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该吃什么(续)+虚不受补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上一篇说了一大堆,也没说了什么,具体的什么人该吃什么才是合适的,结果楼主告诉宝宝们:吃喜欢的、吃了不会不舒服的(会舒服的)、没有不良反应了——空虚得不得了,比什么都没说也就好那么一丢丢啦!

恰逢最近中国营养学会出版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笔者就把相关的信息罗列出来“充撑一下场面”好了:













提倡均衡饮食,这是非常实际的,比吹嘘某某食品/药品含有如何多的营养物质、如何有利健康的“神话”更合常理。《黄帝内经·素问·脏器·法时论》中有这样的记载:“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就是提倡均衡饮食:五味养五脏,“亢则害、承乃制”,平衡才是不变的主题。

但有2点还是值得斟酌。

1、关于【胆固醇】的问题

可能大家早已经看过之前在网上广为流传的《颠覆·美国政府修改了40年以来的错误:胆固醇有益无害,不再分好坏》之类的文章。例如:

http://www.vccoo.com/v/6df864

“美国农业部负责每五年更新一次美国膳食指南,在其2015年最新的膳食指南中写到:‘长期以来,我们建议居民胆固醇每日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今年,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DGAC)不会再限制居民胆固醇的摄入量,因为目前的证据显示膳食胆固醇与血脂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专家强调:根本就没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分,胆固醇在我们体内不会导致任何阻塞,请将最新的关于胆固醇的事实广而告之。”

【斟酌的地方】

正常饮食下,人们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少于人体所需,大部分都需要人体另外合成,人体合成胆固醇有自己的机制。脂肪进入人体后,只有极小部分胆固醇会被吸收,绝大多数都会进入三羧酸循环,再由人体运用三羧酸循环的产物,通过肝脏重新合成胆固醇。因此“通过少吃胆固醇而降低身体总胆固醇含量”是不可能的。

然后,是有“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之分的,用“船载货物”的比喻:胆固醇就是“货物”,脂蛋白就是运货的“船”:低密度脂蛋白将胆固醇运送至动脉,高密度脂蛋白从动脉中运走胆固醇,通过肝脏最终排出体外。本应该是处于“入货、出货”的平衡状态的: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入货)太多,高密度脂蛋白(出货)太少,结果就形成“囤积”,囤积在动脉里头的胆固醇,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形成血栓,造成血管阻塞。

但引起人体“高胆固醇血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基因、生活规律、饮食习惯等等。从饮食角度来讲,单纯限制胆固醇摄入的意义不大,应该更关注饮食的总量和比例——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关于【牛奶】的问题

一言不合,先上视频:



这个视频相信不少人也曾经看过了。这个视频是“黑”牛奶的。自这个视频出来之后,国内很多专家学者也纷纷出来“挺”牛奶。

学术争鸣就是这样的,对于同一个事物、现象,往往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中医学也是这样:所以中医是分门派的。

笔者的立场:对牛奶,是有所保留的。

不是说不相信国内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崇洋媚外搞个人崇拜(视频中的T.Colin Campbell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而是,

在笔者的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那些有过敏倾向的小孩子(湿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通过限制牛奶的摄入量,过敏的症状确实是得到缓解的:这和视频中香港的梁医生看到的现象是吻合的。而笔者许多中医的小伙伴、前辈,也都有共鸣,甚至在微博、朋友圈发帖子,呼吁过敏体质的小孩子,应该减少喝牛奶,甚至不喝牛奶。

——或者,有一天,笔者的立场会改变,也会“颠覆”,但,绝不是今天(It is not this day!),所以,遇到这样的孩子,首先会建议他们“戒(牛)奶”。

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发个大图总结一下吧:运动也很重要啊!

——然后到今天的中心话题:“虚不受补”。

·关于【虚不受补】

首先,什么是“虚不受补”?

“虚”和“实”,是一组相对的概念,《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邪气盛”是指病邪的力量强盛,习惯称这种状态为“实”、“实证”;

“精气夺”是指人体的气、血、阴、阳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精微物质的匮乏,这么一种状态,习惯称之为“虚”、“虚证”。

那该如何调整这样的“虚”、“实”状态呢?《黄帝内经·灵枢·脉经》提出“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

邪气盛的时候,需要用“泻”的方法(非单只泻下一法)调整。而精气不足、虚的状态下,需要用“补”的方法调整。

所以,这里首先需要告诉大家的是:是处于虚的状态下,才可言补,绝不能无视虚实,滥补乱补——本来就不虚,还补什么补啊?

那如何判断自己虚不虚?是什么地方虚呢?

“精气夺则虚”,虚证,主要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4大类型:

【气虚】的表现: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舌质淡嫩,脉虚,或有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则上述症状加重。

而能够缓解“气虚”症状的药物、食物,称之为“补气药”,常用的为: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黄芪、白朮、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刺五加、绞股蓝、红景天、饴糖、蜂蜜……

常用的补气类中成药,也推荐几个: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薯蓣丸、香砂六君丸、玉屏风散。

【血虚】的表现:面色淡白或萎黄,眼睑、口唇、舌质、爪甲的颜色淡白,头晕,或见眼花,两目干涩,心悸、多梦、健忘、神疲,手足发麻,或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延期甚至闭经,脉细无力等。

而能够缓解“血虚”症状的药物、食物,称之为“补血药”,常用的为:当归、熟地、白芍、阿胶、龙眼肉、何首乌(这个药还是留点心眼好了)。

常用的补血类中成药:四物汤,八珍汤(由四物汤和四君子汤组成,所以是气血双补),十全大补汤(由八珍汤加减而成,也是气血双补)。

【阳虚】的表现:畏冷、肢体发凉,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胖,舌苔白滑,脉沉迟(或细数)无力。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表现。

而能够缓解“阳虚”症状的药物、食物,称之为“补阳药”,常用的为:鹿茸、淫羊藿(又名:仙灵脾)、巴戟天、杜仲、续断、益智仁、肉苁蓉、核桃仁、冬虫夏草、海马。

其实这一类药,应该更多的,但有些比较“恶心”,所以被笔者和谐掉了,就推荐了些相对正常的。

而常用的补阳类的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五子衍宗丸(这名字是不是好牛逼)。脾阳虚的还有:理中丸、桂附理中丸(习惯将这些归为“温里药”而不归“补阳药”)。

【阴虚】的表现: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五心:手掌心、脚掌心、胸口),潮热(即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等。

而能够缓解“阴虚”症状的药物、食物,称之为“滋阴药”,常用的为: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黄精、石斛、枸杞子、黑芝麻、桑葚子、女贞子、旱莲草。

还有的就是笔者习惯说的一段话:“滋阴的食物煮出来的汤啊,质地都是偏稠的,比水稠一些,比油稀一些,就是那些海螺片、花胶、虫草花,乃至燕窝这些,煮出来的东西像“鼻涕”(好吧,又被恶心了),这些东西,中医认为是可以补充人体的“津液”(以形补形),所以称之为“滋阴”。

而常用的滋阴类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其实还有心阴不足引起失眠的“天王补心丹”(习惯将这类归为“安神药”)。

综上,“精气夺则虚”,虚证,主要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4大类型,结合肝、心、脾、肺、肾五脏,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虚弱的类型,如上面说的用理中丸治疗的“脾阳虚”,用柏子养心丸治疗的“心阴虚”。除此之外,还有肺气虚、脾气虚、肝阴虚、肝血虚……等等,在以后的文章再详细展开,这里就不逐一赘述了。

与之匹配的,凡能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衰的病理偏向,以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虚药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扶正祛邪的作用。在物质代谢方面,补虚药对肝脏、脾脏和骨髓等器官组织的蛋白质合成有促进作用,或改善脂质代谢、降低高脂血症。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学习记忆功能。并可调节内分泌功能,改善虚证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减退。本类药还有延缓衰老、抗氧化、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促进造血功能、改善消化功能、抗应激及抗肿瘤等多方面的作用。

——以上的内容,引自《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的教材,不是笔者瞎编忽悠人的啊。

唠唠叨叨了一大段,终于可以讲“虚不受补”了。

临床工作中,笔者会遇到那么一些客人,Ta们似乎懂得一些中医的知识,所以也习惯自己去“调理”自己,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医生,我明明就是虚,但为什么,一吃补的东西,我就上火:喉咙痛、口腔溃疡、睡眠不好?”

——我是不是就是【虚不受补】?

是的,这是老百姓认为的“虚不受补”,是“虚不受补”其中的一种表现。但笔者为什么说是“老百姓”认为的呢?因为,

“虚不受补”其实是一个悖论——因为,是“虚”,那就应该“补”;同时,用“补”能缓解的状态,就是“虚”,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

所以,“虚不受补”这个命题,既承认了是“虚”,但同时又承认了“补”不效,结果就是个悖论。

但老祖宗也就这么流传下来了,坊间的老百姓也都这么说了,都形成了共识,根深蒂固般的存在着,尽管这样,它还是一个悖论。

笔者尝试寻找到底这个“虚不受补”,最早是出自哪一位高人的见解,然而并无所得。仅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看到一点点端倪: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老百姓担心的,是疾病太多了一不小心就病倒了。而医生所担心的,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了,不足以处理层出不穷的疾病。病人有以下六种情况,是“不治”(不容易治)的:

第一,牛逼哄哄的而且不讲道理的,这样的人不好治(在扁鹊的年代,医患关系就这么紧张啊,看来啊,傻逼年年有,最近特别多);

第二,看钱财看得比身体健康还重要的,这样的人也不好治(我们现代人的话是:40岁前用健康换金钱,40岁后用金钱换健康),最后是“信巫不信医”的,这是第六种“不治”。

今天说“虚不受补”,着重看第五条,“形羸不能服药”。读大一的时候,教笔者医古文的老师,姓范,是传统气息很浓的一位先生,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上课一定穿唐装,上他的医古文课,可真是一种洗涤似的享受——被传统文化洗涤的享受:精解到每一个字,是从什么古籍考究的,这个词怎么解,这句话又怎么解,解得非常的细致,而且有根有据。之后看郝万山先生解《伤寒论》,也是这样的感觉——让你不得不信服他,就是一种无懈可击的感觉。

那时候,范老师是这么说的:“形羸不能服药”,能,是个通假字,通“耐”字:病人到了终末期阶段,形体虚羸,胃肠机能虚弱到根本耐受不得药物的作用。这才是相对真实的“虚不受补”:吃下去的药,都吸收不了了,发挥不到药效,这还怎么治?

为什么是通假字而不是直解为“形体虚羸,以至于不可以服药”呢?记得当时范老师是这么解析的:要真的虚弱到这样的状态,已经不单是不能服药了,应该是连食物、水之类的都不能服得下才是,为何单论“不能服药”呢?那应该直接记述为“形羸不能食,五不治也”:什么都吃不下了,这已经是病情到了最后的阶段,回天乏力。连水连饭都吃不下了的人,开药能服下么?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所以,这样形羸的病人,扁鹊给他开过药,吃了,但胃肠机能虚弱不能吸收,才出现这样的“不耐服药”的情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肠外营养】的发明,对于这类胃肠道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的病人,的确能解决“形羸不能食”的问题,以前笔者还在医院当“规培”的时候,在ICU见到那些护士姑娘,每天都在为某些病人配置一袋一袋长得像牛奶一样的营养液,然后通过中心静脉导管直接输入到血管中,那时候的心情还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是为医学科技的进步而欣慰,另一方面是“连美味都无法感受的人生,该是有多可怜”!

所以,真正的“虚不受补”,该是形容上述的状态的,而不是“医生,我吃了补药上火了”。吃了补药上火了,那只有证明:这不是虚证。但往往是后者,却成为了现代“虚不受补”的主流认识观。

从扁鹊的时代,飞跃到了清朝,看看清朝的“虚不受补”——这也是能找到的专篇论述“虚不受补”为数不多的古文之一了。清朝温病四大家之一的吴鞠通,他的《医医病书》中有《俗传虚不受补论》写到:

“……虚不受补之症有三:一者湿热盘居中焦,二者肝木横穿土位,三者前医误用呆腻闭塞胃气、苦寒伤残胃阳等弊。

湿热者,宣其湿而即受补;肝木横者,宣肝络,使不克土即受补;误伤胃气者,先和胃气即受补矣。和胃有阴阳之别、寒热之分。胃阳受伤,和以橘皮、半夏之类;胃阴受伤,和以鲜果汁、甘凉药品之类。随症类推,惟胃气绝者不受补,则不可救矣。”

然而,这3种情况,能够称得上是虚证么?中焦湿热,肝旺克脾,庸医误用呆腻(药物)闭塞胃气、误用苦寒(药物)伤害胃的阳气。都不可算得上是虚证,但却和现在主流认为的“虚不受补”合拍。

现代老百姓所说的“虚不受补”有时是泛指补药在被消化吸收后产生了各种不良反应, 不仅能导致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有时还伴有头晕、流鼻血、喉咙痛、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皮疹等认为是“上火”的系列症状。

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么办?

因为,这不是“虚”,或者说这不是单纯的虚证,在虚的基础上,还存在其他因素,导致“补”不效,专业上习惯称这样的状态为“虚实夹杂”。

好比上面吴鞠通说的那样:尽管有气血阴阳亏虚的表现,但中焦还有湿热,那就得将“湿热”清除,再可言补。笔者习惯和这类型“虚不受补”的患者举这么一个例子:

一个空的水桶去装水,水龙头的水哗啦哗啦的往下流,一会儿就把水桶装满了。这就是虚证用补药的情况。但现在还有湿热,这个湿热,就好比盖子一样,阻隔了水往桶里流,这还不单止。你把水龙头打得越开,水放得越猛,那个盖子就会将水溅得越高:这就是有些人大补、特补,以至于补得“上火”的原因,都被“湿热”反弹到上面来了,这补下去的都是能量啊,能“发光发热”的营养物质,现在都被“溅”到上面来了,能不流鼻血、喉咙痛么?

处理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把“盖子”(湿热)打开,水就能顺利下到空桶里头了。笔者会让这类型的病人,先吃消食的方子,为什么不是清热化湿的方子,而是直接消食?

这是受了赵绍琴老先生的经验影响,下面是一则处理阴虚的病人,但脾胃功能不好的案例。

也不仅这一个案例,赵老习惯在用补药的同时,加用消食的药,如焦三仙(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砂仁……还有一个叫水红花子的,笔者没有用过,但小伙伴们都说好。

所以,笔者常常会这么说:“当你难以判断适不适合喝花胶、燕窝这类黏糊糊的东西的时候,对着镜子,将舌头伸出来,看看舌苔是不是厚得一逼?如果是的话,还是建议你先不要喝这样的东西,不然你又会问我‘医生,我上火了怎么办?’。”

先给你清湿热,化舌苔,常用的是保和丸、枳术平胃散、藿朴夏苓汤,甚至是达原饮、枳实导滞丸。笔者这里推荐保和丸,有中成药、方便,药性平和,大人小孩都适合,消食化积,给你的胃肠道扫垃圾,效果杠杠的,谁用谁知道(像是广告口号,呵呵)。

还有,会建议这些常常舌苔厚得一逼的客人们,特别是小孩子,每2~3周煮1次山楂、麦芽、鸡内金,煮水代茶喝——现在的小孩没几个是营养不良了,基本上都是营养过剩,家长们生怕孩子饿着了,拼命的吃这个吃那个。孩子消化功能不好,吃下去又吸收不了那么多,结果沉积在胃肠道,形成“积滞”,更加阻碍营养的吸收。所以需要消食,大人也一样,特别是那些到处吃喝的吃货。山楂、麦芽、鸡内金,保和丸,都是你们的好伙伴。

第二个“虚不受补”的情况,吴鞠通认为是“肝旺克脾”(五行中,肝属木,脾属土,木是克土的),其实肝郁也会克脾,这时候需要【逍遥散】,也有中成药,肝郁、血虚、脾气弱,疏肝解郁健脾养血,逍遥散,杠杠的,不止女同胞,男同志也适用啊——现代年轻人精神压力大啊,上有老下有小,供房供车养小孩,上级又难伺候,肝郁的人特别多,这时候,逍遥散就是你们的好伙伴,心情舒坦了,补药才能吸收啊(其实不仅仅是补药,食物也是啊,你看苦恋中的那些男女,还有心情吃饭么?)

第三种情况就是乱补了,明明人家就是脾胃虚寒,你给人家下苦寒的药伤脾胃。引申扩展的就是明明就是肾阴虚,你让人家吃鹿茸……是寒是热分不清,阴虚阳虚看不准,结果把身体调得越来越不平衡了。这一类型的人,奉劝一句:“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这是《汉书·艺文志》的话,意思是:“有了病与其被庸医误治,不如不治疗,不治的话,反而相当于一个中等水平的医生。”

——所以,笔者最怕见到那些懂一些又不懂一些的“大妈”(不是标签化,只不过确实大妈居多),不要乱吃药啊,行不行。

吴鞠通的文章最后一句是“随症类推,惟胃气绝者不受补,则不可救矣”,那就是和上面说的“形羸不能服药”一致了,古时候这是“不治之症”了。

临床上,还有一种情况,也被老百姓认为是“虚不受补”,以小孩子的案例多见,譬如:

“我家孩子汗很多,老人家给Ta煮黄芪水喝,结果汗是少了,但‘上火’了。”

“怎么煮的黄芪水啊?怎么喝啊?”

“和瘦肉一起炖,每天喝1次。”

“你家孩子多大了,黄芪的分量多少?”

“孩子4岁几个月,黄芪30克1天……”

这孩子可能是气虚导致的多汗,所以吃黄芪能缓解症状,这是“受补”的,不是不受。只不过,是补得太过。中医术语叫:“气之有余便是火”。

还是水桶装水的道理:大人的水桶比较大,能装下比较多的水,但小孩的桶小啊!水龙头还是那么哗啦哗啦的放大水,一下子就装满了,同样会往上面“溅出来”啊!补下去的那都是能量,“上火”也自然啊。

那该怎么办?气虚导致的多汗,有一个专方,叫【玉屏风散】(不是玉屏风颗粒),由黄芪、白朮、防风按2:2:1的比例打粉混合而成。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加,起始量每次3g、每日2次,用大枣煮水送服,一般服1周就能见到效果。也有说是6~9g/次,但吃过就知道9g到底有多少(满满的一口怎么吞啊?),而且,按笔者的经验,每次5g都没什么效果的话,加量到每次9g,也不见得有效果——可能是笔者经验不足、见得少吧,呵呵。

——这种情况,也被认为是“虚不受补”,其实不是。

【总结】遇到“虚不受补”的情况,首先应该按上面气、血、阴、阳虚证的表现,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不是补错了。同时注意观察舌苔,看看是不是湿热太重,湿热太重应该按上面说的用消食化湿的山楂、麦芽、鸡内金,保和丸先扫清胃肠的垃圾,之后再补。遇上“肝郁”的情况,应该畅达心情,调整自己情绪为先。最后,补药宜从小剂量开始服,逐渐递加,这样会避免“病轻药重”,适得其反。

如果,按上面的流程,还是“虚不受补”的话,那就需要咨询靠谱的中医,看看究竟具体是怎么一个情况,这样就比较稳妥了。

这个公众号比较懒,基本上每周才更新一篇,所以可能要说的话比较多、文章比较长。也感谢各位的围观,下期再见(PS:还没有想到下一期的主题是啥哦!)


    关注 中医DTO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