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微循环促进教师三次成长——“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互联网+”的新态势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经历三次成长的过程,要符合互联网的时代特征。本文介绍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通过六个方面的微循环,达成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个性化发展和整体性提高。...



本文发表于《数字教育》2016年第2期(总第8期)基础教育信息化栏目,页码:51-55。欢迎关注和转载!

摘 要:“互联网+”的新态势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经历三次成长的过程,要符合互联网的时代特征。本文介绍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通过六个方面的微循环,达成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个性化发展和整体性提高。

关键词:“互联网+”;教研协作体;六微循环;三次成长

引言

随着微博、微信、微课的日渐普及,朋友圈、同学圈、老乡圈、同事圈的日趋扩大,一个信息生产、传播、评判与接受的“微时代”已经悄然而至。怎样适应时代的变化,跟上“互联网+”的步伐,来影响、带动、促进教师的三次成长呢?我们以互联网思维,依托新乡教研网的平台,坚持“跟进学习、跟进实践、跟进培训、跟进提高”的教研策略,践行“有效教学、有效教研、有效培训”三位一体的方法,倡导“个性备课、特色教学、主题教研、校际合作、网络交流”五同步,致力于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个性化发展和整体性提高。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分析,教师群体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规范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卓越教师。从规范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要经历“三次成长” 的渐进过程。一次成长是从规范教师发展为骨干教师, 二次成长是从骨干教师提升为优秀教师,三次成长是从优秀教师修炼为卓越教师。

一次成长靠个人努力、经验积累,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二次成长靠同伴互助、理论提升,形成自己的教学特长;三次成长靠专家引路、实践感悟,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一次成长的标志是教学方式的变化,二次成长的标志是教研方式的改进,三次成长的标志是思维方式的成熟。

为什么多数教师不能成为优秀乃至卓越教师呢?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一种有效的方法、一种有效的策略来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阻碍教师专业成长的表现,概括起来就是有经历无经验,缺少反思;有体会无感悟,缺少发现;有观点无系统,缺少提炼;有做法无依据,缺少支撑;有思考无写作,缺少作品;有思想无交流,缺少碰撞;有总结无理论,缺少提升;有课题无研究,缺少主张。

遵照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规律,依据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践行“有效教学、有效教研、有效培训” 三位一体的教研方法,新乡教研室于2016年3月倡导成立了区域教研协作体,提出“六微循环促进教师三次成长”的研训方案,并率先在新乡市开发区第二十一中、卫滨区第三十四中、凤泉区第三十八中及市属河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铁路第二中学、新乡市第九中学、新乡市第十三中学等学校组成的区域教研协作体内实施,以求取得试点经验。

一、微课例

积累教学经验

教师的专业成长,很大程度上是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教学经验的积累。经验的本义:一是经历、经过; 二是体验、感受;三是反思、感悟;四是总结、提高。经验的来源有四:学习、实践、借鉴、感悟。对教师而言,微课例是积累教学经验的好方法。

微课例是指一个精彩的或有意义的教学片段,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呈现出教学创意、学生活动、问题研讨、板书设计、主题解析、师生对话、课堂小结等的精彩片段。在一节完整的常规课中,总有一点儿出彩的地方,总有一点儿可以借鉴的地方,要用比较的方式来发现它、观摩的方式来“点赞”它,要把这些优点、亮点用“录课”的方式记载下来,用微博、微信的方式发至同事圈, 把自己的看法与朋友分享,把自己的课例让朋友点评。

过去的教研活动总是局限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萝卜烩萝卜,还是萝卜”,缺少思想碰撞的新意和创意,缺少名家点拨的高见与高招,集体备课只是七嘴八舌,最终没有定论。我们把微课例的片段放在网络上,可以收获“点赞”,也可以看到“吐槽”。微课例冲破了“围墙”的限制,破解了“同伴互助” 无同伴的窘境、“反思”无案例的困境,在更大范围内交流意见。微课例的选择与积累有四项原则:重在选择典型片段,难在过程叙述清楚,巧在意义分析透彻,妙在提供教研抓手。

微课例重点关注某个教学环节、某个问题的解决。与微课的区别在于,微课用于教学,微课例用于研讨;微课服务学生,微课例服务教师。

有效教研倡导在常态化中研讨,在日常课的情境中研讨。微课例恰恰就是在平常中下功夫,在平凡中找亮点。教学诊断提供课改思路,经验积累夯实发展基础。微课例追求教学片段的精细化、教学设计的最优化、课程开发的精品化和课程资源的本土化。

二、微课题

解决教学问题

微课题主要针对教学实践和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以课题的方式予以立项,以研究的方式予以解决, 以微博的方式予以推广。微课题具有周期短、见效快,实用性强,操作简便,传播广泛等特征,突出问题导向,落实研究行动,倡导自下而上,注重系统归纳。

微课题首先要做网络上的学术检索。一则看看这个问题是不是已经有人做过,还是别人也同时在做;二则看看这个问题别人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与我们的思路、方法是否雷同,避免剽窃之嫌疑。其次,要做网络上的同步介绍。微课题在网络上的同步介绍,用意一是引起同行关注,便于相互帮助、相互借鉴、丰富思想、碰撞观点;二是自我督促,课题研究既然已经公之于众,大家等着看你的下文,等你的结论,总不能失信于人。再次,微课题要做网络公示。要敢于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公之于众,一要有学术自信,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定是基于独立思考的结果,不能是“下载”“复制”别人的成果,“剪裁”“嫁接”别人的结论;二要有比较意识,课题研究是见仁见智的过程,谁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影响力,不取决于其地位、官职,只与研究成果的价值相关。

微课题案例,了解学生的十个知道:①姓名含义,②家庭状况,③上学路径,④社区环境,⑤生活习惯,⑥兴趣爱好,⑦个性特长,⑧性格特征,⑨自我志向,⑩家长期望。

微课题研究要结合教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地选择能够研究、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单个的问题可能不起眼,但如果把微课题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问题链,并不断拓展主题、深化层次,就能有效推动教学改革。微课题研究的意义有四:一是提高教师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提供同伴互助的抓手;三是凝聚专业成长的正能量;四是树立由“经验型”向“研究型” 转变的支架。

三、微反思

寻觅教学特色

教学特色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标志。教学特色反映了教师个人的课改理念和课程理解,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融入了教师个人的学识见解和优势特长。所以,教学特色,别人学不走,也学不像。套用现成的教案,模仿名家的课例,都不可能上出有神采、有韵味、有特色的课来。

教学反思的一个主题就是寻觅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一要具有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做到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二要具有厚积薄发的文化底蕴。教育是门综合性的艺术,只具备单个学科的知识很难成为优秀教师,也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有了厚重广博的文化底蕴,看待问题可以更远,讲解问题可以更活,引导问题可以更深,研究问题可以更透。三要具有博采众长的学习热情,不放过每一次观摩的机会,不放松每一次学习的劲头。在一点一滴的比较中提高自己,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完善自己。四要具有知识经验的创新应用能力。独特性是教学特色的精髓,创新性是教学特色的灵魂。对待别人的经验,只有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行为转化、思想内化,才可能真正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东西。一味模仿他人的风格,套用别人的模式,那就只能扮演一个追随者的角色。五要将个性化特点与优势特长融合。教学特色一定既要体现教师个人的个性特点,又要体现学科特点,还要反映教师的学识见解和优势特长。要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与不懈的坚守,只有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坚持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方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微反思就是紧紧抓住自己的个性特点、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新乡市第二十中学语文教师宋瑶瑶,擅长简笔画。她以简笔画为突破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个人特长为依托,积极探索“绘图阅读、绘图对话、绘图作文”的“三图”教学,努力形成“图文结合、形象思维、生动表达、个性理解”的教学特色。

四、微创意


扮靓灵动课堂

教学创意是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构思或独具匠心的教学举措。教学创意对于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师生对话、捕捉教学机智、提升教育品质等方面,都具有相当大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好的创意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素材的整合驾驭,好的创意能说明教师对教学本质的深刻认识。

课程改革倡导“用教材教”,怎样做到与众不同、与书不同、与教参不同、与过去不同,那就需要教师有自己独特、新颖的见解,有独到、别致的方法。教学创意可以是备课时的预设,也可以是讲课时的机智,还可以是听课时的顿悟,更多的是课下研讨和课后反思的成果。

微创意案例:生成教学创意的八种途径。一是把生活引入课堂,教学才会生动;二是把联系引入课堂, 教材才会鲜活;三是把观点引入课堂,思想才会碰撞;四是把比较引入课堂,理解才会深刻;五是把体验引入课堂,情感才会共鸣;六是把方法引入课堂,能力才会落实;七是把用心引入课堂,领悟才会生成;八是把自由引入课堂,学习才会自觉。

生活有创意,家庭才会有情趣;教学有创意,学生才会有乐趣。每节课都能有一两个微创意,我们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清晰,方法就会越来越灵活,学习就会越来越有效。

常规课堂上,学生们大多处于接受性学习的被动状态。课程改革就是要致力于改变这种状态,力求达成师生共同学习的互动状态。我个人认为最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研讨、共同进步的灵动状态,形成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对话、灵动的探讨、灵动的课堂。

我把课堂学习的心理状态分为被动、互动、主动、感动与灵动五种层次。只会让学生回答问题、背答案者, 皆属于被动学习;师生之间有对话、有启发、有提示、有评价者,基本属于互动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问者,大致属于主动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情感体验,关注生活,添加情感联系,这才有了感动学习的样子;灵动课堂上学生不受教材的束缚,可以自由地提问,教师不受考试的影响,可以挥洒地讲解,探究的问题可能永远不会作为考试题,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文化素养和价值取向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秦始皇哪一年统一中国?为什么是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战国七雄当中,谁曾经最有机会统一中国? 他怎样错失了历史机遇?维护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力量是什么?上述五个问题,从思维层面、思维含量、问题导向、问题没计上,可以看到“五动”学习在思维层次上的显著差别。

五、微讲座


表达学识见解

微讲座是一种非正式、非正规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过去搞讲座的讲师大都是领导、专家,而微讲座则是以教师为主讲人的系列讲坛。微讲座时间不长,15—20 分钟;题目不大,切合教学实践,讲自己的心得体会;要求不高,不强调理论上的系统性,只求有个人见解。微讲座给普通教师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交流的平台,大家共同分享主讲教师的经验、学识和教育智慧,让一线教师讲自己的课堂故事,说自己的教学观点,谈自己的教育梦想。同时,微讲座既是微课题的成果展现,又是微反思的问题提示,还是微创作的思想交流。

微讲座可以拍成视频,放在校园网或朋友圈,进行另一种形式的交流和传播,区域教研协作学校共同拟定若干微课提纲,在规定时间内上传各自的微讲座视频,既是一种交流,又是一种比较,既是一种展示,又是一种碰撞。微讲座的主题主要依据课改进程和教师要求来确定,以求实效性、指导性和引领性的统一。

微讲座的主要内容是讲我们教师自己的学识见解。微讲座重在求心得、有创见、有新意,而非一般性的知识介绍。微讲座贵在求充实、有内容、有内涵,而非普及性的通识培训。经验总结、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学随笔,都可以是微讲座的内容。不管讲什么,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一定要讲自己的主张。微讲座平在求易懂、有逻辑、有推论。微讲座新在求创意、有新意、有开拓。微讲座应该是学校生活浓墨重彩的一道风景线。开展微讲座对于繁荣教研文化、活跃课改氛围、鼓励教学创新、打造名师团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新乡教研室开设的“课改大讲堂——讲述自己的教学主张”,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微讲座案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不用别人提醒的自觉,不用纪律约束的自律,不用刻意伪装的真诚,不求他人回报的奉献,不用领导督促的主动,不为名利所累的淡泊。

(二)培养途径:①养成良好习惯,②培育阳光心态,③建构自强精神,④树立团队意识,⑤结交知己挚友,⑥拥有人生导师,⑦丰富人文情怀,⑧坚守理想信念,⑨规划职业志向,⑩提升创新品质。

六、微创作


表达教学主张

微创作有两个要求:一是创作的产品要在网络上展示交流;二是作品不求“高大上”,精巧、精致即可。微创作的主要指向是表达自己的教学主张。

《人民教育》2015 年第三期发表“教学主张和教师成长”专辑,余文森先生著文“教学主张:打开专业成长的 ‘天眼’”。余先生认为:“要把优秀教师培养成为卓越教师,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并围绕教学主张开展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1] 名师区别于普通教师之处就在于这只“天眼”,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于平常中见学识,于平淡中见功力。提炼教学主张就是引领优秀教师完成第三次成长,就是把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或用理论来充实、改造自己的经验,使之拥有“理论因子”或“理论成分”,把经验变得更系统、更深刻、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2]。

微创作是指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教学创意和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微创作坚持小切口、大纵深,小积累、大提高,小创作、大主题。以小见大、以小见长、以小见深,只要有真知灼见,只要是个人见解,都可以算是微创作。就语文教学来讲,有简单语文、诗意语文、情致语文、大语文、真语文等形形色色的流派,有主题教学、“三图教学”,有精致阅读、群文阅读等各种各样的主张,但不论什么流派或主张,自我反思是教学主张形成的关键环节,个人特长是教学主张形成的能力支撑,服务学生是教学主张形成的实践依据,理论提炼是教学主张形成的核心要素。

教研创作的六项要求:“一个见解写新,一个观点写透,一个主题写好,一个立意写高,一个系列写全,一个创意写巧。”

微创作案例:形成教学特色,需要讲究五种“炼”。①教学常规的锻炼,提升自己的评价指标;②局部优势的凝炼,放大自己的潜能特长;③教学品质的磨炼,打造自己的教学风格;④教学主张的锤炼,提出自己的学识见解;⑤教育思想的提炼,坚守自己的教育梦想。

小结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其规律性,所以我们从小处入手,以求点滴进步;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其周期性,所以我们讲“循环发展”,以求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其特殊性,所以我们讲专业引领,以求成效。教师成长的结果之所以呈现出金字塔的形状,优秀教师处于顶部,卓越教师处于塔尖,关键因素在于相当一部分教师能力不够、定位不高、实力不足、后继乏力。“六微循环”实际是搭建一个校际交流平台,让同事、朋友更加了解你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微时代”强调的是交流研讨,把自己可能不成熟的设想、结论投放在网上,借力发展、借势推动、借脑完善。既是一种自我督促,又是一种自我鞭策;既是一种自我完善,又是一种自我提高;既是一种思想碰撞,又是一种智慧凝聚。

成长是一种进步,需要动力推动;成长是一种提高,需要能力支撑;成长是一个转变,需要活力引领; 成长是一种蜕变,需要定力维持;成长是一种升级,需要张力拓展。教师专业成长是一项综合工程,它要把学习、实践、反思、改进、研究、写作融合在一起, 方能收到最佳效果。

“六微循环”各有侧重:微课例重在收集资料,积累经验;微课题重在比较研讨,解决问题;微反思重在拓展特长,寻觅特色;微创意重在启发思路,灵动思维;微讲座重在搭建平台,交流思想;微创作重在提炼学识,表达见解。

“六微循环”实质上是以“六步引领”“六步递进”的方式把教研延伸到网上互动,把问题拓展到网上解决,把见解投放到网上验证,把成果公布到网上扩散。

“六微循环”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基于课改实践,聚焦问题解决,突出主体作用,强调同伴互助,优化校本教研,寻求专家引领,对促进教研协作体的教师专业成长、特色学科建设、教研团队打造、学校文化建设都将产生积极持久的影响。我们期望通过教研协作体的组建,搭建起“传播新理念、交流新思想、展示新成果、引领新发展”的智慧平台,从而达到均衡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共同发展的终极目的,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小芳.我的教学我做主——我园教师专业化成长策略刍议[J].考试周刊,2015,(102):189.

[2]余文森.教学主张: 打开专业成长的“天眼”[J].人民教育,2015,(3):17-21.

作者简介:王新年(1958—),男,河南新乡人,1982 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高级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现任新乡市教研室副主任兼历史教研员。研究方向为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科研、教育管理以及教师专业发展。
敬请关注数字教育公众号!
                    


    关注 数字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