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e时代】“小白”成行家,当红科普小生谈自己的成长路

 



本文作者张征

笔者从事医学科普写作至今已经四年多了,期间发表了百来篇文章、主编了一部医学书籍,其中的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作者是文章第一受益者
回想当初,是因为看到网络上泛滥的虚假医学信息,有的流传甚广甚至掩盖了真相,一时激愤,想要发出医生自己的声音,用专业对抗谣言,做个“网络医学垃圾的清道夫”,这才有了接下来经年累月的科普写作。

从一开始的新鲜与热情,到后来逐渐成为任务和负担,甚至还耽误了不少职业道路上的“正事儿”。在科普写作这条路上,虽然中间无数次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我最终还是坚持着一直走下去。

支撑自己这么做的动力,不在于“科普作者”这个光环,更不在于些许稿酬的微利,而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实实在在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每篇文章的撰写,都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不要小看科普,把一个医学问题讲清楚,必须大量查阅文献、深入学习指南,只有在本人透彻理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去“翻译”枯燥乏味的学术内容。

这样的过程经历了一遍又一遍,至少在某些领域内,“小白”渐渐成为行家,文字驾驭能力也得到提升。于是,作者成为文章第一个受益者,很可能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清空“内存”  换位思考


科普文章最重要的特质是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掌握好平衡是个技术活。对于长期接受系统医学教育培养和严谨医学思维训练的医生来说,短时间内可能难以适应从写学术论文到写医学科普的转换。

一开始撰写科普文章时,常常贪多求全,喜欢像教科书那样罗列知识,生怕囊括不周,有负平生所学。在遣词造句上有时也忽视读者观感,文章佶屈聱牙、不忍卒读,甚至只关注疾病,而不关心生病的人。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写作前首先清空自身“内存”, 主动切换角色,尝试从患者角度审视医学问题、重新理解疾病。

写科普固然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娴熟的写作技巧,但这远远不够。作者还要善于选择大众感兴趣的话题,挑选令人眼前一亮的标题,使用另辟蹊径的表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融入自己大量心血和时间的科普文章,在海量网络信息中脱颖而出,送达到更多受众的眼前。

医生长期切身接触患者,最能了解患者的求知需求和认识误区,因此在文章选题上很有优势。我的《糖尿病患者能吃水果吗》《痛风为何易在夜间发作》《甲亢患者如何科学食疗》《豆浆能丰胸吗》等文章,由于贴近临床、紧接地气,直击并解答了患者的困惑,也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反之,如果选择患者并不是特别在意的话题,就很难达到较高的阅读量。比如我曾以科幻小说《三体》为背景,写了篇介绍血糖预测技术的科普故事,结果却是“费力不讨好”,反响平平。究其原因,正如我在文章里的自嘲:“既了解《三体》,又对血糖预测感兴趣,还能耐得住性子听你说教的,能有几个人?”
耐得住性子下得起功夫


当然,作为本职工作仍然是医生的写作者,我们也不能把注意力过多放在文章阅读数、转发量、粉丝增长量等这些冷冰冰的数字上。不忘初心,记得自己为什么要写作,并且朝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能耐得住性子、下得起功夫,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医生平时要面对来自临床、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的压力,已经非常繁忙。但无论是工作量考评、职称晋升,还是薪资分配,科普文章都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加分。因此,医学科普写作并没有受到全行业的广泛重视。

但是,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所能服务患者的数量非常有限,而一篇广泛传播的优质医学科普文章,有可能惠及成千上万人,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更是难以估量,有时远超过伏案写作的付出,甚至也远大于医生辛苦的临床工作。

因此,努力在工作间隙挤一挤时间的海绵,我认为这非常值得。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有时甚至还要做出取舍,主动放弃一些虽然也很“重要”,但并不契合自身价值观的现实目标。

作为新时代的医生,我们的工作岗位不再局限在病房、门急诊、手术间,更应当扩展到书桌上、屏幕前。撰写医学科普文章,也是医生本职工作的延伸,必将和坐诊、查房、手术等一样,成为医生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

(文/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精准医学中心)






从博客、论坛,到微信、微博,活跃着不少医生自媒体,而青年医生作为其中的“生力军”更是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从医学科普到个人感悟,从技术探讨到观点争鸣,用文字、图片、漫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医生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服务公众读者,也团结更多同行。医学论坛青年版开设“青年e时代”系列,邀请青年医生们,谈谈“触网”背后的酸甜苦辣。

如果你也有想说的,不吐不快,快快与小编联系吧!hazel_707@126.com 或 yongjizhu@126.com
编辑制作:王建影


    关注 健康报医生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