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的魂儿

 

老乡们,您知道什么是社旗的魂儿吗?...



上面蓝字“特稿哥李万卿”加关注,即可阅读所有文章。  

社旗有个魂儿!

你可以透过雕花的窗棂窥视到魂儿的影子,可以在长满瓦松的飞檐上看到魂儿的姿彩,也可以在青苔如锈的石板路上与魂儿相逢......

这魂儿在山陕会馆栖息,这魂儿在七十二条古街古巷中游走,这魂儿在春秋楼遗址上相伴关公夜读春秋......

这个魂儿,就是赊店古镇。

二十多年前我离开社旗老家时,社旗的魂儿就悄悄地附在了我的心上,走南闯北,浮浮沉沉,浪迹文字江湖,赊店古镇的分量在我心中越来越重,古镇诚信文化像关公的脸,映红了人生的坦诚。

“天下店,数赊店”,赊店古镇初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清康乾年间达到鼎盛,古镇的水旱码头,流淌着十三省巨商大贾的真金白银,谓之 “天下第一店 ”,是明清时期全国闻名的商埠重镇、万里茶路中转站,商业的热闹繁华不输平遥,堪比朱仙镇,直追汉口。

“一座赊店镇,半部商业史”。山陕会馆是古镇最大的建筑,是当时商家住宿、议事的地方,也是精神栖息的家园。那里供奉着关羽,晋地商家远道而来,会此经商,心灵无着,自然会想得到自己家乡的神关老爷的庇护,而那时的关羽,早已是天下人的神了,他老人家是商家心目中最大信条的化身,就是信义。

我每次站在山陕会馆中央,似乎都能听到古时秦腔晋音,看到穿了长袍马褂或胖或瘦或长或少的商家在院子里来,拜天,拜地,拜关公。放眼望去,天空下的大拜殿和春秋楼金壁辉煌。这里是为信义安排的一个家,石碑上,依然可以看到石刻:食蔬食鱼不食言,赊酒赊旗不赊义。

山陕会馆庇户了一代又一代的商家,也守住了古镇的魂儿。

我一直认为,赊店古镇的魂儿,是可以触摸的。它是一个群落、一组建筑、一片街区,是古道、古树、古碑、古庙、古井……抑或是这座古镇个性因素的聚合,是历史与现代、色彩与形状的展现。

这些年来,我去过一些地方,也读了几本书,置身赊店古镇时,我霎时明白,假如没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没有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不知巴黎是否“浪漫依然”。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沈从文的《边城》,湖南凤凰一定是只藏在深闺里的“土鸡”。若没有谢晋的《芙蓉镇》,湘西小镇“王村”则不知何年何月才会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这就是古镇的魅力,文化的魅力。

我在想,赊店古镇的魂儿也早就依附在文化上了吧?

社旗作家群和离开故土的社旗人,他们的笔下时常跳跃着古镇的影子。周同宾们的家乡味道,魏殿松们翰墨芬芳,李庚辰们的词彩华章,都依附着赊店古镇的灵魂。

与山陕会馆相邻的是一条条古色古香的街道,广盛镖局依然镖旗猎猎,二百年前,那可是享誉华中地区的“江湖老大”;蔚盛长票号创建于清道光六年,也算是中原第一家私立银行吧;还有厘金局,国内仅存的清代最完整的税务衙署;福建会馆是万里茶道中转站的标志......

漫步古街老巷,如徜徉于时光深处的河流,街上满是过去和未来的符号,古屋,照壁,牌坊,石碑,霓虹,广告,还有网吧。有没有一条网线可以探到时光的深处呢?能不能摄一段那时风光和街景呢?如果能,我便可以看到,古河道古码头如何千帆竟放,便可以知道那宏伟的会馆是怎样宾客盈门、高朋满座。

赊店古镇不仅承载着一代代在这里生活者的记忆,更是构建古镇独特人文风格的“基因”。如今,那建筑依然是明清的风格,屋瓦野草丛生,墙壁灰暗斑驳,雕梁画栋讲述着古代商家的奢华。

我喜欢三百年历史的民居,外壁斑驳而干净,木地板咯吱有声,壁炉还烧着和祖先一样的炭火。历史仍活在今天的生活里,文脉未断,温暖如昨。漫步在小街上,有时光交错的感觉,恍惚间仿佛自己是几百年前的旅者,风尘仆仆,晓行夜宿的来到这里,取水,问路,住店后,便等待传奇故事的发生。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古老了五千年的中国,对新的迷恋真是于今为甚。拆旧建新,除旧布新,成了席卷华夏的城建狂潮。像社旗的老旧建筑都似乎不受推土机的待见,让人顿生广陵之叹。这,应该感谢社旗的决策者吧。

赊店古镇的确保留了社旗的文化基因,让周同宾、宋长宽、魏丛枫、徐东、孙喜增、杨银鹏们为代表的社旗作家群的文字,一直散发着氤氲气息,社旗娃儿还可以在老街古巷的角落里寻找到童年的秘密。

走出社旗的家乡人,常有这样的感叹,现代都市不停复制着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盒子式空间,不仅泯灭了山水田园的灵动,也离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亲近感越来越远。我常常想逃离喧嚣噪杂的都市,去锦里,去周庄,去平遥,去同里,去西塘,去乌镇,去婺源。有的优雅,宛如玉立的风韵女子,需细细品味;有的内敛,从不显山露水,却丝毫不妨碍人们对它的热爱之情;有的会颠覆你最初的想象,给你最意外的惊喜;还有的则让你怀旧、予你激情、给你讲述最传奇最魔幻的故事。但是,我依然对赊店古镇情有独钟。作为社旗人,骨子中的风韵和气量不是一朝一夕便更改的,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是社旗的魂儿,成就着社旗人智慧、大气、内敛、包容、义气和诚信。

今天,赊店古镇从历史中走来,乡村留住了青山绿水,古镇的留住了老建筑,这是社旗人的人文基因。

设若,我们也有一部赊店古镇的《巴黎圣母院》、或一部《边城》、或一部《芙蓉镇》,社旗人的心灵就会有了真正的栖息地。

老乡们,您知道什么是社旗的魂儿了吧?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赶快转发给你的朋友圈吧。

往期部分原创文章链接:

大学宿舍叫“青楼”,有辱斯文!


咱大河南有个“俏吧县”


江湖不远,就在成都(重磅阅读)


“我只做鸭”让你想歪了,哎,有点污!


过河拆桥的人,会在下一条河里淹死


社旗男人酒风正,枚好量大不怕醉


笑死人,牛郎织女微信聊天(南阳方言版)


老娘土


南阳男人(重磅悦读)


逮不住奸臣不煞戏


败家子


残局


土得掉渣是乡音


性感男人(重磅悦读)


人生自古谁不累?


请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加“关注”,可查看往日讲述:
—————————


李万卿,笔名李理,南阳人,现居郑州,新闻工作者,策划人,专栏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500万字作品问世。转载公号文章请加我微信LWQ666369。不拒绝商业写作与策划。


    关注 特稿哥李万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