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走后的日子

 

我之前说过,形式有显式和隐式两大类。最为核心关键的是“之乎者也”这套技能,在清朝基本就没有再被使用了。尽管我...



我之前说过,形式有显式和隐式两大类。最为核心关键的是“之乎者也”这套技能,在清朝基本就没有再被使用了。尽管我将互文对偶、引经注典、之乎者也称为隐式三大法宝,如果“之乎者也”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隐式技法土崩瓦解无从谈起,形式的时代成为过去。现在我就来聊聊形式走后的日子。

首先聊聊古白话小说。明朝是古白话小说的一个成熟期。由于受隐式形式的影响,其书写的句子本身体现了一些古文的形式魅力,但是几乎体现不出“之乎者也”了。可能作者们还是有一些对形式的追求,在里面增加了诗和词。

由于诗词可能更强调偶成,又由于诗词按照显式形式可以快速作成,再由于诗词只是在古白话小说中处于一个配角的地位。所以大部分诗词写得一般般。因为是根据小说内容需要框定憋出来的,且数量多,偶成的只能是少数。四大名著中,三国和水浒传的诗的数量要比西游记和红楼多很多,红楼梦更白。古文形式约束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弱。

民国新中国开始,普通话已为文章主流。由于最初几十年,中西文化冲击带来了一系列以内容思想取胜的内容时代。越到后,由于普通话形式易于掌握,有由于内容思想的普及,文章靠内容来取胜是越来越难。于是造成一个困境:文章既无法通过内容来体现优越性,又无法通过形式彰显特色。于是处于一个文学平庸时代,即泛文学时代,人人都能文就没有文学。文学处在人们对于过去的美好意淫中。



生活得继续,文章得继续,就看怎么破。后面写文章的就在内容上创造了一些“术”的玩法,打破了一个内容创意的缺口。比方说,最初玩玩欲扬先抑,设伏笔等内容框架层面可造成理解冲击的创意。玩了一段时间,普及完毕,等于这个创意不再是创意了。于是又玩起了局部内容或矛盾或互补的创意,比方说凡客体,爱国体等等。就是以一段内容包袱来逗您一乐或者思考。玩了一段时间,这个玩法又普及了。于是大家见怪不怪了。

即使这些内容的术用得再炉火纯青,读者只是认为好笑或者有讽刺味道或者什么的等等,但是人们不会认为段子写得有多么经典。总之不会成为名句,因为它内容的创意再好,没有一个值得人们回味的形式才是最要命的。而且这种段子也是在人们不知内容冲突的前提下才有效果,一旦人们见多识广,内容的折服力会极速下降。甚至你都会觉得以前很high的文章现在看来很low了。所以靠脑补内容术来博得与众不同的做法随着时间推移就越来越没意义了。比如前十年可能网络流行语很多,越到后面就越少了,因为人知道的越来越多了。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内容几乎是全知的局面,读者又有几分在意你所引以为豪的内容呢?

基于普通话文章内容形式双双平庸无为的局面。一方面普通话形式就是没特色这个事实无法改变,另一方面文章篇幅也就几百上千字,说点大道理别人都知道,说点小事情篇幅太少,说简单了吸引不了人。那我就说长事说复杂事,于是索性单向发展内容,小说就适应了这个需求。虽然小说作品众多,竞争激烈,好歹我可以凭内容创意来吸引读者。

总有人在抱怨网络上的新闻写得太潦草,错别字语病层出不穷。抱怨小编没用,因为大家只看内容,只要新闻写得不至于不能理解讲的什么事情就行。

内容全面统治的时代,或许会造成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写作,大家变得彷徨不知所措。其实这就是现实,因为我们正处在泛文学时代,形式泛,内容泛。我们能做点什么呢?→_→ see my signature O(∩_∩)O



----------------------------

更多关于古文的评论文章,请扫描以下二维码订阅shanggu_cultureO(∩_∩)O


    关注 尚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