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讀經典】《大乘無量壽經科注》 第338集

 

壬三、歎彼佛剎  [經]觀彼殊勝剎。微妙難思議。功德普莊嚴。諸佛國難比。  [解]㈢讚佛國土。極樂...





壬三、歎彼佛剎

[經] 觀彼殊勝剎。微妙難思議。功德普莊嚴。諸佛國難比。 

[解] ㈢讚佛國土。極樂世界「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其形色、光相、名數,皆不能稱說,亦無能清辯。蓋彼土殊勝微妙,非言思所能及。故曰:「觀彼殊勝剎,微妙難思議」。種種莊嚴,入一法句,即清淨句,即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極樂依正,悉是實相功德之所莊嚴,平等普現。故下云「功德普莊嚴」。如是妙土,如經云:「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故云「諸佛國難比」。

壬四、歎發大願

[經] 因發無上心。願速成菩提。  

[解] ㈣讚感人發心。「因發無上心,願速成菩提」。十方菩薩見彼土莊嚴清淨,超踰十方,佛號功德,普度一切,因發大心。願己成佛,亦成就如是剎土。如《維摩經》云:「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亦能如是濟度,盡未來際。

辛三、佛光益眾 分二 壬一、彌陀放光

[經] 應時無量尊。微笑現金容。光明從口出。遍照十方國。迴光還繞佛。三匝從頂入。  

[解] 右文顯感應道交,如來放光加持。《宋譯》曰:「爾時彼佛無量壽,化導他方菩薩心。密用神通化大光,其光從彼面門出。」故知「無量尊」即無量壽佛。「微笑現金容」,於彼佛金容示現微笑之相。《會疏》曰:「『應時』,應菩薩發願時。『欣笑』,授記之相。如來常住三昧,將欲說法,安祥而動。故佛心湛然,無喜無憂。若將授記時,現欣笑。舌相薄淨,如赤銅色。舌上五畫,如印文。笑時動舌,出五色光。《寶積經》云:「諸佛常法,若授地獄眾生記時,爾時光明兩足下沒。乃至若授菩提記,爾時光明從頂上沒。」彼國純一大乘故,更無餘乘記。故云『從頂入』。」《魏譯》示放光之因,蓋為「當授菩提記」。《嘉祥疏》曰:「正明授記,表得時機,所以欣笑口出。先還從頂入者,表吐言說,為物授至極法身之記也。」意謂佛正為大眾授記。因時機成熟,故現微笑。並放光明從口而出。遍照十方,光迴繞佛三匝,入佛頂中。此表為眾所授之記,為至極法身之記,即究竟果覺之記也。又《望西疏》註光明照十方,還入如來頂者,「依《華嚴》表授菩薩成佛記也」。

壬二、會眾互慶

[經] 菩薩見此光。即證不退位。時會一切眾。互慶生歡喜。 

[解] 大眾證不退位,皆大歡喜。下明與會大眾,善根成熟,見佛此光明,「即證不退位」。不退者,不退轉之略稱。即阿惟越致菩薩也。是故「時會一切眾,互慶生歡喜」。會中諸菩薩,見此瑞相,知蒙授記,復現證不退,故互相慶慰,莫不歡喜也。《嘉祥疏》「人天知相而歡喜。」如《宋譯》曰:「時會一切諸眾生,敬歎佛光未曾有,各各俱發菩提心,願出塵勞登彼岸。」

庚三、本師歎彌陀

[經] 佛語梵雷震。八音暢妙聲。  

[解] 彌陀放光,隨即說法。故下曰「佛語梵雷震」。此佛字,乃阿彌陀佛也。佛音清淨,故曰梵音。又如梵天王,故曰梵音。《智度論》曰:「如梵天王五種聲從口出: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聞,聞者悅樂。三、入心敬愛。四、諦了易解。五、聽者無厭。」「雷震」喻也。《嘉祥疏》云:「震雷能駭動物情,譬說法皆動無明之識也。」又《淨影疏》曰:「震法雷者,法無礙智化眾生也。」《唐譯》曰:「震大法雷,開悟一切。」綜上諸解,謂彌陀說法音聲如梵天王。演說法要,如大雷震,開悟大眾。此乃本師讚彼彌陀之語。下言「八音暢妙聲」,亦復如是。「八音」者,如來所得八種音聲。《梵摩喻經》謂八音為:「一最好聲。其聲哀妙。二易了聲。言辭辨了。三調和聲。大小得中(聞者和融,自然會於中道之理。)四柔軟聲。其聲柔軟(聞者喜悅,捨剛強意,自然入律。)五不誤聲。言無錯失。(聞者各得正見,離九十五種外道之邪非。)六不女聲。其聲雄朗。(聞者敬服,魔外歸順。)七尊慧聲。言有威肅,如世尊重,有慧人聲。(聞者尊重,智解開朗。)八深遠聲。其聲深遠,猶如雷震。(聞者皆證甚深之理)」又八音者,嘉祥師云:「一響,二徹,三清,四柔,五哀,六高,七和,八雅。」「暢」者說也,申說也。如《阿彌陀經》曰:「其音演暢五根五力」等等。「妙聲」者,妙法音聲也。彌陀具足八音,以演說妙法,故云「八音暢妙聲」也。

【延伸閱讀】(恭錄自《無量壽經》講座)

現在我們就來了,到了觀這個殊勝的極樂佛剎。這種「微妙」,妙就已經是不可言說,叫做妙;微字又進一步形容這個妙,更微細了,妙中之妙。「難思議」,這個妙是難思難議,說不出來,不夠。「功德普莊嚴」,極樂國土是佛的功德,普莊嚴。怎麼這國土是佛的功德普莊嚴?這個就是《往生論》說,極樂世界國土功德、佛的功德、菩薩的功德,一共二十九種功德。這二十九種功德就入了一法句。一法句是什麼?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這二十九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流現出二十九種莊嚴。一法句就是真實智慧,這一切莊嚴就是智慧之所流現,所以是功德普莊嚴。所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個法身智慧的功德所莊嚴而成就的極樂世界種種的依報正報,一切都不可思議。所以這個經上說,極樂國土,「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所以底下就說,功德普莊嚴,「諸佛國難比」,一切佛國比不了。他們都是從佛國來的,到這來讚歎極樂世界,功德普莊嚴,這一切佛國難比。比方眾香國就以香作佛事。極樂國土這麼殊勝,我們也發了無上菩提之心,個個都發心,大家到了極樂世界,見了阿彌陀佛獻供養、讚歎佛,同時也發心也表態,我們都發了無上心,願很快要成就菩提之果。這些話是釋迦牟尼佛轉述,轉述什麼?轉述這十方的菩薩到了極樂國土之後這個感動,向佛獻的讚歎,和表達自己的心意,是釋迦牟尼轉述十方菩薩他們的話。

底下是佛,「應時無量尊」,應時就是當時,就在大家讚歎的時候,無量壽佛「微笑現金容」。佛一般就是靜坐,要笑就是授記的時候才笑,因為又有人可以成佛了,佛就歡喜,佛就笑。這個授記的笑看是授什麼人的記,現在是要授菩提記,授這些菩薩都要成佛。所以這個光出來之後,光就從頂上還到佛身體出來,佛就微笑之後現金容,「光明從口出」。為什麼要笑?因為要授記。授什麼記?授大家成佛。所以這就放光,放光之後,光從嘴裡出來之後,先是「遍照十方國」,佛的光從嘴裡出來以後遍照十方的國土,然後圍繞佛三匝,然後從頂上又融到佛的身體裡頭來。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瑞相。這個境界不是當時會眾兩萬人,在咱們印度親自見的,這是聽佛說的,這些境界是釋迦牟尼佛告訴大家的。後頭的「禮佛現光」,大家親眼見到,在後頭。「禮佛現光」是兩萬人,咱們地球上的人類兩萬,親眼見到極樂世界。所以有人說極樂世界有誰看見,這不都看見了嗎?《觀經》那個皇后跟五百個侍女都看見了,淨土三經,兩部經裡頭都大家共見。「菩薩見此光」,去的那些菩薩看到佛放光,他們就證到了不退。所以這也就是《華嚴》裡頭的十玄,「托事顯法生解」,托一個事就可以顯它這個法,你可以得到解。菩提樹也是這樣,看見菩提樹的人,極樂世界,哪怕看見影子,就得三種忍,最後有無生法忍。極樂世界看見樹都能得到這麼大的益處,現在看見佛,佛在放光,所以看見的人都證到了不退之位,這是很殊勝的事情。所以托事,有一個事,這一切事全體是理,全體是阿彌陀佛妙明真心的顯現,所以具有無邊功德,這就是十玄的一玄。「時會一切眾,互慶生歡喜」,這個時候在會上的一切聖眾互相慶祝,都來了,都看見這個光,都證了不退,彼此道賀、歡喜,大家今天都得到這樣的聖果。

底下佛要說法,阿彌陀佛要說法。「佛語梵雷震,八音暢妙聲」。佛說的話是極清淨,梵天就是清淨,所以稱為梵聲,佛語是清淨之聲。梵天王他的聲音就有五種的特色,一個是深沉像雷一樣。現在我們唱歌就是太缺少這種深沉。第二「清澈遠聞」,就是非常清、非常徹,能聞得很遠,而且聽的人心中很安悅。第三就是「人心敬樂」,生恭敬心,生高興的心。第四,梵天說話人容易懂。現在我有時候很怕聽有些人說話,實在不好懂,他不是梵天的音。這個好懂。第五「聽者無厭」,他說出的話,人聽了之後想聽,願意聽。這是梵天的聲音,佛語梵音。雷震呢?雷就是譬喻震動,因為佛說法,以無礙的智慧震動你的情識。在《唐譯》本裡頭是這麼寫的,「震大法雷,開悟一切。」震動大的法雷叫你開悟,就是讓大家心中這些蓋覆的東西去掉,能夠開悟。佛語梵雷震,就像雷震一樣。

「八音暢妙聲」,有八種音聲來暢達自己微妙的法音。這八種音聲在《梵摩喻經》裡頭說,一個是「最好聲」,聲音最好,「其聲哀妙」,不是讓人家很浮躁。所以極樂世界也是哀雅,那個哀字,因為悲憫眾生,許多眾生還如此,所以微微有些哀的意思說這個音聲。第二是「易了聲」,容易辨別,容易了知,很容易懂,很容易聽得清楚。第三是「調和聲」,這個聲音大小、輕重適中,還有就是合乎中道之理。第四是「柔軟聲」,其音很柔軟,不是很剛強,不是盛氣凌人。五是「不誤聲」,沒有錯失。我現在就常常有口誤,心裡不是這麼想的,嘴裡說出來,年歲大了,從前還沒有。六是「不女聲」,說話男子的聲音就是男子的聲音,不是像有的男人聲音聽了像女人,那就是女聲,佛沒有女聲。第七是「尊慧聲」,覺得有尊嚴、有智慧,讓人聽了有這個感覺。第八「深遠聲」,這個聲音很深、很遠,像打雷一樣,跟那個梵天是一致的。這個叫做八音。另外一個解釋,嘉祥師他作《無量壽經義疏》,他提了一個八聲:「一、響,二、徹(能夠聞遠),三、清,四、柔,五、哀,六、亮,七、和,八、雅。」這個都可以合起來,總之佛的聲音那是非常微妙。也有人到過兜率天聽過彌勒講經,就說彌勒這個聲音讓大家願意聽。暢妙聲就是說,你看《阿彌陀經》「其音演暢五根五力」,這同一個暢字。所以用八音來暢達、暢述,深說微妙的法音,也就這一句的意思。「佛語梵雷震,八音暢妙聲」,阿彌陀佛開始說法,也就是阿彌陀佛的法。


    关注 Amtb德馨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