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赶情是这么被黑的

 

鸡肋,就是鸡的肋骨,怎么就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了呢?...



鸡肋,就是鸡的肋骨,怎么就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了呢?

《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二回,曹操与蜀军交战,进攻不力而僵持在了阳平关,进退两难。晚上曹操跟那想辙呢,手下给他端来了一碗鸡汤补补脑,正赶上夏侯惇过来问巡夜的口令,曹操看到碗里的鸡肋,随口就念叨了一句:“鸡肋!鸡肋!”于是夏侯惇就传令官兵,今儿的口令是“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听说用“鸡肋”做口令,赶紧叫身边的士兵收拾行装,准备撤退。夏侯惇听说后很纳闷,就过来问杨修什么情况,杨修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说:“公真知魏王肺腑也!”也跟着收拾,这就传开了,营塞里的官兵都做好了撤退的准备。

曹操那儿担心战况,怎么也睡不着觉,就拿了把钢斧上营寨里溜达溜达,看见外边士兵都不对劲儿,把夏侯惇叫过来一问才知道,大怒之下就把杨修给斩了。
这事儿其实也是赶巧了,杨修哪知道“鸡肋”这口令是曹操自言自语呀,他本人也是恃才放旷,再结合当时曹军进退两难的情况来猜测,就以为曹操是借题发挥,有所指呢。后来“鸡肋”就有了进退两难,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思了。
精 彩 推 荐


“新官上任三把火”最早指哪三把火


“新官上任三把火”指古代官员刚上任时图新鲜,很有干劲,会采取一些新的举措或政策,做几件对百姓有利的事儿。

“男左女右”是怎么形成的
“男左女右”的习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


    关注 四九学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