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化的病根在哪里

 

对于自然科学,分门别类,有条不紊的形成多个科学分支体系,通过学习和实验不断巩固和深化。但是对于人文科学,似乎此路就不怎么奏效了哦。到底是为什么呢?请看我的这篇文章《研究文化的病根在哪里》...



人们常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是如果我作进一步的提问,它博大精深在哪个地方?大伙似乎一时都答不上来。就好比说所谓的中国古文学,别看现在的研究作品多如牛毛,其实研究的同学们可能还真搞不清中国古文学好在哪里,可能他们的逻辑就如同一首歌唱的那样“因为好,所以好”。也即是说,大家都不去或者不敢去触碰好的原因,而都去解释和说明好的结果。今天我就来小聊一下,研究文化的病根在哪里?



因为研究的概念其实是清末民初的那一批人西学东渐时引入的。所以那个时候研究领域一片空白,于是一批泰斗级的研究大师根据古代流传下的资料,按照自己的思路整理出一整套研究体系。后辈于是就按照前辈的说法,一步一步补充下去。对于某些领域,比如历史、考古,它的研究可能就不会出现偏差,因为有历史史料和古迹古董作为佐证,其实是个循环验证的研究过程。



但是对于古文学领域,可能就有本质的不同。因为,按照我的观点,清朝就已经丧失了古文的形式特色,即我之前提出的隐式——古文的精华所在,在清朝就看不到了。在古文学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虽然是拿古人的作品说事,但是这不是历史研究和考古,其一,分析别人的东西并不代表你就真理解里面的细节。你只不过是去解释这样用的意思,却解释不了这样用的好处。其二,因为作品是创作而不是研究出来的,创作的大量精妙之处无法在研究中体现。其三,第一代研究祖师爷可能由于时代的原因,都是做大局观的宏观研究,而后辈们是在前辈们的研究框架中的遗漏的夹缝中去查漏补缺,做的研究其实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只是一个研究保持的工作。由于后辈需要把前辈们的研究理论一一熟悉,已经耗费了大量真气,然后再在自己的狭小空间中研究,几乎就不会有什么创新建树。如此这般研究,就形成了为了研究而把研究搞得复杂难懂。比如红学。



我把最关键的一点另起一行说。现在搞这些研究的人基本上就没有写过,或者就写不出能体现我所述的隐式形式之道的文章,所以他们压根就没有这个意识。既然连所谓的古文学的根基——形式都没有一个必要的意识,那做这个古文学的研究不就是纸上谈兵吗?



古文学的研究体系,虽说有大量的古人作品拿来研究品评,但是今人已经是纸上谈兵,表面看上去论证体系庞大精美,然并卵。所以有一个普遍现象,古人文章皆经典。因为我搞不清说不明,我就一刀切。于是当代人写的无一例外顶多“还不错”就完了。因为根本就无法去评判好到什么程度。

----------------------------------------

更多关于古文的评论文章,请扫描以下二维码订阅shanggu_cultureO(∩_∩)O


    关注 尚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