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意识到了吗?这是一个可逆袭的时代。

 

赶快行动起来吧!...



1、三个变化

有三个正在发生的、明显到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的、实际上影响巨大、意义深远的变化:

人们的平均寿命还在不断增长;

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在不断增长;

人们可用来变现的技能种类越来越多……

过去,一个人想要通过学习成为大师,通路难寻,且很难通畅。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在可连接人口密度稀疏的时代,别说找到大师获得指导有多难了,连启蒙都很难。

2、学习兴趣如何产生?

学习兴趣,通常是通过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激发的。

半年前,我买了一把木吉他送给一个朋友,他家三个孩子。我跟小朋友的妈妈说,要是小朋友小时候就学会弹琴,又那么帅,长大了肯定魅力非凡…… 几个月过去,据说那吉他放在那里,完全都没有动过。

最近的某一天,我那朋友在家里组织大伙烤肉吃,我去蹭饭。过程中我把那木吉他调好弦,当着小朋友们的面玩了一会儿。据说,此后的每一天,小朋友都缠着他妈妈找吉他老师……

这就是镜像神经元的神奇作用。学习兴趣常常并不是被某项技能自动引发的,而是因为见识到真人在实操那项技能,所以才被深度激发,产生兴趣 —— 有了兴趣,什么都好说。

这也是很多父母教育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总是拿着某项技能本身说事儿,却并不“以身作则”,比如,告诉孩子英语很重要,自己却不用英语,所以,孩子的镜像神经元不会被激发,所以根本就没有真实的兴趣,所以就不可能学好。

3、习得知识越来越容易

在遥远的过去,哪怕是互联网并不足够发达的一二十年前,人们其实并没有多少机会“感受到某项技能的神奇”,于是镜像神经元被大幅度刺激的可能性其实很少…… 别说走向成为大师之路了,连那条路的存在与否都完全没有感知。

在过去,就算有了启蒙,找到辅导老师的代价实在巨大。滥竽充数、不知所以然的老师太多。很多以讹传讹的理论虽然早已被推翻,却依然信之者众,乃至于真正有用的方法论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互联网正在抹杀环境之间的区别。

我给我那个朋友装好了“微屁恩”,让他闲着没事儿就在家里看“优土鳖”上搜索出来的吉他演奏视频 —— 大师实在太多了,年龄小的大师也无数个 ——我相信这样激发出来的兴趣,会让那个小朋友自己不断折腾,这比什么老师都强,强无数倍。

过去的十年里,仅仅中国境内,“可连接人口数量”(或称终端密度)就增长了至少十倍 —— 现在微信和美拍的用户都六亿以上了。

也就是说,每时每刻连在网上的人口数量比十年前增加了至少十倍,比二十年前增加了至少一百倍。被正确启蒙、被正确指引的概率和质量都增加了不知道多少倍,并且还在不断提高。

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平均寿命还在不断增加(虽然幅度比不上过去的三五十年的增幅)…… 也就是说,习得之技能“可应用”、“可产出”时间在不断增加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可连接人口密度的增加,可变现的技能种类也越来越多了。

过去,人们总是希望能定义出一些“正经的本事”,现在呢?虽然很多人看不惯,但你仔细想想,那些在直播平台上说说话、唱唱歌、时不时花枝乱颤一下的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习得了一些外人无法想象的技能,不是吗?

与此同时,一切的技能变现能力都比过往更强了。拿写文章来说,别说十几二十几年前,哪怕就在前两年,很多人也无法想象靠在网上写写文章就可以衣食无忧了 —— 这一点我个人感受尤为明显,大家也都知道的。

4、如果还按上世纪的方式生活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是否已经体会到了,别说身边的人,就是你,说的就是你,你很可能依然在按照上个世纪的方式生活,尽管自己确实生活在“当下”。

你并没有意识到你身处的这一代,要比上一代更长寿,所以还想着找个什么安稳的方式过日子…… 全然不知道最终你可能面临的是一个这样的窘境:

终于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和大家一样活了很久。

因为时代的进步,你很容易过上还算安稳的日子。

可有另外一些人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折腾。

最终倒也没发现别人不安稳 ——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人只能越来越安稳。

最终自己倒是无法淡定了,因为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万跳。

5、这个世纪应该这样生活

上个世纪的人们如何生活,说实话我也不是很清楚,虽然我自己也出生在上个世纪。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这个世纪里的人应该这样生活:

1.不要害怕信息过载。我们的大脑有神奇的适应能力,上一代人每天看报就觉得自己有上进心了,这一代人每天看好几个小时手机也没觉得辛苦。

2.  呵护自己的好奇心。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想办法不断给自己寻找启蒙机会。

3. 有意寻找那些神奇的人、有趣的人、不断学习的人。不一定非要与之线下关联,要知道,哪怕只是知道他们的存在,就可以激发镜像神经元。

4. 找到自己的启蒙点,激发自己的兴趣,然后开始钻研。要相信一切的技能在将来都有变现通道。

5. 把读书、学习、钻研、实践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 —— 跟喜欢吃好吃的,喜欢玩好玩的一样,是生活必要内容;别把这些原本正常的内容当作“要头悬梁锥刺股”才能做好的事情。

6.关注自己的健康。年轻的时候要养成健康的好习惯。

6、一万小时定律不靠谱

另外,我总觉得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有点夸张了。其实,训练 100 小时就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已经把绝大多数人都甩在身后了。

不信?从今天开始,每天跑步一小时,坚持 100 天试试看?或者每天一个半小时做器械训练,坚持 100 天试试看?再或者,每天早上朗读英语半小时,坚持 200 天试试看?

更为令人振奋的是,今天很多领域的技能习得起来也比过去容易多了

比如,“全栈工程师”这个技能,在十年前,都没有这个概念,现在呢?2013 年,我个人折腾着去学 Ruby On Rails 的时候,真是觉得其实还是费劲死了;现在呢?今天若是有小朋友再学 MEAN stack,100 小时,真的够了,每天 4 小时,25 天,都够啃三本书且跟着做完练习的。

结语

知识的贫富差距正在以比财富的贫富差距更猛烈的方式增大 —— 而在知识变现越来越容易的时代里,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
专职为你读书

我是摩西君 
这篇文章,是《与时间做朋友》的作者——李笑来老师写的。

李笑来老师对时代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他发现:

1、互联网时代,连接变得通畅;获得启蒙、习得知识的难度,越来越低。

2、人的寿命变长,习得知识之后,“可应用、可产出”的时间,越来越长。

3、知识变现的通道,越来越通畅。

因此,仅仅靠售卖知识就能实现财富自由的时代,已经到了!

幸生在这个时代,因为,它给普通人提供了逆袭的机会和可能。

幸生在这个时代,因为,如果不持续的自我提升,与他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摩 西 的 书 巢  
摩西君出品  微信号:mosesreading
专职为你读书


    关注 摩西的书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