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发育异常,应想到的6大类常见畸形【影像学院J083】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子宫常见检查方法:

超声 :最常用,方便,初筛首选方法 。

在子宫畸形(双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弓形子宫)的鉴别上同MRI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同时显示不孕患者的输卵管的形态、判断阻塞位置。因有辐射,已少用。

MRI:  安全无创,且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可以多参数多方向成像,可以观察到子宫的形态轮廓、宫底,宫腔内情况,研究表明,MR对子宫畸形判断率高达100%,可以替代宫腔镜。超声不能诊断的病变,MRI是最佳的选择。

宫腔镜:可以观察宫腔内的情况。

腹腔镜:可以观察宫腔外的情况。

子宫正常解剖及MR影像表现: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T2WI高信号。

结合带:肌肌层(致密平滑肌纤维),T2WI低信号。

肌层:疏松平滑肌,T2WI中等信号



卵巢:由生殖嵴发育而成。

生殖管道:Mullerian管形成输卵管、子宫体、宫颈、阴道 上段

尿生殖窦:形成阴道下段及外生殖器。

Mullierian管发育异常(MDA):发育成输卵管、子宫、宫颈、阴道上段



6W时,女性Wolffian管消退,Mullerian管发育为输卵管、子宫体、宫颈及阴道上2/3段。10-13W时双侧Mullerian管融合,纵隔下部吸收,13-20W时剩余纵隔吸收。

分类:



I:苗勒氏管不发育或发育不良

I-A:阴道不发育或发育不良(子宫正常/1种或多种畸形)

I-B:宫颈不发育或发育不良

I-C:宫底不发育或发育不良

I-D:输卵管不发育或发育不良

I-E:复合苗勒氏管不发育或发育不良

II:单角子宫

II-A:具有宫内膜腔的残角,与单角子宫相通。

II-B:具有宫内膜腔的残角,与单角子宫不相通。

II-C:残角无宫内膜腔

II-D:无残角

III:双子宫

IV:双角子宫

IV-A:完全双角子宫,分隔延伸至宫颈内口或外口

IV-B:部分双角子宫,分隔局限于宫底

V:纵隔子宫

V-A:  完全纵隔子宫,“纵隔”延伸到宫颈内口

V-B:部分纵隔子宫,“纵隔”未达宫颈内口

VI:鞍状子宫

VII:乙烯雌酚相关性子宫畸形

VII-A:“T"型子宫

VII-B:”T“型子宫伴宫角扩张

VII-C:子宫发育不全

常见6类子宫畸形

I:子宫未发育或发育不全:无子宫或残留小的子宫,缺乏正常带状解剖。





尿道与直肠间无间隔,无子宫、阴道。双侧卵巢结构正常。

II:单角子宫:



子宫单角,呈香焦形。伴或不伴残角,残角体积小,可存在内膜腔,可同外界相通。

1、有宫内膜腔的残角,与单角子宫相通。

2、有宫内膜腔的残角,不与单角子宫相通。

3、残角内无内膜腔。

4、无残角。





上图:单角子宫(II-B残角,有内膜腔,不相通):右侧残角宫腔内积血,为短T1长T2异常信号。左侧单角子宫,见带状结构,呈香蕉样。



上图:II-D无残角:右侧单角子宫,左侧无残角

III:双子宫



双子宫:子宫和宫颈完全不融合,两宫角完全分离,宫颈两个,阴道75%

伴分隔。



上图:双子宫:双侧子宫及宫颈完全分离





双子宫:双侧子宫完全分离,右侧阴道积血(阴道斜隔),宫腔积血,呈长T2信号。

右侧先天性肾缺如。

IV:双角子宫



左图:完全双角子宫,分隔延伸至宫颈内口或外口。

右图:部分双角子宫,分隔局限于宫底。

子宫上部不融合,下部及宫颈融合。宫底凹陷>1cm,双侧宫角分离。宫颈有或无分隔,25%伴有纵隔。



双角子宫:不完全型,宫底凹陷,上部子宫不融合,子宫纵隔未达宫颈内口水平。





双角子宫:完全型

V:纵隔子宫



左图:完全纵隔子宫,纵隔延伸至宫颈内口。

中图:部分纵隔子宫,纵隔未达宫颈内口。

纵隔子宫:宫底轮廓凸出、平坦、轻度凹陷1cm。

弓形子宫:宫底轮廓凸出、平坦、轻度凹陷


    关注 新乡医学影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