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解密“医圣”张仲景背后的男人

 

说起医圣张仲景,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这位华夏中医文化中的灵魂级人物,因著有中医四大著作之一《伤寒杂病论》而被世人顶礼膜拜。...





说起医圣张仲景,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这位华夏中医文化中的灵魂级人物,因著有中医四大著作之一《伤寒杂病论》而被世人顶礼膜拜。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我国第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在中国医药学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那么问题来了?张仲景因《伤寒杂病论》而闻名天下,垂史千古,名为“医圣”。但这《伤寒杂病论》又是如何被世人发觉而又传世至今的呢?这是个严肃的问题,设想一下,在那个还没有微信、陌陌、QQ、脸书、微博等等等等互联网工具的封闭时代里。一本晦涩的名著能被人发现,并且传颂,进而流传至今……呵呵,这就好比“北影”门口没有群演年代里的王宝强,空有一身武义也是无处施展滴!
回到正题,那么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究竟是如何得到传颂,而其“医圣”之名又产于何时?嘿嘿,这就需要从一个人说起,一个你不知道的,医圣张仲景背后的男人。
话说很久之前,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耗尽毕生所学著作了一本堪称医学之祖的千古名著——《伤寒杂病论》。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此书一经问世却因其内容深奥,理论阐述缺乏,沦得鲜人问津的下场。虽然在当时的医学圈泛起一丝涟漪,引来孙思邈,朱肱、庞安等医学大家们青睐观摩,但终究无人为此书注解发扬,使得《伤寒杂病论》影响平平,再无远播。
眼看着名著传世戛然而止,历史性的悲剧即将上演的时候。历史却又以它戏剧性的转折送来了一位宋代名医——成无己。
且说这成无己家世儒医,性识明敏,博学广识,术业精通,医学造诣极深。为人更是博及精研,深造自得。当他获得《伤寒杂病论》的那一刻起,便内心立誓要将此书的精髓流芳传世。于是他深度专研,以《内经》、《难经》的理论为基础,对《伤寒论》的古奥原文逐条文加以注解,使之成为众人通俗易懂的医学名著。
由于《伤寒杂病论》中文辞简略,义理不彰,对注解系统性的实质提炼有很大的难度。再加上成无己为历史上注解《伤寒杂病论》的第一人,并无前人借鉴,其注解难度就更加可想而知。前前后后四十余年,成无己笔耕不辍,其著作《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才得以完成进而问世。从此之后,张仲景才以《伤寒杂病论》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其书中的实用价值也才得以广泛流传,为后世医家所理解重视,伤寒学派也因此开始繁盛兴起。
1156年,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写到:“惟张仲景方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实乃大圣之所作也。”由此历代医家开始以“医圣”之名为张仲景加以封号,张仲景在华夏医学界为其独尊的地位也逐步被确立起来。如此看来,正是因为成无己的医学贡献,才促成了张仲景登上中医神坛的可能。成无己这位中医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可谓“医圣”张仲景的幕后推手,用毕生之力将张仲景之名及其中医精髓发扬光大。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为成无己鸣不平了,为何张仲景为“医圣”名扬于世,而尽其一生弘扬张之医学精髓的成无己却落得冷冷清清,路人不识的下场?先别急,其实并没有。这是因为医学自成一派,而非大众常识之类。其实成无己在医学界的名号那也是响当当滴。
可以说也正因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专研,成无己成就了自己,成为宋代轰动一时的伤寒学派医家代表。其著作有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对后世医学发展无不起到重要的贡献。在深厚的医学理论基础上,成无己也是位临床大家,凭借高超的医术,救百姓于疾患之中,成为宋代万人敬仰的传世名医。
正如儒家“亚圣”孟子之于“至圣”孔子。同样为传承,弘扬先贤精髓,成无己之于“医圣”张仲景,也堪称中医学界的“亚圣”称号。
如今,成无己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在河南安阳医圣祠内,成无己和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十大古代名医同被塑像纪念。成无己生前以一介布衣告终,但其在儒学、医学甚至养生学方面都获得卓越成就。时隔千年,成无己之名流芳百世,未经消损,这与其精湛的思想传承及在世时造福于民的不灭伟绩息息相关。成无己的佳话如今仍在山东聊城一带人口传颂,预知其更多传奇事迹,还且听笔者下文一一分解到来。
印象东阿(Chinadonge)


长按二维码
关注印象东阿


    关注 印象东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