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你“因材施教”了吗?

 

我开始用家长和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去审视孩子正在经历的学前教育。很多的现状真切的呈现在眼前,那种事与愿违的无奈,那种理想丰满和现实骨感间的落差,都让我甚是怀念曾经教科书中告诉所有师范生的“因材施教”!...

目前他们已关注加入了我的公众号






























今天午休时刷微博,看到了人民日报发布的一条微博,因“龄”施教,介绍了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想法。由此话题,想到了自己曾学习并践行了几年的“因材施教”。

因为自己是师范类的专业,基础的教育理论学习定是必不可少。大学期间,也会对教育家的论著有莫名的偏好。还记得在太原师院的图书馆里,我总是选择G类中的教育书籍来借阅,偶有同学拿着金庸古龙亦或时下流行的小说问我,这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你也能看得进去吗?说来也奇怪,看着自己的书单,竟都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巴甫雷什中学》,卢梭的《爱弥儿》,甚至是《陶行知全集》。或许那时就已经注定,我与教育事业的不解之缘!

在众多的教育理论中,我最钟情于“因材施教”,《论语》中就记录了先贤孔子对其学生子路和冉有的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朱熹后来总结说“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便有了“因材施教”这条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则。因材施教无疑是教育的大智慧,只有根据受教育者自身的情况,结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放到学前教育领域中,因材施教应该表现的更为明显。不仅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早已经在践行这一教育思想。在西方,因材施教、因龄施教也是备受重视的,著名教育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说也很好的阐述了这一重要的教育原则。

回忆自己在教学一线的那段时光,带着大学毕业生对未来的憧憬和终身投入教育事业的热情,我走上了梦中的三尺讲台,努力践行着圣贤们的真知灼见。每次备课都是备学生、备教材,课堂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学期末各种“优秀教师”的荣誉也是对我认真努力践行因材施教最好的见证和肯定。随着怀孕生子的人生经历,我告别了讲台,但那四年多的经历却也是我教育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孩子的出生,我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好处,我可以用专业的学前教育知识为甜儿的0-6岁打下良好的基础。甜儿一点点长大,进入到幼儿园。我开始用家长和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去审视孩子正在经历的学前教育。很多的现状真切的呈现在眼前,那种事与愿违的无奈,那种理想丰满和现实骨感间的落差,都让我甚是怀念曾经教科书中告诉所有师范生的“因材施教”!

这里不是要去批判现在的幼儿园老师做的多么不好,的确,教师待遇、社会地位、晋升途径、师幼比、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和素质等等多层面的问题都是导致老师们没办法因材施教的客观原因。幼儿园老师是个十分辛苦、繁琐的职业,如果不是亲历很多人根本无法体会个中艰辛,再加上成摞的文字工作,老师们只能呵呵了。只要稍稍回忆一下自己的育儿之路,就会深有感触,大多父母每天面对一个、两个孩子都会心情烦躁,何况幼儿教师面对几十个还不是自己孩子时的苦楚,单是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都够老师们在下班之后耳鸣一阵儿了。

但是我想说,难道幼儿教师们就都要因此而放弃因材施教了吗?你是否静下心来考虑过孩子的幼儿期对其一生的影响,是否也会在孩子相同的问题上给出不同的答案呢?你是否还记得当初走上工作岗位时的满腔热情和孩子纯真眼神望向你时的震撼呢?都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的初心现在在哪儿?千万别说你的初心早已被现实瓦解,只不过是你的初心输给了那个更加现实的自己!静心回忆下这些年的工作吧,当孩子在你的引导下体验成功时,当孩子在你精心创设的个别化学习坏境中成长时,当孩子对你的赞许报之以亲吻和拥抱时,你的内心是否也在享受着那份单纯简单的幸福和快乐呢?没错,那就是你的初心,孩子的微笑、自信、成功、探索……只属于幼儿教师的那份美好!

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是肩负着远超教师的职责。孩子是自己的,不要总把教育孩子的职责推给学校、推给老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要学会欣赏孩子,更不能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如花般盛开,就去横向比较,你又凭什么确定你的孩子不能成为参天大树呢?因材施教,家庭教育同样适用!



下图收好,做个参考吧!



















甜儿妈咪

学前教育专业背景,

一线教师,

育儿网站主编,

以及孕育小甜妞的经验,

历经十年职场洗礼,

甜儿妈咪带给你

专业视野下的全新育儿理念,

分享妈妈成长心路。

期待与你分享!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关注 甜儿妈咪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