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笔记  高冷的基因检测,盈利模式如何落地?

 

基因大数据应如何突破商业模式限制,从智库的角度助力精准医疗?...



▲ 关注“健康点”轻阅读智库

每月一场的健康点·移动健康公开课
周四晚窝在沙发里
听听大咖们的干货分享


「课堂笔记」
4月7日,健康点移动健康公开课邀请到基因大数据专家、奇云生物和奇云诺德创始人罗奇斌,从三个角度解读精准医疗现况:精准医疗目前的业态,有哪些机遇和挑战?传统企业应如何转型,互联网企业又应如何结合自己的优势切入?有哪些典型案例?基因大数据应如何突破商业模式限制,从智库的角度助力精准医疗?
罗奇斌认为:

1、我国精准医疗的发展业态是机遇和挑战并存2、传统企业应升级,互联网企业重点在于颠覆,切口在基因检测。3、把数据转化成知识,提供“场景化数据服务”。以下为公开课实录:

精准医疗这个概念真得很火。

自从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了“精确医学”计划,做一百万人的基因组测序,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打通从基因组数据到临床应用的道路,这让国内精准医疗行业燃起了“一把火”。

精准医疗,利用现代化的医学手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它的目标就是要为每个病人量身打造出最优的治疗方案,使疗效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精准医疗没有改变治疗本身,也没有改变药或者医药使用方案,精准医疗的重点在于,精准地使用药物对症下药。

人多力量大?机遇挑战并存



精准医疗创建了一个庞大的患者医学数据信息库,这有助于研究人员通过这些数据研究,找到疾病的根本源头,从而提出更为合理和完善的治疗或预防方案。

临床大数据的发展会促使健康预防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台阶,而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恰好能让基因检测的数据积累过程大大提速。

而另一方面,精准医疗也面临不少挑战——基因数据生产的环节需要使用基因测序技术支持;开发新的有效药物需要巨额的资金;此外,还有药物针对的人群越来越有限,药物研发周期越来越长等问题。

从商业角度看,通过精准医疗收集到的数据不能直接变现,要先经过转化,数据转化为信息再转化为知识才能被医生所用,否则就不是有效的数据。正因如此,精准医疗正向着基因科学发展,利用基因测序技术收集基因数据,因而基因测序和精准医疗越走越近,慢慢结合在了一起。

“小而轻”的互联网企业更有机会“落地”



很多传统企业在谈“转型”,而在罗奇斌看来,“升级”则更为贴切。

随着分工的精细化,有着庞大身躯的传统企业要转型是十分困难的。相对而言,互联网企业的轻资产结构,更适合快速地轻装上阵。

其实,能推动传统企业走上“升级”之路的远不止拥抱“互联网+”这一种途径,在精准医疗的迅速发展形势下,或许通过拥抱“基因+”,也能“通向罗马”。“基因+”需要思维上的转变,更需要重新认知自身的技术、服务和产品研发。也就是说,传统企业要升级,需要在思维认知上接受信息时代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

以传统的IVD行业为例。IVD指的是体外诊断(IVD, In-Vitro Diagnostics),即将血液、体液、组织等样本从人体中取出,使用工具进行检测与校验,以便对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检测、后期观察、健康评价、遗传疾病预测等的过程。

截止到2013年,全球的IVD试剂市场规模为466亿美元。在我国,IVD试剂的市场规模在2014年达到48亿美元,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我国分子诊断在体外诊断中的占比较小,相较于国外的8%比例,我国分子诊断在体外诊断中仅占5%。因此,基因检测仅仅是市场占有率5%的分子诊断中被看好的一个技术,还远远谈不上主流。

国内目前基因检测技术主要还是应用在两块:无创产前DNA检测和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这两块都是实现精准医疗的“领头羊”。

事实上,“转型”也并非易事,罗奇斌表示。对于主攻生化或免疫的企业来说,转型到基因检测的难度很大,相应的,要从基因检测转型到大健康市场也并不简单,“每一次转型都是割肉”。不过,在IVD行业里,国内还未形成首屈一指的“老大”,试剂和设备的生产环节还掌握在海外企业手中,大多国内企业仍在通过代理模式起步,并倚靠技术服务来发展。传统模式的短边,变成搭载互联网基因的企业一个发力点。

不过即便只有5%,基因检测的未来,仍颇具“钱景”。罗奇斌认为,基因检测发展速度快,增长空间大,互联网企业寻找这样一个与大数据和互联网相关的轻资产企业进行投资,会是一个进入精准医疗领域最快的方式。

的确,以基因检测为切口快速进入精准医疗领域,互联网企业便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其“小而轻”的特质,快速把基因检测得到的数据转化为信息,再把信息转化为知识,通过技术产品化,实现盈利模式落地。

罗奇斌预测,精准医疗领域在未来三年会发生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先切入的将是互联网医疗企业,其次才是以云计算为导向的企业。

追随“前辈”前行



几乎所有的基因公司都在关注23andMe,一家个人基因检测公司。2012年,美国的23andMe公司融得新一轮5000万美金,于是启动了“烧钱”的$99个人基因检测项目,再一次将基因检测推上风口浪尖。

不止美国互联网巨头在盯紧这块“蛋糕”,日本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意识到这个行业潜在的巨大商机,拿起“刀叉”跃跃欲试。

而在此之前,日本提供基因检测服务的机构多达七百多家,服务技术和费用缺乏统一,整个基因检测市场一片混乱,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和监管规范。

2014年,日本互联网巨头也开始正式布局基因行业。日本移动游戏巨头DeNA宣布推出名为“Mycode”的基因检测服务,服务包括283项检测内容,并且给出检测后相应的饮食和锻炼跟踪提示。检测刚刚推出的时候,含有三个价格档位,35种疾病检测收费9800日元(约500元人民币),100种疾病检测收费1.98万日元(约1000元人民币),283项全套检测收费2.98万日元(约1600元人民币)。

而日本雅虎也很快启动了个人基因组数据库“Health Data Lab”项目。模仿23andMe的操作方式(网络招募+在家采集+检测外包),通过融资“烧钱”构建日本人的基因数据库。前期免费提供一万人的基因检测服务,检测项目包括40项疾病和80项身体状况等。

中国呢,基因检测靠谱么?



在中国最早一批出现的消费级别的基因公司里,最大的当属2006年成立的联合基因,通过一句夸大的广告词,“基因检测能算命”,它甚至让三四线城市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了基因检测这一新鲜名词。不过,这出闹剧曾一度让基因检测市场跌入寒冬。

不过,新一波机遇又已来临。从去年国家政策一片利好基因测序市场带来的临床应用,到奥巴马燃起的精准医疗这把火,让基因检测再度热了起来。

而我们还是不得不冷静一下:360基因模仿其旗下产品销售模式,采用电商形式开始在线销售基因检测产品,用时三年却累积了不足三千用户;上海的Hi基因利用互联网众筹模式“烧”了一批,最终仍宣告流产,以团队解散告终;基因猫、知因保、23魔方、微基因、一脉基因……一大批借着电商、众筹、O2O等平台起步的基因检测公司依旧怀着对市场执着的信念,在前赴后继地扑向这股基因检测“大火”。

同时,还有不少互联网公司也想要“乘风”玩一把基因检测。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医疗公司在已经达到2000家,基因检测公司过千家。罗奇斌预估,2016年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数量还会增加一倍,和互联网医疗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会迅速发展,但是这里已经是一片红海。“在资本寒冬来临之际,会死掉一半的互联网医疗公司。”

怎么做,才能“求生”?



中国最需要的是提供“场景化数据服务”的基因公司。像美国的23andme本质上不是一家基因检测公司,而是能够提供“场景化数据服务”的基因公司,它一方面把“场景化的基因产品”推向了医疗领域,另一方面把“场景化的数据服务”推向了药企。

未来谁能最快地把医疗数据转化成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给到医生,谁就能够获得用户。

也就是说,把大数据变成小数据,把小数据变成有用的信息,把有用的信息变成场景化的知识,让知识流动起来,商业价值才存在。

点击健康点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栏 - 热门活动 - 公开课笔记,查看往期干货集,一次看个够!


- 周末愉快! -
- 好活动  别错过 -
↑医院能像星巴克一样品质复制么?4月18日,2016民营医疗发展高峰论坛,我们再聚首,深刻剖析民营力量与健康中国。
↑“互联网健康医疗”+保险的发展模式将何去何从?4月21~22日,我们将在第五届国际健康风险管理论坛寻找答案!
尝试回复关键词,查看更多
移动医疗 | 分级诊疗 | 社会办医
医药电商 | 网上药店 | 医疗改革
刘谦 | 赵衡 | 曹健 | 汤晨

回复“呼叫来福君”勾搭健康点嗷~
财新健康点出品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微信号caixin-life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健康点精彩文章


    关注 健康点healthpoint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