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舜法师《心经》讲记二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二)大本和小本的区别

《心经》存在大本(广本)和小本(略本)之分。我们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时候,开头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而最后说了大明咒,经文就结束了。这和常见的佛经是有一定区别的。常见的佛经几乎都是从“如是我闻”开始,然后说明佛当时在哪里说法、听众是谁,等等,这部分内容是序分。结尾处一般都有与会者“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或类似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流通分。而中间的部分是正宗分。但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没有序分和流通分。



于是出现了一个观点,认为这部经的内容在六百卷《大般若经》、鸠摩罗什法师译的《大品般若经》以及《摩诃般若经》里面都有,大家为了读诵和学习的方便,就把相关的内容精要抄到一起,形成了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但是,这个说法恐怕不太靠得住。为什么呢?因为在《心经》的现存版本里面包括两种版本,一种是我们常见的小本,也就是没有序分和流通分的版本,另一种则是大本,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具足。
《心经》的小本不仅只有汉文本,也有梵文本作为依据,可见并不是翻译的时候被译者把序分和流通分省略掉了。如果这些内容曾经被省略过,那也是早在印度就省略了。



三分具足的大本《心经》梵文版本是在尼泊尔发现的,而且也有和它相应的藏文版本。也就是说,《心经》的大本、小本是共存的。这说明什么问题?有可能是这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不止一次说过的,弟子前后结集了两个版本。佛说般若经典的时间很长,很多相关经典如《文殊般若经》、《金刚般若经》、《仁王护国般若经》、《放光般若经》等,佛都说了多次。所以我们并不能确定小本只是从般若经典里摘选出来的。唐代的般若三藏法师(在玄奘法师之后)翻译过大本的《心经》,其中有这样的内容:“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这是序分,“耆阇崛山”就是大家熟悉的灵鹫山。序分之后进入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小本相同的内容,只是措辞有所不同:“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由此可见,小本的《心经》之中缺少从“如是我闻”到“入三昧”的内容。大本《心经》在讲完咒语后还有:“如是舍利弗。应如是行。如是说已。实时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这里讲的是释迦佛赞叹观音菩萨。然后是:“时彼众会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小本中没有这部分内容。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章第一节就说:“在《般若经》中,这是民间传诵最盛的短篇。译为华文的也最多,现在存有七种。(中略)华文的不同译本,主体都是相近的。罗什与玄奘的译本,没有序与流通,但西元八世纪以下的译本,都具备了序、正、流通──三分。般若、智慧轮、法成、施护译本,序与流通都相同;惟有法月译本的序分,多了观自在菩萨请说一节。古人以为这部经‘出大品经’。其实,这部经以‘中品般若’的经文为核心,而附合于世俗信仰的。‘舍利弗!……无智亦无得’,出于‘大品本’的〈习应品〉。‘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出于‘大品本’的〈劝持品〉。以‘中品般若’经文为核心,标‘观世音菩萨’,说‘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以贯通观音菩萨救济苦难的信仰。‘大明咒’等,《般若经》是赞叹般若力用的,现在就‘即说咒曰’。这是在‘中品般若’成立以后,适应世俗,转化般若而与世俗神秘仰信合流的经典。”当然,印顺法师这个观点也是见仁见智,作为一家之言不妨参考一下。
待续
请扫一扫关注“清心莲”微信


    关注 清心莲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