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音乐史料的宋词文字及其解读方法

 

林萃青教授讲座综述“宋代音乐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

点击上方“音乐艺术”可订阅哦!


时    间:2016年4月27日 10:30-11:30

地    点:上海音乐学院新教学楼中415

课程导师:洛  秦教授

特邀主讲:林萃青教授

主 持 人:杨成秀博士

演讲记录与整理:张晓东

图像提供:李  昂

录    像:杨  雷



2016年4月27日上午10时,应上海音乐学院洛秦教授之邀,美国密歇根大学林萃青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作为音乐史料的宋词文字及其解读方法》的精彩学术演讲。该活动以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为平台,由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和《音乐艺术》编辑部主办,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宋代音乐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系列课堂讲座活动之一,是林教授所担任四场讲座中的第二场。
本场讲座由上海音乐学院杨成秀博士主持,她对林萃青教授的再次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就林教授专著《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的严谨写作风格略作介绍,由此引入此次讲座的独特学术意义,简要阐述其个人对林教授本次讲座主旨的理解。
在中国浩瀚的音乐历史演变过程中,传世了众多的相关音乐史料。这些史料是解开历史谜团的一个个密码,破译其内容,就可以让我们较为明朗地了解我国古代的各种音乐形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再现历史音响。而在中国的史料当中,宋词作品是我们研究宋代音乐不可忽视的重要史料之一。传世宋词作品中有大量关于音乐作品、演出、乐器、人物及其他各种相关的资料信息。如何把这些文学性、想象性比较强的文字资料整理成为解读与描述宋代音乐文化及历史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是发展宋代音乐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场讲座将以实例来分析说明,以此探讨解读宋词中历史资料的有效门径。林先生就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小标题为整理者所加)。
一、中国历史文献分类述要及解读方法
林教授从简单的日常文化学习入讲。他指出,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诗词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在接受必要的教育时都要接触的一种体裁。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学习和背诵一些诗词。但是,这些文学作品如何作为音乐史学的资料使用,每一位学者和研究者的角度均是不同的。林教授指出:对于古代音乐史的研究,除去重要的古代乐谱可以直接反映音乐形态,同时,音乐形态背后的场景、人文等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参照对象。进而,他分析了目前学界关注度较高的史料体系。学界在研究古代音乐历史的文字史料时,多数比较重视正史部分,也就是官撰书。其次才会参照到笔记、小说乃至诗词。这就使得一些被称为“野史”的历史史料在相对条件下不被关注或是关注度不高。这也正是他这次讲座的重点内容——宋乐正史、野史资料及其解读。讲座中,林教授列举出《宋史》《宋会要》《齐东野语》《夷坚记》等史料进行简要分析,然后转入宋乐诗词文学资料的解读。

对文学体裁的解读并作为有效史料使用,有其相对程度的困难。这是因为文学作品不像是乐志、乐书那样以记事写实为主。其往往包含作者想象性、夸大性的艺术描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故事性和虚构性。因此,对于性质不同的宋代文学资料要分别对其进行研究。林教授以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为例,指出诗中所透露出的历史时代背景和歌舞演出地点及作者所生活年代等有效信息的提取。同类型的亦有“张孝祥南宋祭祀歌曲”的描写:“在国之东,有坛崇程,节以和乐,式降式登……”将其与《中兴礼书》的雅乐乐谱相对照可以看出其演奏形式的相关对应。林教授进而对相关理论进行回顾与发展。他提出,在搜集范围上一定要广阔,并从史料的含金量上分清其高低,要认定什么是要认真研读的,什么是随便翻阅参考的。切莫要一味推崇某种史料而使得另一部分史料被边缘化进而“失声”。对于整理及解读角度与方法,他认为要有一个推论的弧度(hermeneutics),要从客观逐渐进入实证,有理论依据的描述到个人或社团的文化记忆及主观推想。
二、宋代诗词的有效信息个案分析与使用方法
宋代诗词所保存的音乐历史资料包含作品、表现、演奏法等方面。其中,记录的曲目很可能是当事人可听到的旋律、节奏、音乐风格;而具体的演奏法和表现手法可通过历史学家的解释并“重构”音乐;亦包含历史文化民俗和事件人物细节等方面。因为,宋代诗词有其不同的社会功能,面对记事抒情和娱乐的场景不同类别的风格要做出合理判断。另外,通过大量的阅读,要提炼和总结宋代诗词的语汇、序文创作背景以及相关学术注释等。

林教授以姜白石的《扬州慢》为例,提炼出“戍角悲吟、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等相关词汇,进行具体分析。其内容可具化为乐器的使用、演奏音响的情绪及风格、演奏者的心境等。而这一连串的有效信息再结合正史的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与事件,即可如拼图一样拼凑出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历史信息。

同样的个案分析还有林教授对张孝祥《菩萨蛮》的分析。其原文为:“琢成红玉纤纤指。十三弦上调新水。一弄入云声。月明天更青。匆匆莺语啭。待寓昭君怨。寄语莫重弹。有人愁倚栏。”林先生由这篇词提炼出“十三弦上调新水、一弄入云声、莺语啭、弹”等有效信息。通过对这些词汇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在作者生活的时代,筝的弦数可以由其他资料印证为十三弦,可见作者是十分懂音乐的;而“调新水”则需要更多的分析为“调新曲”还是其他;“入云声”则是古代对演奏技艺高超的常规表达;“莺语啭”则从侧面反映出作品的音响倾向等等。通过对其人生平的研究和其词的解读,可以看出,张孝祥的主要音乐生活集中在宫廷雅乐、饮宴歌舞、交友酬唱、个人悲歌等几个方面。

由此,林教授提出几个解读原则和策略。对于音乐历史文化民俗传记,要明朗其是记录事件的本末史实还是记忆的描述;对于作者亲历经验,要判断其是客观的报告文学还是文艺创作的描述;对于作者听闻的抄录,要进行分析解读、合理推断。并将上述材料与同时代其他的史料进行对比。同时要区分个别性的音乐史料和广泛性的史料。将时间、空间、人物、对话等有效讯息结合分析,掌握写作的场景与参与人所在的场境。

林教授在上述基础上最后提出自己的实践。他称之为“音乐商榷(Musiking)”,即个别人士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社会条件下有目的操作音乐,从而与对手对话,争取希望得到的成果,并构建出音乐商榷场景(Musikscape),即参与人士有目的的、有选择的,通过共同理解接受的语汇,商榷对话时所构建的音乐文化理念化实现(conceptual reality: soundscape)。他指出音乐商榷的参与人(musiker agent)是自愿、直接、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的主动和被动人士,提出进行时间和空间的解构和重组,用过去的历史典故或声音来构建当事时代的音响情绪。
林教授的发言结束后,在场师生积极地参与提问和讨论。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赵维平教授发言,进一步阐明了东西方文化意识的不同,指出无论是乐谱还是历史文献,在记录方法和习惯上均有较大的不同,因此不能在统一历史语境下混淆研究方法,应该根据历史习惯的不同,尊重历史发展规律。
民乐系的孙文妍教授则对于宋代乐谱的相关问题请教了林先生,并提出对唐乐、宋乐、明清乐及发展至今的江南丝竹等乐谱和演奏法的自身见解。

在讲座的最后,课程导师洛秦教授对林萃青教授的讲座进行回应,他强调林老师的讲座涉及到的是音乐史观的问题,在面对历史研究的学科语境下,中西古今音乐都是有目的的,从学术的角度进行研究时,不能仅仅面对旋律,更多的要思考和探索音乐的目的性,进而找到其发展场境和音乐商榷的条件及实践方法,并进一步指出从历史碎片中构建古代音乐的必要。



音乐艺术

微信号:Journal_of_SHC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官方微店

可直接购买《音乐艺术》


    关注 音乐艺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