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户外如何带我从“自我”到“本我”的超越

 

一脸胡子拉碴,似乎已成为王石最个性化的标签。9月17日的北京,他坐在万科中心会议室里,手掌上几个磨破的伤口尚...





一脸胡子拉碴,似乎已成为王石最个性化的标签。9月17日的北京,他坐在万科中心会议室里,手掌上几个磨破的伤口尚未愈合,这是前一天在上海划8人单桨赛艇时留下的痕迹。当这张面孔频频出现在雪山、海洋甚至高空时,人们记住的不仅是万科“掌舵人”的头衔,还有另一重身份――户外运动爱好者。



攀岩、漂流、滑翔……这些户外运动是新兴的体育时尚。高山,荒漠,雪野,都曾留下户外爱好者的足迹;溪流,峡谷,丛林,都是户外爱好者神往的“天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户外运动悄然兴起,至今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05年4月,山地户外运动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列为第100项体育运动项目。据估计,目前我国户外运动爱好者已达5000万人,而且人数仍在迅速上升。方兴未艾的户外运动,也带动了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



释放个性,感受自我内心的宁静;对话天地,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帮互助,团队合作,追求人与他人之间纯净的真挚情感;崇尚科学,反对冒险,秉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这些都是户外运动的品质与真谛,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所应倡导的优秀品格。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结实、干练;虽年逾五十毫不落伍,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过度理性而缺少一些冒险精神,那是很乏味的。他,就是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

王石是目前中国登上珠峰的“最老的人”,“7+2”纪录完成者,滑翔伞6100米国内纪录创造者,2005年环海南岛帆船比赛冠军。



2003年,52岁的王石登上了海拔8844.43米的珠峰

“我就想着一定要活着回去,不要有多余动作,一定要头脑清醒。”

2003年5月22日14时50分,王石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珠穆朗玛峰的顶峰是个雪檐,顶端是个很缓的坡面,凸出的部分冲着尼泊尔,坡面对着中国。上面积雪覆盖,挺宽阔的,大概能站二三十人。”

站在顶峰的王石往下看,除了飘雪和弥漫的云雾,什么都看不到。王石做了登山者到达顶峰必做的两件事:一是拍照留念;二是展示国旗。15分钟后,他开始下撤。下山后王石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到山顶时什么感觉?”记者们希望从他口中得到些让人心潮澎湃的回答,然而他只是老老实实地说:“我就想着一定要活着回去,不要有多余动作,一定要头脑清醒。”

从山上下来后很久,王石一直恍恍惚惚。登顶瞬间成为过去,再回头看那么高的一座山,“我都不相信自己曾经上去过。”一切仿佛都变得不真实。直到总指挥让他填写一张表,上面写着“姓名、单位、高度”,王石写下了“王石、万科集团、1米76”,回头去看旁人的表,最后一项赫然填着7000多米,他愣了一下,“那时候第一次觉得,天哪,8840多米!顿时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感。”

说起来,登顶珠峰一直是王石的一个理想,自从2001年成为国家登山运动健将以后,珠峰就被他确定为2006年前完成的目标。

2003年是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中央电视台准备做专题现场直播,可是他们发现当年攀登珠峰的50多支队伍中,竟没有中国队,这无疑是令人沮丧的。“后来他们了解到2003年准备攀登8000米以上山峰的,中国有两个队伍,一个是西藏登山队,他们曾经登顶珠峰不会再登;再一个就是我组织的登卓奥友峰的队伍。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就找到我,说服我们的队伍改登珠峰。”这对于当时的王石来说,无论心理还是身体都未做好准备,可考虑到“这是非常好的机会,可以宣传登山运动”,他很快便答应了。但是王石提了条件:电视直播时尽量少用镜头对着他。

摆正了位置,确定了目标,王石开始投入积极的准备。其间登山队的王勇峰队长说,“今年队员的实力特别强,氧气也很足,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调整计划,就这么爬上去了。”



早在1999年,曾被预言坐轮椅度过余生的王石,开始了他的雪山之旅

“登山带给我的感受恰恰不是冒险,而是要更珍惜生命,更加踏实地走每一步。”

对王石来说,登雪山,源于一个误会。

1995年,王石的事业正如火如荼,他的左腿突发剧痛,经诊断为腰椎骨长了血管瘤,有可能下肢瘫痪。“听到诊断的第一个念头,是瘫痪之前我一定要去趟西藏。”不为别的,就是想看看珠穆朗玛峰。

1997年,王石第一次休年假。近知天命之年,他终于来到了西藏。在西藏,他遇到了两个登山家,聊了两个晚上。“他们说既然你没瘫痪,又这么喜欢冒险,那你就去登雪山吧。”就这样,曾经被预言坐轮椅度过余生的王石,开始了他的雪山之旅。自1999年第一座雪山玉珠峰开始,9年的时间,他爬了20多座雪山。

对于王石登山,许多人起初认为不过是一场“秀”。及至他爬上了世界最高峰,许多人又不理解了:一个集团企业的董事长,年薪600万元,玩点什么不好,偏要跑去登雪山!脚上磨泡、手指冻伤、动辄还有生命危险,图什么呢?同样是企业家,人家打打高尔夫,不是既轻松又体面吗?

“干什么不危险?有人打高尔夫都被飞过来的球打掉满口金牙呢!”王石说,国内的很多人认为登山只是年轻人的活动,其实国外许多登山队的人员都来自银行家、律师这样一个社会阶层,在他们看来极限运动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刚巧我也完成“7+2”后,王石突然觉得很失落,生活似乎一下失去了目标。登顶一度是他登雪山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如今极限探险的最高境界已然实现,户外还要怎么玩下去?“我的心态开始变化,更加在乎过程中的感受。”2005年,王石参加重走“玄奘之路”活动。行前每个人都认为,对于见过大场面的王石,这样的旅程纯属玩票性质的浪漫之旅。可是他关了手机,认认真真走了下去。

“清晨坐船行进在恒河上,这个民族的生老病死,生命的循环,一幕幕火花般地在你眼前展现着。哎呀,那种感受书上是没有的!”感受到这些变化,他的兴趣慢慢向人文探险转变,过程成为他新的兴奋点。

除了行走,年少时的梦想也被再次提起。“一直以来我都很向往大陆之外的碧海蓝天,如果不是经商,我肯定会做一名海员,在世界各个大陆之间漂流。”如果说登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航海则是冒险和浪漫同时进行。王石说,“60岁以前,我要完成环球航海。”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如今的王石还有“很大的野心”

60岁之前,完成环球航海;60岁,再登一次珠峰;60―65岁,穿越撒哈拉沙漠……

年龄并不是王石决定自己生活方式的依据。登顶成功后,王石一下子成了“国内登顶珠峰最大年纪者”。对于这个“最大年纪”,他并不认同。

就在他登顶珠峰前两小时,一位70岁的日本老人登顶珠峰,创下了人类登顶珠峰最大年龄的纪录。当老人在顶峰给父亲打电话时,他99岁的父亲正在长野滑雪场滑雪。

王石热衷于推动登山运动的发展。登山的人多了,雪山的圣洁与纯净,似乎给登山的人群集体披上了神秘而又美好的外衣。“但其实许多人进入到这个圈子目的不是那么纯粹的。印象中我们第一次登雪山的队员中很多是因为失恋,或是工作不开心,很彷徨才来登雪山的。你会发现很多人登雪山,都不是正常地循序渐进,这种情况很容易出问题。”

王石说,他喜欢登雪山的刺激,可他并不会心血来潮。王石是圈内公认的“模范学生”。登雪山、玩飞伞、驾驶帆船,每一项喜欢的运动他都会接受专业训练,像认真工作一样认真玩,要玩便玩出个名堂。

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皆乐的王石还有“很大的野心”:60岁之前,完成环球航海;60岁,再登一次珠峰;60―65岁,穿越撒哈拉沙漠;更远的将来,穿越亚马孙河……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让自己在将要离开世界时,才遗憾本来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体验更多人生的乐趣。”王石说:“户外,是一种生活状态。”

七院旅行网,户外结伴出行平台!
这里有一帮和你一样的朋友
如果感兴趣请关注
(微信号:qylxww)


    关注 七院旅行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