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时总是讲条件怎么办?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可以开始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刚出生时可以建立有序的生活作息规则;随着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又可以建立不同的其他规则。如果父母了解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并采取对应的科学做法,基本就不会出现孩子因为学习总是讲条件的事情。...

------容大管理咨询 第八十一期------
几个星期前去某企业进行亲子讲座《爱与规则》,席间有学员提问,说是家里的规则总是建立不起来,一谈到学习,孩子总是讲条件,怎么办?这个问题,上半年在某小学的父母学堂上也有家长朋友问过。既然有不少家庭有这个问题,那么我就在这里以文字方式谈谈我的看法,供家长们参考。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们就可以开始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刚出生时可以建立有序的生活作息规则;孩子成长过程中,随着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又有其他的规则以及为建立规则采取不同的做法。如果家长们了解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并采取对应的科学做法,孩子的规则感从小被建立起来,基本就不会出现孩子为了学习的事情总是讲条件的事情。

那么,我们就先来探究,面对学习,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是讲条件?

  • 引起家长关注。学习的过程需要付出努力,孩子愿意自己努力时被家长看见,希望得到来自父母的肯定和鼓励。


  • 孩子的一些正当需求平时没有得到满足。一些孩子平时喜欢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跟同学出去玩,或吃个什么小零食……这些属于正当需求的事物,由于家长管理严格或要求比较高,孩子平时没有机会碰触,愿望总是得不到满足,所以,孩子能“适时”把握“机会”,趁着满足父母的期望后、父母高兴的时候趁机满足自己的愿望。
  • 缺少学习的兴趣。有些孩子从小没有培养起好奇、探索、专注的习惯,内心没有激发出对学习的兴趣,这时,学习就成了来自外部的要求、自己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为了平衡自己学习的“付出”,而向父母提出交换条件。
  • 家里其他人也有这个习惯。一是父母长辈们平时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时,喜欢交换。通过讲条件交换自己的“心头好”。这种作风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习得。二是父母长辈们自己心里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平时主动用金钱、玩乐、吃喝等外部的东西来“奖励”孩子,活生生把一件本来其中蕴含着乐趣的东西变成了一项项任务,削弱了孩子内在自发的学习动力。有个故事很好地展示了所谓的奖励是如何摧毁孩子们内在的动力的。有一群孩子,他们经常在一位老人家附近玩耍做游戏,吵得老人休息不好。老人请孩子们去别的地方玩,还他一个清静,交涉未果。后来老人改变策略。他把孩子们叫来,说很喜欢这些孩子,请孩子们多点到他家所在区域来玩,并给孩子们每人5元钱。孩子们很高兴。次日,孩子们又来玩,老人又表示了欢迎,并且仍然给了孩子们每人5元钱。第三天,孩子们再来时,老人只给了每人1元,表示自己经济困难,没有那么多钱了,但他还是“恳请”孩子们以后继续来玩。结果这些孩子们觉得不合算,不再愿意来玩了。就这样,老人成功战胜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如愿以偿重新获得了清静。


对应上面四种情况,父母们可以怎么应对呢?

  • 主动肯定孩子所做的努力。多鼓励和肯定过程,弱化结果。让孩子知道,不管结果怎样,你付出的努力父母已经看到。多支持、多表扬、多陪伴孩子。让孩子知道:不管结果怎样,爸爸妈妈都会支持和陪伴你,努力的过程比结果重要。
  • 正确评估孩子的需求。对于应该满足的合理需求,无条件给予,做好父母应该做的。对于正常需求之外的其他需求,可以在听取孩子的期望和想法后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当孩子“挑战”成功,达成目标后作为奖励给予孩子。
  • 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不认同,可以主动取消孩子做作业的“权利”、上学的“权利”,让孩子亲身体验不能做作业、不能上学,其内心的缺失。对于大点的孩子,甚至可以要求孩子外出打工赚钱养活他自己,让孩子在社会中亲身体验后了解学习机会的珍贵,从而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最好的教育就是激发孩子自己内在的动力。


  • 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重于身教,自己热爱工作、热爱家务劳动、所有家庭成员合理分工、共同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学习。在良好氛围的营造下,让孩子体验学习和劳动的乐趣。父母长辈如果自己无法以身作则,那么就要调整好心态,做好准备,接受“和自己一样”的孩子。
还是
你决定!
容大管理咨询提供亲子培训及亲子心理咨询,如果我们有什么可以帮到您或您的员工,可以在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关注 容大管理咨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