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明州】明州的移民史

 

【明州华人世界】在社会和政治理念上不求单一声音,意识形态偏左但又兼顾保守型自由主义传统。由于居民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乐于参与和讨论重大政治和文化问题,为且在讨论的时候兼容并包,避免极端立场。这种特质的由来应主要归功于明州丰富的移民历史和文化。...







明尼苏达州在美国的中西部是一个异数。从外州人来看,明尼苏达是平凡无奇的中西部的一部分,地广人稀,农产丰富,最多加上夏秋之际湖光灿烂,冬春两季大雪酷寒。但明尼苏达作为中西部文化重镇,实际上兼具东西两岸思想开放和中西部中正平和的双重性格。在社会和政治理念上不求单一声音,意识形态偏左但又兼顾保守型自由主义传统。由于居民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乐于参与和讨论重大政治和文化问题,而且在讨论的时候兼容并包,避免极端立场。这种特质的由来应主要归功于明州丰富的移民历史和文化。



早在公元前6000左右,众多的土著美洲人部落就开始在现在的明尼苏达地区生活繁衍。公元19世纪初期到中期,本地区的主要居民是达科塔(Dakota)和奥吉布韦(Ojibwe)部落,同时,法国和法裔加拿大的动物皮毛贩子开始出现在本地区。到1850年前后,第一批移民开始从欧洲迁居来此,主要是斯堪的纳维亚的(Scandinavan)挪威和瑞典人,,另外还有爱尔兰人和为数不多少的德意志人。美国喜剧演员路易斯·布莱克(Lewis Black)曾经调侃明尼苏达:最初来此的移民多为北欧国家移民。估计是对此地的天寒地冻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1858年5月11日,明尼苏达州成为美国的第32个州。1861年到1865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明尼苏达州第一个响应林肯总统的号召,派志愿军加入北方参战。内战期间,明州有两万四千人参加北军,大部分士兵是刚刚从挪威、瑞典、爱尔兰、德国等地的新移民。

1865年内战结束的时候,明州有17万2千居民。这时候大批爱尔兰,英格兰、苏格兰、波兰、捷克人等移民来此。新移民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小商贩和仆役。他们面对欧洲的的农业危机和工业革命,无所适从,于是到新大陆来找机会。当时,爱尔兰大饥荒,莱茵河两岸失业严重,斯堪的纳维亚人受到国家教会的压迫。但在美国,密西西比河西岸大量土地等待被开发,明尼阿波里斯的工厂中,铁路,和明州东北部的矿山上也要大量的工人。这时候来到明州的很多移民也包括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美国人。到1880年的时候,明州已有78万人,其中30%是在美国之外出生的。最早迁来的移民中,瑞典人大多安居再现双城地区的北部,捷克人在中部,波兰人喜欢现在的双城地区。先来者安定下来之后,往往吸引同乡同族前来加入,社区逐渐发展壮大。外来移民宗教信仰各不相同,路德派(Lutheran)侵礼会(baptits),卫理公会(Methodist),罗马天主教(Catholic)等等各派的教堂分布在全国各地。先来的移民在公立学校里一直用本民族的母语教授课程,很多民族在家里还是说母语,所以各种族的文化保留的相对完整。例如挪威人似乎从一开始就拒绝同化,以挪威人或者挪威路德教派人自称,不认为自己是美国人(American)。

十九世纪晚期,明尼苏达州的移民活动仍然有两个趋势:美国内部的西进、东部的人迁移到中西部;国际范围的西进(欧洲人移民到美国):包括瑞典人,挪威人、丹麦人、德意志人、爱尔兰人、捷克人、斯拉夫人、乌克兰人、比利时人、芬兰人。1890年,明尼苏达州有40%的居民出生在美之外,而当时全国只有15%的人出生在美国之外。1896年的时候,州选举手册是以九种不同的语言发行的:英语、德语、挪威语、瑞典语、芬兰语、法语、捷克语、意大利语和波兰语。1900年以后来明州的移民潮出现了一个高峰,明州人口达到2百万。1905年,70%的明州居民出生在美国外。1910年的时候,明州已经有55万移民,占全州总人口的29%,仅在明州东北部的“铁岭”(Lron Range)地区就至少有35个不同的种族。



明州早期的移民基本上是白人基督教徒。很多移民来自当时正在经历现代化过程的国家,不少人在母国的时候已经体验过民主政治。这些共同点让明州各民族的相处融洽,尽管有着语言和宗教派别的区别,但是文化的匹配造成顺利的同化,移民们没有抛弃传统。德意志人带来了酿酒工艺,丹麦人带来了奶制品,挪威人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整体说来斯堪的纳维亚人重视教育,勤俭朴素,注重生活质量。这些都解释了明州总体上文化开放,政治开明,政府廉洁高效。各移民团体和文化在明州平行发展,兼容并存,赋予了明州在美国中西部各州中少有的一种世界主义气质。双城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中西部除了芝加哥之外最重要的大都会和文化中心。

20世纪以来,明州的移民文化更加繁荣和整合,新的文化互动改变了原有族群的相对独立,多元文化被重新界定,分享共同经验同时也保留各自鲜明特色的有机体。两次世纪大战之间,来到明州的新移民不多。既有的文化、族群和宗教之间的分割逐渐弱化和融合。

冷战初期,逃离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一些政治难民安顿在明州。这段时间,以路德教派的社会服务机构和天主教会的慈善机构为代表的教会组织在新移民的安顿上发挥了良好的作用。神职人员和志愿者从教授移民们在新大陆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生存知识,逐渐发展到向移民们提供获取政府和慈善机构帮助的途径和手段。美国联邦政府一旦接受难民,下一步一般会是教会介入主持安置。在个别情况下,各教派机构有时候也轻视弱势群体的原有文化背景,把新移民看成是新资源,互相争夺;在安顿移民的时候不太顾及移民原有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传统,强力要求移民改变信仰。



20世纪70年代后,明州移民出现了一个高峰。这段时间的移民有两个较为突出的运动趋势:很多人从美国的南部各州和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南美国家北上到明州;另外从非洲、亚洲部分地区,和东欧西迁来大批政治难民,包括越南战争难民和躲避政治灾难的老挝苗族人(Hmong),逃离大饥荒的埃塞俄比亚人,逃离内战的索马里人和利比亚人,朝鲜族人和俄罗斯人等。新移民来到明州找工作平等和新机会。明州经济景气一直良好,在制造业和农业中有很多工作机会,明州的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也支持移民的安居需要。这里也有较多的从农村生活转型为城市生活的机会,这些都是众多移民选择明州作为永久居留的原因。

19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北上运动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西班牙裔中美洲人或者 墨西哥人季节工人来到明州工作,最终定居安家。在地之前,这些季节工人来到明州在大豆田和甜菜地里面工作,冬天回到德克萨斯州、其他南部州或者回国,但现在他们决定留下来。非农田工作时间,他们在遍布在明州西部和南部的肉类加工厂等食品工业工作。

在2004年,墨西哥在明州首府圣保罗是开设领事馆,标志着更多的墨西哥人在明州扎根立业。墨西哥移民在明州发挥着特殊的经济作用。解决了一些农民社区面临的工人年龄老化和人口损失的现象。



随着越来越多移民的迁入,教会机构非正式协助的模式不再适用,政府部门作为领导,开始正式与教会合作安顿移民。明州在安置难民方面全国领先。到2005年,明州安置的难民在全国各州中仅次于加利福尼亚州。明州现在拥有全美国最大的苗族人社区(5万),索马里人社区(5万)和缅甸克伦族人(Karen People)社区(5千)。另外根据1990年的移民法,美国国会给予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藏人1万移民签证配额。1992—1993年,160位藏人被安置在明州,多年来,藏人人口逐渐发展到3千人,是美国第二大藏族社区。

移民以及非法移民问题是当前美国社会最热点的话题之一。一方面,社会各界承认移民对经济和文化多元性的贡献,但同时也有很多人顾忌移民在医疗和教育方面的需要对社会产生的负担。移民问题包括很多不同的层次。合法移民(Legal immigrant通过工作或者家庭关系通过法律途径获得在美国永久居留权和公民身份);难民(refugee,为避免政治迫害或者自然灾害而被动安置在美国);非法移民(illegal immigrant,未通过合法途径而在美国工作和居住)。合法移民,难民、和非法移民实际上都在为美国和明州经济和文化做出贡献:移民开办商业企业在明州雇佣2万多雇员,营业额高达22亿美元。另外仅亚裔和拉丁裔的移民每年就在明州消费70亿美元。以苗人为代表的少数族裔社区在明州的文化艺术生活中非常活跃,藏人也在保留传统宗教和医学方面表现突出,这些都促进了明州多元文化交流和发展。

同化(assimilation)是一个再用移民问题讨论中经常出现的词,安置放弃原有主体,向另一个主导文化屈服。美国当然是一个文化大熔炉,但现有主导文化更像是一个过滤器,对每一个新团体的原文化偏见,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进行过滤,一些传统和生活习惯在过滤之后仍然留存了下来并繁荣生长,有一些与现代和民主生活方式不相容的渐隐消失。当地社会的同化实际上是双向的:移民接受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也接受移民文化。移民经验是非常个人化的,每一位移民都能为主导文化提供新的经验和视角。这样看来,同化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屈服的过程,而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或正如美籍华裔学者杜维明所说:“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中国”。

2012.2.28于明尼阿波利斯


    关注 明州华人世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