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孩子需要的不是陪伴,而是......

 

育儿路上,真的有太多命题、有太多可能、有太多不一样。...

刚到游乐园,我就听到小孩子的哭声,顺声看过去是妈妈在教育儿子,妈妈说着,孩子哭着。

“这有什么值得哭的,你自己玩,不行吗?”

“我想跟她玩吗,她不肯。”

“她不肯你就再找别的小朋友玩啊。”

“我不喜欢,妈妈你陪我玩吧。”

“不行,妈妈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再说到了游乐园就是自己玩或者找小朋友玩。”

“妈妈,你陪我玩吧......”

儿子不肯动,妈妈替他擦干了眼泪就把他带进了园区内,自己又退回到外面边看手机边观察孩子。

看到这一幕,我觉得很熟悉,因为曾经我和哥哥也有过这样类似的话。

我希望哥哥能独立玩耍,更希望他有自己的童年玩伴,而且趁着他玩的这个时间我也能放松自己,都很有必要。

可是哥哥一直会缠着我,因此,在这件事情上我有过烦恼,也和他生过气。
有一次,他在游乐园和别的小朋友发生争吵。

两人都想着玩同一个玩具,谁也不让谁,哥哥提议“一人玩一次”,结果对方小朋友一巴掌呼了过来。

我在两人争吵时就已经站到了哥哥身边,可是这一巴掌扇得太猝不及防。

哥哥大哭,特别委屈。即使对方家长连声道歉,他还是大哭不止。

我抱着他走到角落里,等他哭完,其实当时也是我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

他在我怀里哭了很久,渐渐停下来后,我跟他说我听到他们两个争玩具,也听到他“一人玩一次”的提议,我觉得他这个方法很好,还没等我说完,他抬头:“那为什么他还要打我?”

“他可能是太想玩了,所以用了这个方法,这个方法肯定不对。你说呢?”

“妈妈,如果你当时在我身边陪我就好了,他就不会打我了。”

哥哥这样说着,跟我就贴得更紧了。

我在那个时候突然就明白,他需要的不全是陪伴,而是因为陪伴给予他的安全感。

是的,这个世界才刚刚在他们面前铺呈开来,什么都是新鲜,什么都是陌生啊,他们也会害怕啊。

而我们大人,却把他们独自留在这个世界面前,考虑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为锻炼他们的独立性、为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但是,是否我们心急了一些?又或者,是我们的方法不对?
所谓安全感,在很多育儿书上是这样介绍的:安全感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一种心理,是来自一方的表现所带给另一方的感觉,是一种可以让人依靠并相信的感觉。

安全感之于孩子,无论是对其人格形成,还是未来发展都有明显而持久的作用。

有了安全感,孩子便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恐惧和焦虑,并勇于探索新鲜事物,且能相对快速地适应新环境,也易于和旁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孩子良好的安全感呢?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一份积极而细致的照顾。

这种程度的不同,便会造就孩子不一样的安全感。
我在李雪老师的书中读到这么一段话:

在“以婴儿为中心”的母婴关系 里,婴儿自主的微笑,激荡起母亲的喜悦,母亲也发自内心地对婴儿微笑;婴儿在夜半啼哭,母亲哪怕是在另一个房间也会同时醒来,冲过去抚慰婴儿。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的关注与回应......婴儿的“全能自恋”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后,心智自然向前发展,逐渐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开,不仅仅关注自己,也开始关注别人。爱向内灌注满了,自然会流向外界......”

我想起我在还没有生下孩子的时候,就看到也听到有过来人给我经验:孩子要是哭了,别着急去抱,不然就养成一哭就抱的习惯,到时有得累啊。

从专业上来讲,这是属于“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的范畴。其实,后来我也这样照着做了几次,但是我自己都受不了,我不能忍受小小的孩子在啼哭时我蹲在一旁看时间,别说五分钟,就是一分钟我都坚持不了。

我放弃了过来人给出的经验,仅凭自己的本心、如小马过河一般养育着我的孩子,客观说他不是拥有足够安全感的小孩,他也有与那些安全感缺失的小孩相同的表现,但是随着时光前行流淌,他渐渐的模样让我有了更多期望。

育儿路上,真的有太多命题、有太多可能、有太多不一样,但是孩子,当我感知到你的需要时,我一定会及时给予、耐心地陪伴在你身边,用爱在你心中筑起一方天地,让你远离孤独和焦虑,让你无视恐惧和不安,让你幸福自在的前行。
育儿|情感  |  食物  |  绘画

一个有趣、有料、有力量的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关注 Mrs柠檬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