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般若寶經釋】(陆)

 

「菩提心」是為利他而擁有的,「大悲心」更是無我無私的平等利他的心。由此菩提心與大悲心的緣故,才産生了成就者。這些成就的智慧顯現以後,一切世間的功德道果也就更廣大的産生了。...

如佛所宣五波羅蜜全一味,
皆成般若波羅蜜多之名稱,
通達萬法圓滿菩提普回向,
六度所攝同歸菩提盡善法。


由上所言,佛陀所講的諸種善法,也於般若波羅蜜多是全體一味的。如同一個蘋果,無論從上下左右任何方向去品嘗,它的味道全是一樣的。如同佛陀所說的一切波羅蜜的善法,全部都歸屬於「般若波羅蜜」的名稱,當通達一切般若波羅蜜的圓滿之時,而將此功德囬向於正等、正覺的大菩提。然而,六度所攝的般若波羅蜜,亦全部都是通往解脫之彼岸的方法。

當每個證悟者通達了萬法徧知的佛果,而將此等功德,複以囬向還未獲得解脫的有情衆生,同時願使他們也速得菩提之彼岸。如是,每個證悟者的囬向,都如大江、大河之水一樣,融入於大海之中。如同將一滴水融入大海而永無幹涸!這才是真正意義的[囬向]。

然而,六度所攝的教法與脩學菩提的一切善法,都是同歸一處的大菩提。
菩薩未證本來離戲真實義,
假名宣說色受想行識蘊空,
未得究竟自不調服非般若,
通達實義智者無做非法行。


能夠講解真正意義上的般若波羅蜜,這樣的菩薩是非常稀有的。他們首先要有[聞]、[思]、[脩]與[戒]、[定]、[慧]三學,並且於菩提道次第的脩學,已經獲得了「自調服」的圓滿功德,他們具有真正意義的傳承教證,並能夠依此傳承的真實威力教化弟子,使之成就解脫之彼岸。並且能夠通過菩提道次第的口傳方法,傳授於[資糧道]、[加行道]、[見道]、[脩道],甚至[無脩道]的基道果的各種口傳教授。依此因緣法,才可以逐漸成熟有情衆生的「心相續」。

關於教授「有緣空」與「無緣勝義空」的道理,能夠宣講[不了義]法的同時,又能夠宣講[了義]的真實般若智慧。

這樣的菩薩才能夠不著於一切「法相」,令有情衆生究竟明了,唯有「實脩實證」方可到達彼岸的道理。

所以,於此般若的宣講法就分兩種:第一種是「文字般若」,它是依於文字的解義而理解的智慧。第二種是通過內證已超越了文字之上的智慧,已證達實相的般若智慧,亦稱[實相般若]。

然而教授的法師就有多種,其中,由聞聽經教後轉向他人宣說,屬於聞聽與智慧方面的[聞慧法師];一種由聞而得已正思,能夠研習諸法之理趣,而有證量及心得的,屬於[思慧法師]。

還有實脩方面的法師,他可以離於言語之解答,而由心行的智慧契入諸種教法,而能為之活學活用的,並且能夠利益群機而為宣說法教。此種法師為[思悟法師]。 再有一種就是登地以上的大菩薩,以實際證達此實相的般若智慧,而為群機實言宣教的[實相法師]。此種法師宣講的方式,亦屬證達本來離戲空性的大智慧菩薩所行徑,此種菩薩的成就才能夠行此般若真實意義的講解。

以上所說的菩薩中,如果能夠得到「脩道位」圓滿,而得到不退地的菩薩,才能夠為衆生宣說此般若之道。然而,若未通達此實相者,執於表面上的形象,會使衆生誤解為形象上的智慧與錯謬之見解。所以,得道果成就的菩薩在宣講般若波羅蜜多時,是不會毀壞佛陀的「教證法」與「正證法」的甚深含義的。
諸法無常無色無受不緣想,
法本無法無法亦法複無生,
了達諸法無希無懼空性義,
此即行持摩诃般若波羅蜜。


達此般若實相智慧的菩薩,他們具有什麽樣的征相呢?此菩薩在行於般若波羅蜜多時,已經徹底達到了「諸法空相」的真實智慧,深刻地了知一切「有為法」的法性,都是無常幻滅的空性法,於此所經的一切外境,無論是以色的形式出現,還是以聲音的形式出現,他們都不會有任何思想上的分別與執著,能達此殊勝智慧的菩薩,已於外境的[我]及[我所]主客二元的執著,徹底的消除了。已於潛意識的“我”如何,“我”所緣如何的想法早已熄滅。

在得到這些思想認識後,也無需費力的超越了「它」,並且詳盡的通達了一切所行「無相願」的智慧。達此了殊勝的證量與見解,而行於利益衆生事業的同時,又能於「緣起性空」的空性之理得已真實的證知,再也無生任何「緣想」的細微執著,而是以無比寬坦的智慧,於無希無懼中自在每一刹那的當下!於明明朗朗中安住。

具有這種證量的菩薩,才是真正行持摩诃般若波羅蜜多的大菩薩。
彼等有情為化恒河沙數刹,
以此度化無量有情趨二地,
若發勝心繕寫般若經函贈,
此等功德乃為最勝福德聚。


有這樣脩行的補特伽羅;他們由發心的緣故,也調服了如恒河沙數刹土中居住的一切有情衆生,並且度化了他們,使他們這些無量的有情都獲得了聲聞、緣覺的果位。那麽這些脩行的補特伽羅,雖然具有這麽大的功德。若是有人能於《聖般若寶經》的佛母經函生起巨大的信心,並且善寫殊勝的般若佛母經函,贈送於通達般若空性的大乘法行者。而這些大乘行者又善于講傳此《聖般若寶經》的空性教理。此等功德,乃為最勝福德的資糧田,遠遠勝過前者補特伽羅,度化有情趨往聲聞、緣覺的功德是無法相比的。

所以於殊勝的《聖般若寶經》應生具足的信心,時常受持讀誦、並隨身攜帶,將般若佛母的智慧心,相應於自己的心相續,才能夠認識到般若空性的真實意義。
證達空性善說學處衆之首,
辯識無礙轉大乘輪深空性,
依聽聞力聲聞衆者獲解脫,
中上根者證得獨覺佛菩提。


為什麽菩薩能得到最勝福德呢?就是因為此菩薩證達了空性甚深之義,能夠無礙的堪說「有緣」、「無緣」的種種發心脩行的道次第,可稱之為最勝究竟的引導者。亦可稱為說法第一的菩薩,是行於般若波羅蜜多之首的大菩薩!

此菩薩能夠宣說諸法空性及無常無我的一切陀羅尼的法教,令彼等有緣衆生及聲聞、緣覺的脩行者,依聞法之力迅速超出輪囬而趨彼岸。

此菩薩亦能令中、上根器的行者,速得趨入不退地,證得獨覺之果位。上根者得以見道、脩道位的功德圓滿而得到菩提之果位。
勝俗二谛無種世間不生樹,
若無樹種即無苗枝葉華果,
若無殊勝菩提心寶亦無佛,
何處焉生帝釋梵天聲聞衆?


尊貴的佛陀與教法,最初是由一個殊勝的發心開始的。無論是「俗義谛」所闡述的教法,還是「聖義谛」所出生的證法。就像是菩提樹之緣起,最初是需要一顆種子,由種子才可生出芽苗,而生出它的葉、花、果,最後成長為一顆參天的菩提樹。如此緣生的關系,這一切才會存在。

尊貴的佛陀,是由殊勝的菩提心寶開始,也就是由般若佛母的智慧而開啓的,若無此般若佛母的經函,亦不會有佛陀的降臨,更不存在帝釋梵天、聲聞、緣覺以及諸天衆了。
如日俱放光芒普照諸世界,
成就有情任運事業安樂因,
慧命滋長資糧圓滿菩提增,
諸種功德依智所集般若度。


諸佛菩薩的共同願望,是為了使一切有情遠離一切諸苦的輪囬,而趨究竟快樂的彼岸。願祝有情衆生都能夠由般若佛母的智慧得到解脫!

什麽時候——「日輪之光」照耀著金色的大地,使得萬物生命得以和諧有序而蓬勃生機。那時,能夠看到所有有情衆生,從早至晚各自勤懇地忙碌,實現著自己的願望,並且每天具足任運的快樂,永遠都具足這種快樂的因,使慧命不斷地增長,而圓滿菩提道。然而,能獲得此種功德,一切的緣由是與受持般若佛母的智慧所分不開的。
若無菩提亦無龍王無熱海,
閻浮提洲亦無河流百川湧,
如此世界無河亦無華及果,
亦無大海諸多寶藏摩尼珠。


佛陀於此進一步地宣說了因緣法則,於此世界的形成,它能夠和諧的存在,是離不開因緣次序的。如果每個人都為自己設想,而不會為利他作想,就失去了互利的合作及和諧。然而,從最初形成這個世界的開始,就是萬物互利的生命鏈條,而這個鏈條的開始即是和諧的。

我們能夠平穩的生活在此世間,是因為龍王能夠護持佛陀的教法,龍王具有「慈悲心」與「菩提心」的緣故,才能使南贍部洲海水活躍形成生物鏈,各個地域都湧出泉水、江河、湖泊,大地也自然生長出各色的樹木、園林、花果、草藥等,而令大海所能生出各色的珊瑚、珠寶、摩尼珠等。

所以,由於萬物的地、水、火、風、空的鏈條,由此因緣的聚合,才可以變成美好的世界。這一切都和人與人的思想、心念的和諧分不開的。那麽,現今的世界如果有不美好的事件發生,那麽誰都該明白這是哪裏出現了問題!所以,真理不是每個人的,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事情。就真理本身而言亦是不存在的,它之所以産生!因為它是需要與人和諧的方法。
無菩提心無大悲心世無佛,
此諸世間道果功德無能生,
無空性智無大悲心無菩提,
轉動無邊浩瀚寶法亦成空。


我們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空間,世界就是我們的地球村,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每個人都不會為利益他而從事自己的事業,從宏觀到微觀上,大地日月及天地也不管其它什麽生命如何去生存?那麽可想而知,這個世界幾乎無法生存了。所以,在生命之間都應具有相互的所依。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知道,一切萬物的形成都與心念是分不開的。

「菩提心」是為利他而擁有的,「大悲心」更是無我無私的平等利他的心。由此菩提心與大悲心的緣故,才産生了成就者。這些成就的智慧顯現以後,一切世間的功德道果也就更廣大的産生了。

如果沒有無上殊勝的「空性見」與「大悲心」,就無法形成菩提的道果以及功德。佛陀的教法與廣大的傳承,也就無法發生在目前的這個世界上了。
譬如世間諸種有情自光顯,
聚集諸光所照耀故放異彩,
最極光亮太陽之光最耀眼,
無量諸光微塵數分無可及。


在六道中盡所有的有情衆生之中,由自身之體會發光發熱的物種,有許多類,它們也是為了照亮周圍及自己或為他人放出各種光燦而存在的。那麽縱使這些光亮加在一起如星海一般,也是無法與太陽之光相比的。當太陽昇起時,普照著大地與萬物,能給予所有衆生的光和熱。如此,這個世界的人類及各種生命體,無論如何地制造光亮,也是無法與太陽之光相比的。
所有聲聞持戒布施諸功德,
積集脩行所生無量功德海,
菩薩發心一念隨喜勝過彼,
所有聲聞聚集善根無可比。


在佛陀的教法中,依於次第的教法而産生了「聲聞」弟子,所有這些聲聞的弟子所行持的廣大布施,以及持守諸種戒律所累積的無量福德資糧,都無法與菩薩的一念隨喜,所産生的功德利益廣大。甚至,所有聲聞的布施、持戒所得到的善根,更無法與菩薩的一念隨喜之功德相提並論。
無始時來那由他數諸佛尊,
轉動寶法無量俱胝無邊刹,
為利有情由始至今勤勸說,
以大寶舟載渡無量有情衆。


從無法用時間計算年代的開始以來,就已經有了不知多少數量的先佛出世,這些佛陀安住在無法數量的無邊刹土中。安住在某個世界裏成佛,成為了那個世界有情衆生的怙主,幫助他們離於苦難,為滅除無量有情的疾苦而廣傳法教。如具大的寶船一般,載渡了無法計數的無量無邊的有情衆生離苦得樂。然而,佛陀的法教,就像這樣的方式,從來沒有間斷過,如此行境!

直到虛空界的所有衆生,都能達至般若的彼岸,而無余的趨入涅槃之樂。
利有情故所發勝妙大悲心,
世尊導師一切妙法陀羅尼,
聚集無邊三世如來諸福田,
無量海會諸波羅蜜佛法藏,
乃至所有聲聞佛子學無學,
如雲如海了不了義善法盡,
菩薩所集無量功德作隨喜,
回向無邊世界有情證菩提。


行持於佛陀教法的大乘根機的菩薩衆,都是依利益有情衆生為「發心」而建立起來的大悲心。

佛陀為了使一切有情,都能夠建立起與菩薩一樣的殊勝菩提心,所轉動無盡的妙法,為的是達成衆生的真實解脫之願望。從初轉法輪「四聖谛」的開始,就建立了佛法的倫理道德的規範,即講述了苦、集、滅、道的解脫方向。使有情衆生的相續,不斷地成熟為大乘智慧的因緣。依於次第使有情衆生得到了聲聞、緣覺的覺醒。依此成熟的因緣,才宣說了二轉法輪的「無性法輪」的大乘教義。

【四聖谛:“谛”就是如是不顛倒,即是真理。“聖谛”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四聖谛”說四種真理:一者、苦聖谛;二者、集聖谛;三者、滅聖谛;四者、道聖谛。唯有佛陀才能開示它,其余的人只能隨著佛陀而解說,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覺悟,沒有辦法以四聖谛來度化衆生。】

然而,此善法聚集了三世如來的廣大福德,具足了六波羅蜜等諸多無量的海會教法。其中包括;有緣的「教證法」和無緣的「正證法」,以及諸種次第漸脩的教法。如「資糧道」、「加行道」以及「見道」和「脩道」、「無脩道」的法教。猶如不可思議的天空般浩瀚,在這麽多無量殊勝的教法中,諸菩薩都能所集於這些脩行功德作隨喜,並將此種功德,囬向於無邊的大菩提,這才是究竟的成就之道。
菩薩所施應生無住無緣想,
如法回向無生執著衆生想,
若想即住執見著相非功德,
執於有緣所施福德非功德。


什麽才是「具實義」的「究竟囬向」呢?菩薩在做囬向的時候,對於所緣的對境是不應生起執著的,也就是「無為」而行的囬向。心中沒有存在任何掛念之想:「我如何」與「他如何」之念想分別,真正覺醒的菩薩在囬向時,心中是沒有任何想法與執著的。那麽如此說來,當菩薩脩習囬向時,一旦生起「有緣對境」的執著時,就失去了究竟囬向的意義了。所以,所有的菩薩在行於「般若波羅蜜多」的囬向時,都是以「三輪體空」的智慧而行持的。


    关注 虚空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