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话养生

 





今日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这意味着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习惯上人们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同时农作物开始旺盛生长的重要节气。



节气习俗:斗蛋游戏

立夏日,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再在冷水里浸数分钟,套上丝网袋,挂在孩子颈上。孩子们三五成群,开始玩斗蛋游戏,蛋尾击蛋尾,蛋头斗蛋头。一个个斗过去,谁破谁输,最后蛋头胜者为第一,这个蛋就叫“大王”;蛋尾胜的算第二,这个蛋称“小王”或“二王”。谚言说:“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天常见的疾病,主要症状是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儿尤其容易疰夏。

立夏日的中饭一般是糯米饭,饭中掺杂有豌豆。桌上一定会有全笋、煮鸡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乡俗笋成对,蛋吃双,豌豆不论。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的形状像心一样,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立夏后就逐渐进入炎炎夏天,为了不让身体消耗亏损,立夏应该进补。吃双笋,寓意人的双腿能同春笋一样健壮有力。带壳豌豆形状如同眼睛,以吃豌豆来祈祷眼睛就像新鲜豌豆一样清澈。

夏季烦躁和“心”有关 

头痛、烦躁、失眠、坐立不安……很多人一到夏天就感觉浑身不适,想要调整,却更加萎靡不振、郁郁寡欢。这跟心脏的承受度有关。

在中医的整体观念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大自然季节消长变化和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心对应“夏”,夏季心阳最旺,这也提示,人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变化,特别注意心脏的保养。

现代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影响。这时不仅是情绪波动起伏,机体免疫功能也相对偏低,起居饮食不慎,则会导致各种疾病,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血压升高等情况就更多了。所以,在立夏的时候要做好自我调节。

炎热汗多,营养消耗大

夏季炎热,汗出增多,水分丢失比较快,脾胃消化功能也比较弱。天气炎热又影响着人的食欲,除注意饮食清洁、相对清淡外,同时还要注重补充营养物质。

一般认为,生活在相对湿度为45%~65%的环境里,人的体感最为舒适,也是最健康的,但多风少雨的立夏时节一般比较干燥,室内湿度较低。如果早上起床后自觉嗓子发干、鼻子也干,这就提示我们该给室内空气加湿了。

晚睡早起加午休

立夏以后,天亮得比较早,人们也起得早,晚上又相对晚睡,这就会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人们要注意增加午休。下午1点到3点期间气温最高,容易出汗,而饭后消化道血供多了,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少了,所以人们在中午总是昏昏欲睡。

对没有条件不能午睡的朋友来说,午间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几十分钟。午睡时间也不宜过长,过长会让人醒后没有精神,影响下午工作效率。午睡不要贪凉,一定不能在风口处睡觉。

谨防夏季病

注意预防菌痢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和苍蝇的繁殖活动有关,还跟夏季气候有关。控制菌痢,重在早发现、早治疗;其次要搞好卫生,加强水源管理和饮食管理,消灭苍蝇,不吃不洁瓜果,不吃生冷蔬菜。

易发口疮和红眼病

孟夏气候干燥,容易上火,所以在这一时节口疮患者会突然增多。其诱因主要是天气干燥,同时人体自身的焦虑、紧张情绪,以及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不足都会引发口疮。

此外,流行红眼病也要注意预防。此病受感染后24小时内发病,双目剧痛,流泪畏光,自觉有异物感。一旦发生,首要控制传染,同时注意及时治疗。

饮食宜清淡

从立夏之后,阳气逐渐上升,天气开始升温。如果还多吃油腻,或者容易上火食物,就会导致身体内外皆热,出现口腔溃疡、便秘、痤疮等病症。

这里的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重在“养心”。可以多吃一些豆制品、鸡肉、瘦肉,多喝牛奶,平时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粮。总之,立夏要养心,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为接下来安度酷暑做准备。

养生菜单:多吃芝麻、豆类、小米、玉米、鱼、海参、红薯、核桃、香蕉、苹果、山楂、洋葱、土豆、苦瓜、芹菜、冬瓜、芦笋、南瓜等;少吃鱼子、虾、肥肉、动物内脏、鸡蛋黄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菜、咸鱼等。

多进稀食有利补养

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食疗方推荐

桂圆粥

用料:大米和桂圆干(也可是鲜桂圆)。

功效:养心安神、益气养血。
芪精大枣汤

用料:黄芪15克,黄精10克,大枣6个,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益气养心



冬瓜鲤鱼汤

用料:冬瓜1000克,鲤鱼1条,煨汤。

功效:清热解暑,化痰利尿。






    关注 上海中医药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