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朱湖】20年老手艺,杨师傅烧饼卖得比孝感还火

 

人生,不就似那烧饼,夹的馅不同,味道也不同,即使什么也不夹,仅是细嚼那饼,也是越品越香,后味无穷,那正是生活本身的味道。...



在朱湖集镇文化路拐凹的路口,遮阳伞下有一个摊子,常常排了长队,那就是杨师傅的烧饼摊。





【又香又酥口,老的、少的还都好这口


烤烧饼的杨师傅,家住四汊生产队,今年55岁。

20年前,他跟着安徽师傅学烤烧饼,早年在孝感一中门口烤过饼子,也在深圳跑过摩的,吃过苦,吃得亏。

杨师傅说,这几年,老家四汊在建设美丽乡村,朱湖的环境越来越好,去年就回四汊老家重建了房子,自己做了一个带着四个轮子、能移动的烧饼炉子,在朱湖集镇开始了创业梦。“没想到,比在孝感的生意还好。”



【烧饼摊前顾客络绎不绝】

杨师傅在烧饼摊旁,揉面、捏饼,烤饼,一站就是一天,风吹日晒,很是辛苦。“现在年纪大了,子女都成家了,老不老,少不少,外面工也不好打,叶落归根,为了家人团圆,自己苦点、累点,值。”他倒觉得很淡然。



【老杨动作纯熟在制作烧饼。】

烧饼的制作并不复杂,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芝麻、葱花等。面和好后,揪成小团,揉成椭圆形,粘上葱花、芝麻,然后入炉烤熟。

老杨烤的烧饼,特别酥口,无论是色、香、味都堪称上乘。





【这烧饼酥口,老少皆宜】

杨师傅烧饼好吃,在于老杨精工细作,他不忘初心,以质取胜。

“做烧饼不难,难的是做好,这要用心。怕吃苦,为讨巧,可用电炉烤,只要按按按钮,烧饼就出了烘箱。可那烧饼结实僵硬,也冇得我这种用手心贴着把送它喂进炉子里的那种亲切感,”杨师傅说,电炉烤出的烧饼,少了灵性,更少了那份相融相知的口感,就跟打豆腐,打糍粑、豆折一样,机器做的,终究没有人工做的好吃。



【上街办事的人们,就手拿块烧饼压哈饿星】

老杨依然用着那传统的泥巴糊得厚厚实实的炭炉子,这火炉不泄气,火头足,炉口不能大也不能小:大,则火散;小,则不拔火,也不易全景式地看到烧饼在炉内的状态。





【大人小伢都喜欢吃】

每天,老杨起大早,先是揉面。这面得使劲地揉,要把它揉得发软发松,让面团膨胀伸展。面揉好,再生火烧热炉子,要把炉子烧热烧透,保持一定温度和火势。

接着和馅,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咸的肉沫味,可以根据顾客口味刷上自己秘制的辣椒酱;一种是甜味,食客任选。

这些配料,都要当日新鲜的,且馅料要足,要擦得均匀。

再包馅,擀成圆圆的饼,边擀边用手拉下边子,一气呵成,颇有情趣。然后洒上芝麻。



【老杨烧饼馅料足,擦得均匀,一气呵成,也是朱湖美食一绝。】

此时老杨大显身手,用一只手迅速把烧饼贴上炉壁,双眼盯着在炉子挨火烤的饼。

烤炉里温度很高,要胆大、心细、快速,不然,会烫伤手的。





【老杨把揉好的烧饼贴在烤炉里。烤炉里温度很高,要胆大、心细、快速,掌握火候。】

火候要把握好,早一点,或晚一时,都会影响到烧饼的口味。

早一点,则粘牙不起酥;晚一时,则焦黑,一嘴烟火味。

这火候,就全凭老杨的经验和眼力。





【这出炉恰到好处的烧饼,香脆酥松糯口,色香味俱佳,是老杨烧饼的特色。】

老杨烧饼是全天候的,从早上5点多出摊,一直到下午六点左右。

买烧饼的有住附近的居民,有上学的学生,有晃晃场打麻将的老年人,还有匆匆的路人。

飘着芝麻香酥的烧饼,无时不勾引着食欲。非饭点临时充饥,当零食也行,假如要是停电了,那可就是好多人的主食了。





【老杨忙的不亦乐乎,咸的年轻人吃得多,多做几个。】

老杨心态好,吃得亏不嫌苦,起早贪黑得干得很开心,整天笑哈哈的。他很乐意做烧饼,好像和这烧饼有着不解的情分。

细看看,他那胖乎乎的椭圆形的脸,不就像出自他手下的那烧饼样?不过他脸上少了些芝麻。


小编笑着问杨师傅:“生意怎么样?”杨师傅哈哈一笑:“还行,真没想到,比预计中要好,不像以前在一中门口,上学、放学的时间点生意扎堆,列哈是断断续续的不断流。”

老杨实在,烧饼也实在,实在好吃。



【老杨的烧饼摊,成了朱湖街头一道风景。】

人生,不就似那烧饼,夹的馅不同,味道也不同,即使什么也不夹,仅是细嚼那饼,也是越品越香,后味无穷,那正是生活本身的味道。


    关注 梦里水乡大美朱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