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语言学专业的人玩「谁是卧底」……丨语言学午餐

 

多人游戏“谁是卧底”的语言学攻略...



作为(语言学专业毕业的)苦逼上班族,有一天下午茶时间,一位同事组织我们玩“谁是卧底”。

谁是卧底的起源是“捉鬼”游戏,后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将其改进,称为“谁是卧底”
基础版本的“谁是卧底”游戏
围观了一局后,我似乎有点明白我这个进阶版本的“谁是卧底”的游戏规则:

1. 参加游戏的人依次抽牌,每个人记住自己牌上的词语,共分平民、卧底和白板(就是牌上没有词)三种角色;

2. 平民人数最多,卧底和白板各一位,平民和卧底所抽到的词语意思相近,白板抽到的牌为空白,每位参与者都要依次用一句话描述自己手中的词语,卧底不可描述平民的词语;

3. 每轮结束后,集体投票决定谁是“卧底”,票数最高者出局,如果出局者是“卧底”,则游戏结束,平民胜。
带着这种理解开始加入游戏,结果第一轮就被同事给指死了,我才进入状态。
这时我才意识到“卧底”是我。我抽到的词是“状元”,平民抽到的词是“冠军”,我说了句“通常是古代人”,当场暴露。

在接下来的围观里,我越想越觉得,这个游戏的核心其实是成分分析法(componential analysis)

成分分析法由结构语义学家提出,通过将单词的意思分解成多个语义特征(semantic property)来分析单词的意思。

语义特征是组成单词意思的成分,通常用“+”和“-”来表示单词是否含有某个语义特征。如:
男孩:[+人类],[+年轻], [+男性]
女孩:[+人类],[+年轻], [-男性]


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单词的意思,尤其是区分近、反义词和上、下义词。

在“谁是卧底”游戏中,每位玩家其实都是在做成分分析,将自己抽到的词语分解成若干项(语义特征),每一项或多或少都与整场游戏中的两个词语有点关联。以下面两组词语为例:
1. 闪婚——裸婚
2. 状元——冠军


简单的语义分析之后,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闪婚:[+结婚],[+迅速]

裸婚:[+结婚], [-经济项目]

电视剧《裸婚时代》剧照
状元:[+第一] , [+古代人]

冠军:[+第一] , [+现代人]

两组词语的语义特征分为共同特征(common features)和区别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s),“闪婚”和“裸婚”的共同特征是“结婚”,两者的区别特征是“迅速”和“经济项目”,其中区别特征是造成两词意思之差的根本原因。当然,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当时在“闪婚——裸婚”中,大家给出的描述有:关乎性别、需要一定的感情基础、姚晨和文章演的电视剧……这些都可算作语义特征。



为了保证游戏正常进行,每组词语除了要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还不能是同义词和上下义词。

如果是同义词(synonymy:概念相同,所指相同,表述不同),如“贼”和“小偷”,无论游戏参与者如何描述,都指向同一个概念和同一个对象,语义相同造成了身份相同,进而造成指认困难;

而如果是上下义词(hyponymy: 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如“花”和“玫瑰”,“花”是“玫瑰”的上义词(superordinate/hypernym),“玫瑰”是“花”的下义词(hyponym),“花”的语义包含了“玫瑰”的语义,如果卧底抽到了“玫瑰”,无论给出什么描述,该描述都同样适用于“花”,平民无法定位出“卧底”。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活到大结局?

1. 选择描述共同特征

选择共同特征始终是安全做法。问题是,起始阶段不知道另外一个词是什么,尤其是第一位发言者,在没有任何语义特征贡献的情况下,共同特征不得而知。这时,可以做简单的成分分析。



例如,抽中“跳高”时,可知,跳高:[+跳跃类体育项目],[+上下方向],然后结合“跳跃类体育项目”的语义特征:一种体育项目、有益健康、需要一定的力量付出、长期下去会有点累、需要热身、有成就感、男女不限、需要用腿……如果第一位发言者是白板,请自由发挥,并自求多福。

2. 确定身份

越早确定自己的身份,越能明白自己在游戏中的地位,越容易活到大结局。在确定身份上,白板毫无压力。平民和卧底确定身份比较难,主要依据他人的语义特征贡献,可以在脑子里做加法。



在之后玩的那一局中,我听到的描述有“我的女神”、“电影”、“明星”、“慈善”……将这些语义特征相加,基本可以断定抽到“赫本”的我是平民。卧底可以注意听与自己词语区别特征相悖的描述。

3. 在确定身份后,有两种发展趋势

第一种,平民和卧底继续围绕共同特征进行,这样容易词穷,也影响指认,感觉在干耗着。为了避免词穷,可以夹带一些“私人语言”,即:用来描述个人所具有的私人感觉或内心体验的语言,“我的女神”属于私人语言,自己的女神只有自己知道,而私人语言说多了也会引起怀疑。

第二种,所有平民都描述区别特征。这种情况下,描述共同特征的那个就是卧底。卧底词语的区别特征是雷区,说出即暴露,而TA即使猜出了平民的词语,也不能描述平民的词语,只能局限于一小块共同特征。
电影《窈窕淑女》(又名《卖花女》)海报


接着赫本的例子,在确定自己是平民后,我说了“演过萧伯纳的《卖花女》”和“她的一个搭档是派克(指《罗马假日》的男主角)”,这些都算是区别特征,完全暴露了自己,也保证了自己的安全,但是那局卧底比较慌,她说出了自己的区别特征——拍了很多广告,被指死了。她抽到的是“梦露”。

玛丽莲·梦露广告图
白板一直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也被指死了。其实,在有语义特征贡献的情况下,白板发挥余地比较大,可以对所贡献的语义特征进行成分分析,听到“我的女神”后,可以分解“女神”的语义,女神:[+偶像],[+气质], [+美貌], [+智慧] ,[+对我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猜出平民词语后,可以贡献区别特征来维护自身安全。

以上是理想状态,但真实世界总是错综复杂的,指出卧底依靠成分分析法依然不够,在紧张的氛围下,个体知识储备(没看过《裸婚时代》的我根本不知道文章和姚笛的电视剧……)和临场发挥水平也很重要,还要结合现场因素,比如表情、喝水的次数等。空谈误事,不如上阵玩几局,希望成分分析法能帮助大家活到大结局!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 新编简明语言学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79.

2.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14.

3. 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M]. 陈嘉映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110.




    关注 语言学午餐LingLunch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