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相炳焕——先秦作品特点总括

 

.........



中国文化的源头

1、从歌谣传说到书面文字

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蜡辞》《弹歌》《候人歌》)

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有着重大的文化意义,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2、诗乐舞紧密结合

《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尚书•益稷》:关于《大韶》的记载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诗歌和音乐、舞蹈相互结合的形式,在文字成熟并广泛用于文献记录以后,还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如《诗经》中的作品都是乐歌,而其中的颂诗,是祭祀时采用的歌舞曲。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分化独立出来,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先秦文学的作者

1、由巫到史:夏商以及西周初期,巫觋是文化的主要承担者。上古巫史不分,史的职务起初也是宗教性的。一般来说,史官除了从事宗教活动外,还有册命,载录氏谱等政治活动。随着商周之际鬼神地位的下降,人事受到重视,史官发展了人事方面的职能,并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2、贵族文学的兴起: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为贵族所垄断。这类官学,其后逐渐演变为私人传授,父子代代相传。

3、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分封制解体,在贵族和庶人之间兴起了一个士族阶层,随着贵族阶级的没落,官学或私家传授出现了危机,于是民间聚众讲学之风应运而起。到战国时期,讲学成为时尚,士阶层不断迅速扩大。士由于掌握了文化知识,而为统治者所重视,士地位的提高,推动学术文化的发展。当时诸子并起,代表不同阶级,集团的利益,他们议论时政,阐述哲理,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先秦文学的形态1、文献的综合性特征:这些作品都是巫史职业性作品,由于它们记言纪事,所以被看做是史学文献,但也同样具有文学意义。早期的哲学著作也是如此。

2、成熟的文学作品出现: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多彩,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具有较突出的叙事文学的传统。大多数说理散文也不是抽象地进行哲学思辨或枯燥地讨论政治、人生问题,而是在文章中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带着浓郁的情感,具有丰富的形象,文学价值很高。

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政治叙事诗,再演进到言志抒情诗。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鉴了《诗经》的艺术精神和手法,创作出奇伟瑰丽的诗篇,与《诗经》一起,奠定了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先秦一些文学作品,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它们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后人加工修改,原始作者和创作年代都难以指实。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

1、与当时的宗教文化形态密切相关

2、巫史文化的昌盛,同时也促进了散文的发展。

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

1、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礼乐文化成了主流。也就是说,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新文明阶段。“礼乐”的精神实质是对社会秩序的自觉认同。通过神道设教,完成理性文化对原始文化的突破。

2、对历史的关注源于对现实的关注,当神灵不再作为人们行为的依据,不再给人们指示方向时,历史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春秋时期各国都有史书,而以鲁国《春秋》为代表。通过对历史事实的选择以寓褒贬,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左传》和《国语》,此二书继承并发扬了《春秋》的现实精神和表现手法,倡导儒家敬德崇礼、尊王攘夷、固本保民等思想。除了历史著作外,春秋时期一些杰出的文化巨匠还将目光直接投向现实社会和人生,构建出种种不同的社会理想。

3、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都体现为一种和谐典雅的特质,一种婉而多讽的特征,这一特点表现在各种文体之中。(温柔在诵,故最附深衷)

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

周室衰微,西周、春秋时代的礼乐制度颓然崩溃,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人生的关怀,著书立说,批评时弊,阐述政见,互相论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庄、法、孟

2、士人文化和政治地位空前提高,不再盲目认同某种既定的秩序,自主意识和自觉创作精神大为增强。虽然他们所努力的方向不同,但都突破了春秋时温文尔雅的风尚,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激情。

3、文学风格百花齐放。(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

先秦时期的文学思想

文学的目的和功用:言志美刺(参照《诗经》部分)

墨家尚质的文学倾向:“忘其直,以文害用”

文章三表法: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三表法”关乎论述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孔子将文艺看做是一种道德实践。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文学的政治道德功能:”兴观群怨“

内容形式应当并重:尽善尽美

孔子认为:思无邪——《诗经》最有价值之处在于它符合儒家政治理想的思想情感倾向。这一思想制约了唯美观念的发展。促成了中国文学言之有物、积极向善的优良传统。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和之美

孟子:知人论世:读一个人的作品之前首先应了解作者本人的身世经历、性情气质及其所在的时代环境,否则不能深透地了解作品真正的含义。

以意逆志:读者应通过对作品本身的准确解读,推求作者在创作时的真正意图。

道家:“天地有大美”——文学的目的就应该是通过对自然的领悟和回归以达成对现实人生的超越,充分享受生命的快乐。

“圣人法天贵真”——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肯定人的自然性情,反对人为矫饰。

“平淡”: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自然性情之至,泯灭自己感情。

淡然无为、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能够使人从生死得失的悲哀中超脱出来,能够使人将短暂而多挫折的个体生命融入无限的宇宙自然之中,从而体验永恒的意义。

自然的另一层含义是老子所谓的大巧若拙,认为艺术创造的极致是要在外在形式上达到不露人工的痕迹,要显出天然朴素的风格,语言不能传达出道的精微。庄子认为语言是文学的手段,不是文学的目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为了克服语言对传情达意的负面影响,就应该尽量淡化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的显现程度。用最平淡最自然的语言来进行创作,则能容纳更为丰富的意蕴。

儒家和道家的美学思想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了古代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一般来说,儒家鼓励文学走向社会人生,强调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文学成为中国传统文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在形式上推崇端庄雅正、温柔敦厚的风格,讲求规矩法度。

道家则主张文学从现实生活中超脱出来,在宇宙自然中寻求个体精神的自由,其内容主要表达由领悟自然而得到的欣喜。在形式上,道家文学既能表现为冲淡清幽的意境,又能表现为恣意放达的兴味。正是在儒道两家思想的共同影响下,中国文学才显得意蕴丰厚,摇曳多姿。


    关注 萌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