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也有讲究,哪些人群应少吃或不吃,你知道吗?

 

“碧装束裹三角尖,玉带一缕腰间缠。未解罗裳清香送,无限诱惑在里边。”5月26日,尽管离端午...



“碧装束裹三角尖,玉带一缕腰间缠。未解罗裳清香送,无限诱惑在里边。”尽管离端午节还有一些时间,但粽香已在各大商超、市场及街边弥漫开来。

商超粽子琳琅满目 传统口味颇受欢迎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内多家大型商超看到,超市正门口打出各种有关粽子的宣传广告,走进后发现各品牌的粽子已琳琅满目,粽子早已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口味各异,有豆沙、板栗、八宝糯米,还有鲜肉、蛋黄等,口味应有尽有,而且包装也呈多样化。

在一家大型商场内,正在挑选粽子的市民王女士对记者说,相对于礼盒包装的粽子而言,自己更愿选购一些传统口味的散装粽子。一是自家吃的,没必要看包装,二来,以前买过包装华丽的粽子,但味道很一般,买了家人都不喜欢。商场导购人员也告诉记者:“从目前销售情况看来,传统口味的粽子确实比较受欢迎,对新鲜口味的粽子,顾客会买一两个尝尝鲜,但对传统口味的粽子会毫不犹豫地选购。”

微信叫卖粽子不少 购买保存交易截图



“刘氏端午粽子,出炉啦,干净卫生好吃,个大料足……”这是记者微信朋友圈的一条内容。端午节临近,微信上,跟刘小姐一样打温情牌叫卖自制粽子的不在少数,农家秘制板栗肉粽、妈妈家私房蛋黄肉粽……“私房粽”在微信圈里吆喝声不断,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记者发现,朋友圈卖自制粽子的,有些是自己送货,有些是快递。“如果味道还不错,我还是愿意买点尝尝的。”记者昨日采访了数位市民,大部分人表示并不反感有朋友在朋友圈卖手工粽子。但也有人表示,这些粽子吃起来不大放心,就算吃出问题的话,也不好意思扯皮。记者提醒广大市民,在微信上购买粽子时需留心,最好保存交易截图。



吃粽子有讲究适当食用为妙



粽子虽好,不宜多食!吃粽子应注意哪些?养生专家作出提醒,粽子由糯米造成,但糯米却不易消化,所以患有或曾患肠胃病的人不宜多吃。

小朋友、老人家的消化功能亦较差,所以吃粽时必须有克制,并且尽量趁热吃,以免冷却后更难消化。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宿病复发。

已包好的粽要尽快吃掉,不宜保存太久,此外,保存粽的地方亦要清洁卫生,阴凉透风。同时,吃粽子不喝冷饮。在食用时若感到粽子口味不正,不要食用,粽子应具有粽叶、糯米及其他谷类食物应有的香味,不应有酸腐、发霉、发馊等异味。

(闽西日报记者傅晓君 通讯员小刘)
提醒
     以下三种人群尽量少吃或不吃

1、心血管病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胃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既多又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患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3、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关注 闽西日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