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些事】“鸡肋”与杨修之死的真与假

 

三国那些事之“鸡肋”与杨修之死的真与假...



三国史事和《三国演义》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形成多姿多彩的三国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理想、道德和审美情趣等。

时至今日,围绕着蜀汉人物及其史迹的诸多细节,依旧让人兴致盎然,也有不解或好奇。

本版块将连续刊出《三国故事真与假100例》系列文章,解惑释疑。

文  | 谭良啸

刘备出兵汉中,与曹操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两军相持日久,曹操要进兵,又被马超据守;想收兵撤退,又怕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正好厨房送来鸡汤,他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来请示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说出“鸡肋”二字。于是,夏侯惇将“鸡肋”传令下去。行军主簿杨修听到口令“鸡肋”,便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去。夏侯惇得知,大惊,请杨修来问,杨修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一听,十分敬佩,说:“公真知魏王肺腑矣!”也开始收拾行装。如此一来,营寨上下,无不准备归去。不料这天晚上曹操睡眠不好,夜里起来到处走走看看。只见夏侯惇营寨的将士都在收拾行装,急回帐召夏侯惇问原因。夏侯惇称是杨修得知大王有撤军归去之意。曹操就传杨修来问,杨修以“鸡肋”的意思作回答。曹操大怒,说:“你竟敢造谣惑众,乱我军心!”喝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斩首,把首级号令于辕门外。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死年三十四岁。

这就是《三国演义》中“鸡肋”与杨修之死的故事,其真实性究竟如何呢?



据史书记载:刘备攻打汉中,大败曹军。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三月,曹操闻报夏侯渊战死,自率大军五万,从长安到达阳平关前线。刘备扼险守要,坚壁不战。到汉中一个多月了,军事上毫无进展,面对困境,曹操一筹莫展:放弃汉中于心不甘,对峙下去又困难重重。一日,他便传下一道口令,曰“鸡肋”。主簿杨修得到口令,就准备行装,众人惊异,他说:“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果然,不久曹操传令撤军回长安。可见《演义》版的故事,是根据史实加工而成;曹操以“鸡肋”为军令,杨修解破曹操的心理,都是历史的真事。

但是,故事也有诸多不真实的成分。一是杨修被杀地点,并不在汉中,而是在曹操回转长安之时,时间是建安二十四年秋;二是死时不是三十四岁,而是四十五岁;三是死因,也不只是因为破解了“鸡肋”口令,而是因为有多条罪状。史书列举他的罪状,主要有四条,即“颇有才策”,“袁氏之甥”,“漏泄言教”,“交关诸侯”。而这四条中,最关键的是“袁氏之甥”这一条;因为只有这一条,反映出他显要而又复杂的家世背景,特别是他父亲杨彪与曹操的生死恩怨,决定了曹操绝不会留下他这个影响力很大,很有可能带来祸乱的人。

《演义》版故事说杨修只是因破解“鸡肋”密码而死,用意在于突出曹操的阴刻忌才;描绘虽然生动,但是并未精确点中要害。

本书对此故事的评语是:真实性指数三星,生动性指数五星。

图书推荐

历时半载,由知名三国文化学者方北辰、谭良啸主编,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众多工作人员参与创作的两册三国主题读物《三国故事真与假100例》及《走进成都武侯祠100问》,正式于2015年7月出版发行。两部图书,分别通过100篇精彩小文,配以馆藏明清版画、名家原创插画、三国遗迹美图,以飨广大三国爱好者。



三国故事真与假100例

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庙,成都武侯祠是晋唐以降百姓追思诸葛亮和蜀汉英雄的胜迹,以诸葛亮与刘备君臣合祀为特色而盛名远扬。走进成都武侯祠,倘佯其间,一个个疑问涌入脑海:关羽在马上使用的长兵器,真的是青龙偃月刀吗?历史上的张飞,所用兵器是不是丈八蛇矛呢?“鞭打督邮”故事是真的吗?……

本书的十几名作者,多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讲解员和行政工作人员,他们单纯地热爱着这座自己工作多年,甚至十数年的祠堂,与它共同经历春夏更替,草长叶落。因为这份热爱,这些经历,武侯祠的一点一滴早已变成最熟悉的记忆。现在,他们从与广大海内外参观者的接触中,精心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100例真假问题,作出生动而简明的解读。



成都武侯祠

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微信号:cdwuhouci


    关注 成都武侯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