法,要反复不停地熏习,只有坚持闻思修,佛法的奥藏才能入心。上期讲座,讲了阿弥陀经的五重玄义。所谓五重,就是从五个方面讲经的方法。第一是“释名”,就是对经题进行解释;第二是“辩体”,体就是诸法的真实性,是本体,本不可说,要靠真实的心去契入。真实就是实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很多的经典,表达的即是诸法的真实。比如:《楞严经》以如来藏为体,《华严经》以一真法界为体,《解深密经》以阿赖耶识为体。不同的经典都是成佛的方法,虽然说法不一样,只是根据众生的根机,用不同的方法引导众生契入一真法界,经典虽不一样,内涵是一样的。就像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虽然不一样,但内在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观音菩萨有三十二应化身,相虽不一样,内涵都是一样的菩提心。我们念佛,就要用真实的心去念,以此种下往生极乐世界清净无漏的因。世间法的书,如果与贪嗔痴相应,那它的体就不是清净之体,就不与真实相应。同样是经典,经典本身与真实相应,但如果我们带着邪心去看经典,经典照样成为外道的典籍。如果我们的心与道相应,在度化众生时,一样可以借助儒家、道家等典籍。与真实相应了,就能以心印心;契入真实了,就能与佛感应道交。

第三是“明宗”,宗就是宗门、宗派。《佛说阿弥陀经》属于净土宗。体是理,宗是行,体是宗所依之本,宗是显体之宗。宗,就是在这部经书里,所说的修行的最重要的部分。禅宗常说,行住坐卧都是修行,行门广大无量,应择其重点而修习。阿弥陀经的宗就是信愿行,信愿行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三资粮。念佛要深信切愿,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信愿行很重要,信到一定程度,愿行也在其中了。愿发得大,当下具足了信,念佛容易入三昧。因此,念佛首先要生信,信是美好的理想。在《阿弥陀经》中,描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美妙,这是依报庄严;还有往生者无量光、无量寿的正报庄严,那里有非常多的一生补处菩萨,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个福报与我们娑婆世界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修行外在的环境很重要,亲近善知识很重要。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不在于依报庄严,最重要的是善知识,可以让我们时时升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种下善种子的因缘。因此,佛告诉舍利弗,当劝众生发起念佛的大愿,显示持名的行,从一日到七日,克期取证,证得一心不乱,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今天的讲座,明空法师重点讲了净土三资粮中的信。净土宗的祖师蕅益大师,讲了六信,就是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这里,明空法师给大家一一进行了讲解。
1
信自

       1、自心本具,极乐世界。

弥陀在哪里呢?佛陀成佛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着,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我们要相信自己在本质上跟佛没有差别,我们的自性跟佛是没有两样的,只要真的信心坚固,方法正确,在这一生当中必定能够成就。

人人本具佛性,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在现前的一念清净心中。念佛不是外求,而要反观自心。自己的心是极乐清净的境界,看出去的世界就是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我们总是认为人是高贵的,于是不惜代价地破坏大自然,只是因为我们看不清世界的本来面貌,我们的自私狭隘,让我们看不清自己的内心和虚空本是一体的。唯有把二元的世界抛弃,体会以后再去念佛,才能体会自心是极乐世界这个道理。

 2、是心作佛,是心即佛。

佛是什么?怎样成佛?佛是我们的心成就的。我们说,佛是证得圆满道德的人,这个道德不在外,不与财富、名利挂钩,而是与慈悲智慧挂钩,入众生的心想中。我们读经,就是入佛的心性,与佛心无二。我们要和谐,就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入对方的心性。我们念佛,与法身相应,即能与佛无二无别。《六祖坛经》中说: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佛性不生不灭,不假外求。我们的心有了杂染,有了私心,就有了隔阂,有了障碍,人与人之间就失去了和谐。清净法含摄十方,慈悲心含摄十方,这个道理,我们中国的圣贤早已明白。知道佛法的殊胜,我们就明白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能含摄十方众生了。一滴水容易被蒸发掉,当我们跟众生融为一体的时候,那个力量就大了。净土法门也是大乘法门,因此,念佛也要发大乘菩提心,使我们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能成为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

   3、佛与众生,心性平等。

       《彻悟禅师语录》里有一段话:弥陀之所以为弥陀者,深证其唯心自性也。然此弥陀极乐,非自性弥陀,唯心极乐乎?但此心性,乃生佛平等共有,不偏属佛,亦不偏属众生;若以心属弥陀,则众生乃弥陀心中之众生;若以心属众生,则弥陀乃众生心中之弥陀。以弥陀心中之众生,念众生心中之弥陀,岂众生心中之弥陀,不应弥陀心中之众生耶?但佛悟此心,如醒时人;众生迷此心,如梦中人。

这段话揭示出大乘佛法的一个基本原理:心佛众生等无差别。心就是我们现前的一念心性,这个体性跟阿弥陀佛、跟十方诸佛是同体的,这是从性体上说。但从修证的角度来看,我们跟佛却有很大的差异。佛也是凡夫修成的,他在没有成佛之前,没有成菩萨之前也跟我们一样。但是他发大菩提心之后,就精进勇猛,自利利他,断种种烦恼,成为福德智慧圆满具足的佛陀了。而我们呢,还在三界六道里迷惑颠倒。佛虽然已悟,但是他的佛性没有增加一点。我虽然还在迷惑颠倒,但佛性并没有减少一分,我们的如来藏性、佛性还是完整具足的、无欠无余的。我们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还是颠倒妄想,那和诸佛相比,就如同醒来的人和作梦的人的差别,虽然有高贵的佛性,却不能发生妙用。

 4、本觉始觉,不即不离。

本觉,本者性义,觉者智慧义,就是指“心性”本身具有无限佛的智慧。人都有成佛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本觉。本觉是人人皆有的佛性,但这个佛性没有醒来时,摩尼宝珠被尘垢污染,不发光。始觉,是指通过后天的修炼,启发先天“本觉”而形成的佛性觉悟。还有自觉,是指自己对自己具足佛性,能够修证成佛的体认。“究竟觉”,是指始觉达到圆满的阶段,与“本觉”完全契合的状态,也是成佛的标志。

我们一旦觉悟了,明白修行要从自心下功夫,那就不即不离,慢慢走上了究竟觉,就是成佛。因此,修行要从难处修,吃得苦中苦的人,才能比别人更有成就。如果遇到困难就退缩,永远成不了才。学佛,大可以大到民族命运,小可以小到家庭教育,我们教育子女,不要让他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就不能成为有用之才。

5、心作心是,呼应同时。

佛由心生,心随佛现;心外无境,全佛是心;境外无心,全他即自。感应道交,呼应同时;十万亿程,去此不远,心作心是,阿弥陀佛。我们的心念生生不息,如果上善若水,可以滋润万物。如果没有感情,成了一块有棱有角的冰,别人就没办法接近。有的人念佛不相应,就是心念达不到,没有发起真正的菩提心。

我们要相信,虽然现在迷失颠倒,但只要一念回光返照,专持佛号,决定能生自心本具的极乐世界,对此不再存有疑虑,这就叫信自。
2
信他

 1、谛信佛语,真实教诲。

真实的佛法是不二的,因和果也是不二的,我们的思维要跳出二元对立,空性见和慈悲心就是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谛就是真诚,我们要相信阿弥陀佛发的愿不是空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每一愿都成为真实。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是紫磨金身,和阿弥陀佛一样的相好庄严,都有神通方便。我们要相信十方诸佛广长舌相绝不虚言,极乐世界的殊胜连菩萨都不明白,唯有诸佛与诸佛才究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极乐世界。我们要相信佛说的一切都是真实语。我们现在所有的努力,都为了临终的那一念,所以,从现在就要认真念佛,储备往生的资粮。

死亡是无上的妙法,可以让我们从中觉醒,觉悟。我们学习佛法以后,对死亡的恐惧就改观了。因为死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在漫长的轮回中,死如搬家一样,这个身体坏了,再换一个身体,问题就是看你往哪里搬。我们学净土、学佛的人,要往哪里搬呢?我们别的地方都不去,要搬就搬去极乐世界,除了极乐世界,哪里都不去。

生命在呼吸间,念佛就是上了最大的保险,这个法门显示出无限的大慈大悲。要相信,我们自己实实在在是一个业障深重的凡夫,有诸多不如意;而且在六道轮回中,得到了人身,非常的不容易,也非常的侥幸。三途八难,种种痛苦,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决定痛苦的;相信自己生命是无常的,天灾人祸、不如意的、横死的,还有各种突发性的疾病,随时随境都可能有无常迅速的到来,所以我们要寻求解脱痛苦的方法。如果能够好好地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我们就决定能够带业往生净土。信愿的力量,包括念佛的力量能够敌得过业力,赢过业力了,那我们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如果敌不过业力,临终的时候,就全靠同参道友在边上助念,提醒我们提起正念,才有可能往生。

    2、难信之法,亲自劝勉。

在《阿弥陀经》中,佛对舍利弗说:像我现在称赞许多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一样,那些诸佛也都称赞我不可思议的功德,说这样的言语:释迦牟尼佛能够做这样很难、很少有的事情,能够在这个娑婆世界这个具有五种秽浊的恶世界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之中,证得无上的佛道,并且为了救度众生,宣说世界上的一切众生所难以相信的法门。 佛又对舍利弗说:你应当知道,我在这样五种秽浊充满的世界上,修行得以成就无上佛道,并为了世界上的一切众生,宣说这个难信的信愿念佛之净土法门,实在是极难的。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因此佛陀亲自殷勤劝勉,只要我们信愿行具足,就能带业往生。

 3、念佛即是,善根福德。

《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念佛的时候,本身就具足了善根福德因缘。我们念佛时,发起了勇猛精进的心,发起了忍辱的心,发起了慈悲心,念佛的当下,就是在修行。念佛时,心要恳切,要像婴儿求乳汁、乞丐求饮食那样的一心恳求,这才能做到,因源的心(恳切持名)与果海的佛(悲愿救度),契合彻通,感应道交,这个因缘,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

 4、唯有弥陀,名号接引。

大凡诸佛应身接物,有四种利益,第一,以形体利益众生,比如示现庄严色相。第二,以佛光利益众生,诸如放光。第三,以音声利益众生,诸如讲经说法。第四,以神通利益众生,诸如示现种种神通。唯有阿弥陀佛,在这四种利益方式之外,更加上以名号接引众生。以名号饶益众生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时所发的大愿之一。上述四种利益众生的方式,摄护面较狭,唯有以名号饶益众生的方式摄护面广大。既然阿弥陀佛以名号接引众生,所以,众生能够耳闻阿弥陀佛并口诵阿弥陀佛。不但一称佛号,阿弥陀佛的万德即刻一齐彰现,而且佛的无边圣德,延揽渗入众生的八识心田,永远作为佛种,除灭罪障,悟证佛道。其功效不可以用思维去计度,不可以以语言来议论。

 5、诸佛菩萨,引众往生。

《净土传》说: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在这个娑婆世界呼引众生上大愿船,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众生如果愿意前往,没有一个不能到达西方净土的。倘若信心坚固,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犯有罪恶,也都能够蒙佛力加持,得以往生。如此看来,这其实是佛菩萨悯念众生长劫沉沦生死苦海,没有办法出离,所以才以已成就弘大誓愿之威力,招呼苦难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去。恰如撑船人招诱苦难中的行人登船,并运送到幸福彼岸去。就怕人不信此事,则无法上西方大愿之船。若对此有充足信心、切愿往生,虽然有罪业,也都能得以往生。

诸佛菩萨接引众生往生,大家都来帮忙,普贤行愿品最终导归极乐,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归极乐,天台宗智者大师劝人念佛往生,禅宗的永明延寿大师作了四料简: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现世为人师,来世做佛祖。

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念佛人心净则土净,即见自性弥陀,这净土与禅是不二的,但现在的人却必限于念佛为净,参禅为禅。

 6、果上起修,无上方便

凡夫念佛,即是从佛的果觉上起始修行。譬如从开荒、除草、选种、播种、选苗、除病虫害、收割、脱粒、磨粉然后蒸成了馒头,这就是譬喻佛在无量劫中,勤修六度万行,处处为众生舍身流血等等,无量功德圆满。成就了万德洪名,这是四十八愿的结晶,也都是佛的果实。我们持名念佛就譬如吃馒头。馒头已蒸好,留给我们去做的只是吃,佛号已成实,我们享受现成,我们只须念,直接享受佛的果实。所以只要我们至心信乐,愿生其国,乃至十念,皆得往生。可见信愿持名之法,真实是第一方便、无上了义,和最极圆顿了。
3
信因

     1、信愿持名,得生净土。

信因的含义是:深信散乱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犹为最终成就佛道的金刚种子。何况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哪有不往生西方净土的道理呢?这就叫作信因。2、此间念佛,西方生莲。

人在这个世间念佛,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便生出莲花一朵。这个道理,譬如大明镜,凡是有物到来便显现影像。大明镜何尝有心呢?只是由于镜子明亮,自然可以现物而已。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中,清净明洁,自然照见十方世界,犹如在大明镜中睹见其面像。所以,在这世界念佛,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自然生出莲花一朵。这是不容置疑的。

精进修行的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菩萨众前来接引;而十方世界有无量无数的众生精进修行,佛菩萨怎么能够尽知他们的命终之期而前往接引呢?譬如天上有一轮太阳,普照无量无数的境界,世间的无数众生皆同时得其和煦温暖,岂不是自然如此吗?何况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大威神力,远远超过世间人可以理解的日月普照呢?”

      3、深信因果,菩萨感应。

佛教的基本原则,就是深信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时还须深信佛菩萨的灵感!善恶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的灵感道理,虽然很容易懂;可是能彻底相信的却不多。这所谓的信,不是口头说说的信,是要内心切切实实去信的呀!这很容易明白的道理,若要切切实实地去信,却不容易啊!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深信善恶因果报应和诸佛菩萨灵感的道理,才有做佛教徒的资格。一个人若能这样十分决定地信著,对佛有敬畏感,就不敢做坏事,他的品行道德,自然会一天比一天地高起来。如果不敬畏传统,不敬畏神明,就会狂妄自大,习气难改。

4、诚信之人,更不怀疑。

当你深信以后,念佛就不要再间断了。一信之后,更不怀疑。具备信心这一点,是进入学佛修道之门的关键。过去王仲回问杨无为说:“念佛如何才能做到不间断而往生呢?” 杨无为答道:“一旦确信之后,更不再有丝毫怀疑。” 王仲回欣然而去。不久,杨无为梦见王仲回致谢说:“因承蒙您的指示,得到大利益,我如今已往生净土了。”后来,杨无为碰到王仲回的儿子,问起王仲回往生的状况。得知于王仲回往生的日子,恰好是杨无为梦到王仲回前来道谢那天。信的深刻含义太不可思议了!

念佛修行,有两种人可以得大利益,一种人是八地菩萨的根机,很有智慧,见地很高。还有一种人是老实念佛的人,虽然根机愚钝,但一心念佛,也可以得大利益。
4
信果

     1、净土庄严,念佛三昧。

往生到净土的人,都能得到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总摄一切三昧,因此,十方庄严含摄西方净土。好比百川入海,不管是长江,还是黄河,最终都归入大海。深信西方净土之中,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这些都是依念佛三昧而得以成就的。犹如种瓜必得瓜,种豆必得豆;又如同影子必然紧随人身体,回响一定是响应声音。依因感果,果不离因。深切念佛之因,必得往生净土之果,决定功不唐捐。这样决定相信,就叫做“信果”。

2、一经往生,决定成佛。

所有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都能圆证三不退转(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都能具足金色三十二相,都能一生决定成佛。希望到何方佛刹作佛,便能到何方佛刹作佛,没有不能如愿以偿的。至于何时成佛,则取决于往生者修行的精进程度。因为都能不退转的长期用功修行,当然一定最终成就佛果。绝对不会违失一切往生者成佛的本愿。由于这些不可思议的真实利益,所以十方无边世界的无数诸佛,都共同称赞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

3、念佛灭障,超生净土。

有诸多菩萨,自己亲口诽谤大般若,堕落在恶道中,经历无量劫。虽然修持其他法门,不能除灭往昔的罪业。后来遇到善知识,劝以持念阿弥陀佛名号,才得以除灭往昔的业障,超生西方净土。

       4、唯心净因,唯心净果。

梅檀是一种生长在世间的树木,遇到火烧则成灰烬,被人雕刻则成佛像。梅檀成灰成像岂不是随心而造作的吗?梅檀木既已雕成佛像,信众早晚礼拜瞻仰,佛像便早晚映现在信众的心目中,心外无佛像,这岂不是心即是佛像吗?倘若知道所雕刻的佛像,的确心作心是,那么就可以明了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也的确心作心是。倘若知道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心作心是,那么就可以明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的确心作心是。倘若知道一切诸佛心作心是,那么就可以明了一切净土也的确心作心是。以唯心的净因,培育唯心的净果,于本无来去中而显现往生,往生即是本来无生。真能明了秉持这往生西方的甚深义,却还存这种样那种的怀疑(因为怀疑生到了西方的边地疑城)这是决定不可能的事情。若真体解到这个往生的要决,却还说净土法门不至圆至顿,这也是不可能的。

      5、若求人天,未来堕落。

如果没有真切的正信,虽则念佛、持斋、放生、修福,都只算是世间的善人。来世富贵享福。而在享福时,必定造业;既造恶业,必堕落恶道、受恶报。用正眼看来,没有真信而念佛修善的人,与那些阐提与旃陀罗所受的果报相比,只是在时间上稍缓一步而已。所以,我们念佛种下的因,要与净土相应,如果只是求的人天福报,未来还要堕落到三恶道。

6、上智下愚,劝导甚易。

以净土法门劝大智慧的人,教化引导很容易,因为这类人宿福深厚,根器不凡。以净土法门劝愚夫愚妇,教化引导也很容易;因为这类人胸无成见,犹如甘露可以融和,白纸可以绘彩。惟独以净土法门教化我们这些读书人,却非常不容易。因为读书人先有一些肤浅套语牢结在胸中。所以,虽有至妙之道而不想闻,虽有良言却不想听。

     7、横该八教,竖彻五时。

当知持名一法,只要信愿执持一句佛号,一教便会,何等容易!一心持去,即得往生,何等直捷!横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顿超生死,一生同居,圆证三不退,何等的至顿至圆!为什么有这等功效呢?由于念念即是佛,不必另外作观想,不必更加参究。一念当下圆明,具足无量法门,无有盈余,也无欠缺。上上根的众生不能超越其范围,下下根的众生也能生到极乐世界。念佛者所感应的佛,有应化身、受用身的不同;所生到的净土,有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的差异。而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往有超胜自己本来品位的圣众前来接引,不按品位接引者很多,也不是一概而论的。
净土法门圆满具足,可说是横而包括八教(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竖而贯彻五时,所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彻底的大悲心,不待弟子启问而主动宣说,并深叹念佛法门是难信的法门。
5
信事

1、实有极乐,十万亿外。

深信正是由于众生现前一念心性,本自与佛无别,本自不可穷尽,所以,依此心体显现出的十方世界也不可穷尽。在离开这个世界十万亿佛土之外,确有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最极清净庄严,这绝不同于庄子虚构的寓言,这就叫作信事。

有的人念佛,不相信有真实极乐世界的存在,就偏空。西方极乐世界在十万亿佛国之外,是由于我们心内有十恶八邪的业障,因此距离遥远,如果我们当下回归自性,极乐就在眼前。

    2、三品往生,随念深浅。

因不一样,果就不一样,按照念佛的功力不一样,最后往生极乐的果也不一样。能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的人,即是下品下生;能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念散乱渐少的人,即是下品中生;能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不散乱的人,即是下品上生;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的人,即是中三品生。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自然先断尽见惑、思惑和尘沙惑,又能伏住、乃至断除无明惑的人,即是上三品生。所以,信愿持佛名号,能有九品成就之不同,的确真实不虚。

    3、证不退转,五殊胜缘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有五种因缘能使往生者得不退转位。是哪五种因缘呢?第一,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摄持,所以能得不退转。第二,阿弥陀佛的光明常照,所以,往生者的菩提心恒常增进不退。第三,西方极乐世界中,水鸟、树林、风声、乐响,都在宣说苦空。往生者听到这些法音,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能得不退转。第四,西方极乐世界中都是菩萨圣众作为良友,没有邪恶的境缘,外无神鬼魔邪,内无贪嗔痴三毒等(现行),烦恼毕竟不会生起;所以,往生者能得不退转。第五,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其寿命与佛菩萨一样无量无数。所以,往生者能得不退转。在这个秽恶世界,日月短促;在西方净土,经无量劫,也不会生起烦恼,长时修道,怎能不得无生法忍呢?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不应怀疑。

     4、莫执己见,如井底蛙。

我们自己处在这秽浊的娑婆世界,便不相信有清净的西方极乐世界;由于生长于母体胞胎,便不知道(也不相信)西方极乐世界有莲花化生;由于在这个世界寿命不过百年,便不知(也不相信)西方极乐世界有河沙般无量无数的寿命;由于在此世界,必经操劳经营,方得衣食,便不知(也不相信)西方极乐世界中,衣食随念而至;由于这个世界快乐常杂于忧恼,便不知(也不相信)西方极乐世界只是纯一的快乐。既然这样,那么同理,释迦牟尼佛所宣示的西方净土,不可以由于我们现前肉眼所不见而不相信呀!

5、往生净土,非小因缘。

所有的事业,都没有往生净土的事业大,这一生,如果从娑婆世界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因缘可不小。如今的人不肯念阿弥陀佛,只是轻视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往生西方净土乃是大德大福、大智大慧、大圣大贤者所修的道业。转娑婆秽土成极乐净土,不同于一般的小因缘。我们看看这城里一日一夜死亡多少人,不要说他们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便生到天界,千百人中尚无一个。一些自以为在修行的人,也只是不失人身而已。所以,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宣示这个念佛法门。功德超过乾坤,恩情胜于父母,我们就是粉身碎骨,也不足报答佛恩。

6、虽遇明师,不改念佛。

念佛要坚持,守得住,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人念着念着,就要去求灌顶,求神通,要钻木取火,精进不懈。假若正当修净业念佛的时候,达摩大师忽然出现在面前说:“你只要舍弃念佛,我即授你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这时应当向达摩祖师顶礼并回答:“我已经信受释迦牟尼佛的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改,不敢自违本誓。”纵然释迦牟尼佛忽然现身说:“我先前所说的念佛法门,只是一时方便之说,你姑且放置念佛,我即为你宣说更殊胜的法门。”这时也应向佛稽首陈言:“我先前禀受世尊的净土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移,不敢自违本愿。”虽佛祖现身,尚且不改变自己所信奉的念佛法门,更何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能足以动摇迷惑?能够这样地相信,才能算得上信心深切了。
6
信理

      1、西方净土,不离此心。

信理就是深信十万亿外的佛土,其实未能超出我现今的一念心性之外。因为我现前的一念心性本来无外、广大周遍。 并且还要深信,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与正报阿弥陀佛、与菩萨声闻圣众,都是我现前一念心性中所显现的影像。尽虚空遍法界的事相就是自己的心性,万法的妄相本来就是真性,全部的修德就是理具的性德,所有的他人及环境即是自己。由于我的心性遍一切法界,佛的心性也遍一切法界,一切众生的心性也同样遍满一切法界。譬如一室内点有千灯,灯灯之光都互相遍满,重重交相摄入,而并不相互妨碍,这叫做信理。

     2、无有远近,无有内外。

十万亿佛土,虽然相隔很远,但并没有超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心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虚空尚且在心中,十万亿佛土又何尝不在心性中呢?又仰仗自心的佛力,接引往生自心的净土,当即往生,又会有什么困难呢? 如同镜中映照几十层的山水楼阁,层层景物清晰地显现,一照一切顿然都现,镜中所现并无远近先后的区别。从这个世界向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叫极乐,也如镜子一照俱现那样;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也如镜子一照俱现那样;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到,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也是如同镜子一照即现的这个道理。应当知道,此经字字句句,都是佛地彻证海印三昧之所流出,也是佛地大圆镜智之所显现。

   3、念佛三昧,诸佛所游。

佛说:假若有众生念佛,当知这念佛人,即与文殊师利菩萨平等,没有二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念佛三昧,是一切佛世尊游心之所,是首楞严等诸大三昧出生之处。由此可知,欲入诸佛法,方便有多门,假若以一个法门具足众多法门而言,则没有能超过念佛法门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贤圣都从念佛而生,一切智慧皆从念佛而有。

4、水清月映,心净佛现。

阿弥陀佛的光明,犹如大圆月,遍照十方世界。水澄清静止,圆月便全体显现,这时圆月并非突然到来、趋赴水中;水污浊而波动,则水中圆月便不能显露其光亮,这时圆月也不是舍弃水域而突然离去。水有清浊动静,月却没有取舍去来。

5、念佛即是,一心三观。

末法时期的众生,根机浅薄,欲修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观),要做到称理、同佛的修行,以如来的福慧二德来庄严自身,是极为困难的。倘若修行念佛法门,则比较容易成就。正当念佛时,当下就是一心三观。能念佛的心空寂,即是空观;所念的佛历历分明,即是假观。非空非假,即是中道观。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则一心三观自然现前,此时己所念如同佛所言,佛所言如同己所念,这就是行如来行。
正念佛时,常怀惭愧之心,又不被外面的境界所动摇,这就是大慈悲行;正念佛时,念念与佛相应,看空一切,不为尘世所羁束牵累,这就是行如来座;一句阿弥陀佛,无量光寿,光即是智德庄严,寿即是福德庄严。光寿平等不二,即是妙庄严。一句阿弥陀佛,即是行如来行,即是庄严如来;一句阿弥陀佛,如同摩尼宝珠,面面皆圆;一句阿弥陀佛,如同甘露水,滴滴皆甜。

结  语

《华严经》中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具体就净土法门来说,蕅益大师开示说“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满其所愿而证所信。”所以,信为净修第一关。而且,对此六信的全面了知,也正是净土行人建立圆信、深信、正信之根本基础。
此六信,其实本自圆融。因为六信建立于自他、因果、事理一切不二之“法界一心”之上;依此来看,净土境界,实则正是华严境界。对我们普通念佛人而言,若能初步了解此甚深妙理,则为已播下甚深般若之种;进而,若能踏实念佛,实则已是圆教中人。
这些道理,也使我们清楚的了知:一切法门,同归方寸。一切行者,同证净土。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明了这些道理,我们也就能死心塌地,一生把定净土法门,直趋西方,而不至于在法门之间东挑西选,犹豫不决。
也许我们并不能全面理解六信。若是这样,也不要紧,我们只要我们能从信他、信事入手,切实起修,念念西方,步步极乐,则决定会一生取办往生大事。因为六信其实圆融建立于一心。若真入一信,则已入六信。也正因此理,昌臻法师教导我们,信心的建立,可以从“佛无妄语”入手,这实则正是教导我们从“信他”而契入念佛信心。

回向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欢迎关注法华寺官方网站:http://www.fahuasi.org;

欢迎关注照空法师微信号:zhihuiXing5203;

江苏如皋法华寺帐号10704701040003396;

开户行:如皋农行开发区支行;

“法华寺微信官方平台”致力于公益慈善、文化交流、佛学传播;

感恩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让我们共同接力传递智慧和爱的正能量。


    关注 法华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