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陈嘉庚校主,厦门大学出版社全体员工赴集美学村扫墓

 

慎终追远,缅怀先贤 ——厦门大学出版社赴集美为陈嘉庚校主

又是一年春草绿,一年一度清明来。自古以来就有清明...

慎终追远,缅怀先贤
——厦门大学出版社赴集美为陈嘉庚校主扫墓


又是一年春草绿,一年一度清明来。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时节洒水洗尘、扫墓踏青的习俗,杜甫亦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清明将至,3月30日下午,在郑文礼社长的带领下,厦门大学出版社组织全体在厦员工赴集美为陈嘉庚校主扫墓,参观陈嘉庚纪念馆和集美学村。

集美学村



本次踏青扫墓活动,我们荣幸地邀请到《陈嘉庚精神读本》《集美学村百年校史》(我社出版)的作者、集美大学航海学院书记林斯丰老师,引领我们参观集美学村,了解厦大校史,共同追忆陈嘉庚先生艰苦创业、倾资兴学、爱国爱乡、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伟大历程。

林斯丰书记亲自导游





跟随林斯丰老师的脚步,我们来到了集美学村,沿着嘉庚路欣赏以航海学院温、良、恭、俭、让楼群和华文学院南侨群楼为代表的嘉庚建筑群。林斯丰老师重点介绍了即温楼和校董住宅,即温楼1921年作为厦大的临时校舍,是厦门大学的发祥地;校董楼则是陈校主在1950年代住了8年之久的地方,应该也算是“陈嘉庚故居”了。林老师还带领我社员工参观科学馆、军乐亭(介眉亭)、尚忠楼群,并向我们介绍陈嘉庚的兴学功绩。

即温楼——厦大发祥地(图片取自网络)



走到军乐亭前时,林斯丰老师深情地讲述了校主陈嘉庚的一个小故事:军乐亭原名“介眉亭”,由集美学校校长叶渊发起,为恭祝陈嘉庚五十大寿,校内师生及校友拟捐资共建。陈嘉庚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立即发电报给叶渊“请取消建介眉亭,捐款发回”,并写长信向叶渊解释其中缘由——不是“矫情不受”,而是尚非其时。国难当头,教育事业尚未见成效,此时怎能给自己邀功祝寿? 但因介眉亭已经筹建,便保留亭子,改名“军乐亭”,供集美学校学生军乐队练习军乐,而之前筹集的捐款也一一发还,由陈嘉庚独立出资。听着林斯丰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出版社全体员工对陈嘉庚先生“立志一生所获财利,慨办教育,为社会服务,虽屡经困难,未尝一日忘怀”的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嘉庚先生倾其所能致力于办学育人的卓越功勋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介眉亭 / 军乐亭



紧接着,我社员工来到了陈嘉庚纪念馆。在陈嘉庚纪念馆里,讲解员精彩、生动地介绍了陈嘉庚先生的生平、创业史、爱国事迹和嘉庚精神的深刻内涵。我社员工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进一步领会了“忠、公、诚、毅、闯”嘉庚精神的深刻内涵。

陈嘉庚纪念馆





最后,出版社一行在社长的带领下前往鳌园祭扫。社长郑文礼、总编宋文艳代表全社员工向陈嘉庚先生陵墓敬献花束。全社员工怀着敬仰和感恩的心情,向陈嘉庚先生陵墓深深三鞠躬,并缓缓绕行陵墓一周,对先贤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悼念。祭扫完毕,一行人迎着清爽的海风缓步走出鳌园。

鳌园祭扫





清明节既是一个现在与过去、今人与古人、生者与逝者、人类与自然多重沟通交流的日子,也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日子,更是中国人追思悼远、进行精神洗礼的日子。《史记》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清明祭扫,缅怀校主的同时更是缅怀嘉庚精神,在一代代的缅怀追思中,嘉庚精神如长风,横绝空谷;如松柏,岁岁长青。

(撰文:应山红 / 摄影:郑文礼、宋文艳、蒋卓群等)

远茜同学还拍了一支精彩的VUE短片,记录了更多的镜头,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观看


    关注 厦门大学出版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