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269分北大学姐:做到这三点,搞定地理并不难!

 

高一时我是一个“纯种”理科生。有多纯?就是上政史地课程时,我还在不停“刷”生物竞赛题。好在文科状况也不是特别...





来源 | 《教育测量与评价·高考专刊》

编辑 |  阿糖

达人档案
肖至俏:2017年毕业于长沙市第一中学,高考文综269分,现就读于北京大学文科试验班


高一时我是一个“纯种”理科生。有多纯?就是上政史地课程时,我还在不停“刷”生物竞赛题。好在文科状况也不是特别惨,政治历史稍微背一背,“混”个八九十分不成问题(当然这只是针对高一时的基础题),相对而言,地理这个学科就比较弱了。老师说,高一的自然地理主要靠理解,所以,仅仅靠背行不通,那时我的地理成绩单科排名最好时在年级300多名,最差时落后到了600多名。

在高二文理分科时,我选择了学文,因为物理成绩太差了。可学文也没有带给我多大安慰,每次月考都靠着我高一攒下来的语数英基础勉强拉分,文综考试总是全面“崩盘”,地理更是惨不忍睹。当时地理的状态是:最基本的东加西减不会,最简单的等高线地图不会,等压面地转偏向力、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等系列知识点只是一知半解,所以考试时,我总做不对题,甚至看不懂题。

但在2017年高考场上,我实现了逆袭,地理考了90多分,政治、历史也表现不错,文综的高分助我顺利考上北大。下面跟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地理小“学渣”的逆袭心得吧:
01


厚着脸皮问,追着老师跑

这一点在我的高二时期,具体表现为近似于“骚扰”般向老师提问。有时候问题太简单,如“为什么海拔越高气压会越低”之类的常识性问题,常常把老师问得欲言又止,看我的眼神也是忧心忡忡。其实我也知道自己的问题很“弱智”,但我更清楚自己基础不好,必须得补。所以,每次去找老师的时候,我都是抱着 “必须搞懂弄透”的心态,本班老师不在就问隔壁班的,到最后,年纪地理组的老师基本被我问了个遍。心里觉得特别感激的是,不管是问什么问题,老师们都很乐意解答。

在高二疯狂地为基础知识打完补丁后,高三艰苦地“刷题”就开始啦!“刷”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比起习题册上看似面面俱到的题,老师的“私人订制”更有针对性!因为跟老师沟通较多,老师比我更“懂”我,每次考试一“崩盘”,我拿着卷子走进老师办公室,自己还没开口呢,老师就“巴拉巴拉”直击要害地指出了我的不足。知道坑在哪里,才能清楚土往哪儿填。正是因为坚持厚着脸皮问,后来我高三的做题效率才显著提高。
02


神经大条地做题,有手感地做题

我地理考试总是“出岔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做题时总如福尔摩斯查案般,对材料中出题者可能都不会在意的小细节过度敏感,然后被这些细节把解题思路带偏。其实,规范的地理考题中的材料一般有着较为明显的问答指向,过度抠材料里意义不大的词汇,反而会消解材料原本的指向性,像选择题和问答题,很多时候答案就暗藏在材料里。好在我后来学着做一个“神经大条”的人,尊重材料、放心摘抄,反而收到了比“深层分析”更好的效果。

关于手感,其实也就是“熟能生巧”啦。这个技巧比较适用于选择题。快高考那会儿,我每天限时做一到两套地理选择题,对也好,错也罢,总之就是锲而不舍地做。通过不断练笔,我做选择题的准确率慢慢攀升。

03
做一个“不求甚解”的人

我一度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所谓“非常”,就是每做一本习题册、参考书,我都会认认真真把题目上的知识点仔仔细细抠一遍。但凡有一个字苦思冥想后还是不明白,我就会去“骚扰”老师。按理说,这种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是值得学习的,然而“亲测”后发现,在快节奏、大容量的高考复习中,这种学习方式容易导致低效率。

所以,我试着成为一个“不求甚解”的人,做题时主动模糊一些细节知识,比如不再看到中国地图就联想到有色金属的主要产区,也不再看到世界地图就去回忆国家首都的经纬度。再比如,考前复习基础知识的时候,我开始对那些陈年考点放手,而把注意力放在一些重点和热点上。毕竟,地理深究下去是无穷无尽的。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那些不具普适性的经验就不做无意义的赘述啦。我始终坚信:“努力总会有回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地理的高分会送给每一个愿为它付出青春的朋友。
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呗
小编会快乐到飞起来呢~

版权声明:

本文系本微信团队原创(小编/阿糖)。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湖南考试招生(ID:hnkszswx),否则将视为侵权。
欢 迎 赐 稿
“湖南考试招生”微信公众号(微信ID:hnkszswx)是由湖南省教育考试院主管、《教育测量与评价·高考专刊》编辑部精心打造的全新高考公益服务平台。

我们期待这些方面的稿件:
 
学科达人的独门秘笈

☀复习备考的思路点拨

☀备战高考的心态调适

☀学科专业的通俗解读

☀高考“黑马”的逆袭故事

☀考前冲刺的成败得失

☀家有考生的酸甜苦辣

☀行走大学的见闻感悟

稿件要求:

以3000字内为宜,要求针对性、可读性强。一经采用,即付稿酬,优秀稿件还将选登在《教育测量与评价·高考专刊》。投稿邮箱为:hnkszs@126.com。

微信号:
hnkszswx


长按左侧二维码,识别关注


    关注 湖南考试招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