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艺葩”艺术家 何宁 媒介和自身的“化学反应” 798艺术 专访

 

“798艺葩”艺术家何宁...





此次的参展作品有哪些,创作时间是什么时候,是不同时期的,还是同一个时期的作品?

何宁:此次参展的作品是三张有关“雾霾”题材的作品,创作时间为2015年,是同一时期创作的系列作品。

对于创作作品所用的材料有什么看法?

何宁:因为我是学版画出身,所以此次作品为版画作品,用木板油印的方式呈现。可能版画相对于油画、国画而言普及程度没那么广泛,很多人也不太了解版画的制作材料和过程。但是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材料只是一种媒介,艺术家要做的是通过某种媒介与自身感受发生“化学反应”,并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里呈现感受本身。



《霾宙之一》 木板套色 120X80cm 2015年



《霾宙之三》 木板套色 120X80cm 2015年

具体谈谈您的创作理念?

何宁:其实我一直都在尝试用一种版画思维进行创作,通过新的版画语言转换,给创作提供一种新的感觉。相对于版画尤其是木刻这种传统的艺术语言体系已经十分完善,一味的追求技法已于事无补。所以在创作中我试图随语言一起思维,语言传达什么?它传达与其相关的精神存在,关键在于这一精神存在在语言中而不是通过语言传达它自身。



《霾宙之二》 木板套色 120X80cm 2015年

你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工作方式是否带给您不同的思考?

何宁:毕业前都是在学校画稿子,刻板。毕业后成立了工作室,开始接触一些其他的艺术语言,一些不搞艺术的朋友。跨界的交流经常会让我在语言转换的问题上迸发出新的感受,让我更深刻的思考生活于版画语言转换问题的关联性。

在创作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的体验?

何宁:最大的困难应该就是上述问题一直提到的语言转换的问题。因为往往自身会习惯性的采用一种熟悉的材料或者擅长的艺术语言来进行创作,导致的结果是这种创作形式所呈现的视觉感受很容易使人定位自己的身份,做版画的就是做版画的,画油画的就是画油画的。其实不应该是这样一种模式,本体语言固然重要,但是把语言转换为一种思维模式再回归至语言中会有更深刻的体验。



《城纹之一》 120x80cm 黑白木刻 2014年



《城纹之三》 120x80cm 黑白木刻 2014年

喜欢的艺术家有哪些,可以举一两个具体谈谈(或者文学家、思想家等等,只要与文化有关均可)?

何宁:比较喜欢艺术家徐冰,一方面他是版画出身属于同行,最重要的一点是徐冰将版画作为艺术语言表达上升至一种版画思维,一种对文化反思的过程。这种过程极具“先锋性”打破传统僵化的木刻语言体系,使之融入于当代社会,构建出新的语言体系。

相比之前的创作,现在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何宁:现在在创作方法和形式上都会有一定的推进,不光用木板作为基本的材料还会融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最大的不同还是会在创作的思维模式上,会更多的思考关于语言的问题。(采访:小瑞 图片提纲:何宁)


    关注 798艺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